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6-10
249米!兰州市红古区一干部创作《中国共产党百年章程集录长卷》献礼建党100周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历时 4 个月写秃 28 支毛笔,他创作了《百年征程》红色长卷

丹心践使命,翰墨颂党恩。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有着 21 年党龄的兰州市红古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干部刘征历时 4 个月,用毛笔小楷精心创作了一幅长 249 米,宽 42 厘米,内容涵盖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纲领》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党章》,近 20 万字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章程集录长卷》献礼建党 100 周年。

在兰州市红古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记者见到了这幅书法长卷,10 余名同事一起帮忙,才将长卷全部打开。书法长卷整篇排列布局平正安稳、赏心悦目,字体隽秀规范、端正整齐,映入眼帘的不只是震撼,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和热情。

1964 年出生的刘征是兰州市红古区的一名普通干部,同时也是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1987 年参加工作,习书 20 多年。是连海地区颇有名气的本土书法家,长期致力于为基层群众义务送书法,送春联活动,其书法作品也曾获得多项殊荣和奖项,在 2003 年,他出版了 40 万字的全面反映红古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马门溪龙故乡的崛起》一书。

今年元旦前夕,他从电视上收看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习总书记在贺词中说: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受鼓舞,也感到很自豪。党的百年华诞,我拿什么献礼呢?于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书法爱好者,他便萌生了用小楷抄写党的百年章程的念头和想法。经过和有着 31 年党龄的妻子商量后,妻子表示全力支持,于是在 1 月 18 日,刘征铺新卷着新墨,开启了这项对个人而言艰苦而又宏大的“工程”。

在此后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别人午休时,他一笔一画地伏案耕耘;深夜来临,妻儿安睡后,他还在握笔驰骋。虽然眼睛花了 , 手也不如以前有力道 , 写起来会觉得有一些吃力 , 但他还是对字的起笔收笔、间架结构十分讲究,每个字都精雕细琢。最终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奋战,百年章程集录长卷顺利完成。

近 20 万字的党章集录,全部用小楷写就,每个字长宽不超过两厘米,平均一分钟只能写三、四个字,几个小时下来,常常肘酸目眩。每每这时,刘征就点一些眼药水,缓解一下眼睛疲劳,然后继续书写。

书写蝇头小楷时,只能用毛笔最尖端的几根毫毛,平均不到五千字就会磨秃一支小楷毛笔。四个月下来,刘征写秃了 28 支毛笔。由于长时间连续握笔,他的右手无名指上磨起了一个又厚又硬的茧包。但是看着作品一点点完成 , 再多辛苦他都觉得值。

“百年党章既是党的奋斗史和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的进步史。小楷书法质朴自然,流畅优美,用小楷一笔一划地写党章,既是对党章的一次重新认识,也是增强自身理论修养的学习过程。”刘征说,创作长卷是形式,学党史、悟思想才是目的。

“刚开始的时候,每写完一页,还自我欣赏一番,自得其乐。渐渐地,日子流转,每日慢慢的抄写开来,却觉得有些变化了。” 刘征说,小楷写的缓慢,一字一句,随着眼观、书写,顺着笔尖流落在纸上,也象一股涓涓流淌的溪水慢慢地汇入脑海、浸入心田。《党章》如同一位长者,不急不徐地讲述着从战火硝烟弥漫的年代,到振奋人心的胜利,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从不断地实践探索,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发展历程,便这样铺陈在纸上,显现在脑海的银屏上。不禁使自己联想起曾经的生活和成长,原来也是伴随着党和国家的行程走过,记忆的灰白逐渐多彩,拮据的生活逐渐宽裕,何其有幸有党的领导!何其有幸生活在这个国度!

回忆起创作长卷的心路历程,刘征依然感到心潮澎湃。接下来,刘征又有了一个新的愿望,他希望有一天,能把他的百年章程集录长卷带到长城上,向全国、全世界的人民进行展示,让党章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一起传承弘扬,也为正在进行中的党史学习增添新的一种方式。

(图片说明:刘征曾经创作、装裱长卷的现场)

震撼、感动!百米红色长卷巡展走进雁园街道、走进兰州日报社

“真的是太震撼了,这真的都是同一个人写的吗?” 6 月 10 日,由兰州日报社和红古区共同策划的百米红色长卷红色联动“旅行巡展”打卡进行时活动首站在城关区雁园街道雁滨社区拉开帷幕。现场,社区居民袁明珠一边参观着刘征创作的百年章程集录长卷,一边不由地发出了感叹。

