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11
深晚报道丨守护居民健康不停歇!疫苗接种一线“最忙碌的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龙岗区横岗、园山街道的两个大型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 " 龙岗三院 ")80 位医护人员已经 " 驻扎 " 两个多月。从前期的场地部署、人力梯队组建、医疗物资调配,到持续性的接种流程优化、与街道办的细节沟通 …… 作为接种点的具体执行负责人,郑映龙和李雄辉是两个 " 最忙碌的人 "。" 我们会一直守护居民的健康不停歇。"60 多天来,他们不断用实际行动证明。

" 我们整个团队都