6 月 10 日烈日当空,当天的室外温度达到了 33 ℃,但是这依旧抵挡不了大家参观这幅长卷的热情。在雁滨社区,社区的红色长廊是党史学习教育中大家最喜欢去的一个地方,而选择在这里展出百米红色长卷,让长廊和长卷遥相辉映,也让现场参与活动的老党员以及居民感受到了一场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演绎。

雁园街道雁滨社区内,大家先参观了党史学习红色长廊,随后大家来到社区外的开阔场地。在这里红色百米长卷正在展出。社区居民居民来了、辖区老党员来了 …… 听到有如此有意义的长卷正在社区展出,很多周围的人纷纷前来参观。而社区也是组织了社区的党员干部以及工作人员现场来进行参观。

“看到这样的长卷再听到刘老师的创作故事,我觉得非常感动,我觉得刘老师这种持之以恒的创作精神和对党的赤诚初心,是值得我们青年党员学习的。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现场课程。”雁滨社区的一名青年干部对记者说道。

(图片说明:雁滨社区群众干部共同欣赏红色长卷)

早晨在社区的巡展如同当天的天气一样,气氛火热。在参观了刘征创作的百米长卷后,很多人纷纷向他伸出了大拇指,都说这是一份特别的建党百年献礼,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在结束了早晨的巡展后,下午“红色长卷”又来到了兰州日报社,在兰州日报社报史馆这个具有厚重历史感的地方,“红色长卷”再次为兰州日报社的部分党员干部以及一线记者编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在整理一大到十九大不同年代党章并抄写的同时,我感受着我们党一路走来的艰辛 …… ”在报社馆,刘征向大家深情地讲述着自己的创作心得,而这也正是党史学习教育现场的一次生动党课,听着刘征的介绍,看着眼前一个个隽永的小楷字样写成的百米长卷党章,兰州日报社的干部职工也纷纷表示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图片说明:兰州日报社党员干部和职工共同参观长卷)

兰州日报社的青年党员孟夏说,之前就听说红古区有一位老党员创作了这样的长卷,今天现场看到,在觉得震撼的同时更是有很多的感动。“这位老党员的初心都写在了长卷中,对我们青年党员也是深深地一种鼓舞。”另一位青年党员韩彤说道。

红古区宣传部令望海告诉记者,此次活动通过红色长卷的巡回展出,展示红古区普通党员深入学习党史献礼建党百年的缩影,用小切口展示红古区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之一,同时联动展出也让不同区域的红色因子得到串联,为党史学习教育增添新元素,献礼建党 100 周年。

(居民纷纷为作者点赞)

十多家主流媒体共同聚焦关注“红色长卷”

当天,在雁园街道雁滨社区的巡展现场,不仅仅有来自周边辖区的居民和单位干部职工,得知消息的十多家主流媒体也是共同聚焦“红色长卷”,用“长枪短炮”对焦拍摄的同时,也是倾听了刘征现场讲述红色长卷的故事,而这样有意义的长卷也让很多记者纷纷点赞。

兰州广电总台的记者车欣说道,今年参加了很多党史学习教育不同的采访,但是这样壮观的百米长卷还是首次见到,这样的长卷也是真正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赤诚。来自香港商报的记者钱昱初告诉记者,这样的党史铺陈体现抄写在纸上,在看到非常震撼的同时,觉得对记者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理论教育的再学习,作为媒体记者也希望能将这样有意义的作品和背后的故事书写、记录下来,传递给更多的人。

(图片说明:媒体聚焦采访创作者刘征)

“我们一定要和红色长卷合影”

“这红色长卷太壮观了,我们这个团队一定要和长卷合影。”在红色长卷的展览现场,雁滨社区组织了社区的文艺团队前来参观,看到长卷如此震撼壮观,一个个文艺团队的阿姨也是毫不掩饰自己乐观开朗的“文艺性格”,纷纷向刘征竖起了大拇指。

在长卷展示的中段,文艺团队的叔叔阿姨们拿出了一面鲜红的国旗,“我们要拿着国旗和这样有意义的长卷合拍一张”说话间,大家已经摆好了造型。“ 1、2、3…… 看这里”随着摄影师镜头快门的“咔嚓”声,这样一幅生动有意义的画面也被相机永久的记录下来。

(图片说明:和长卷合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特约记者 吕国清 实习生 马瑾 文 / 图 / 视频

责任编辑 | 张亚君

值班主任 | 郭俊宇

相关标签

书法 体育 旅游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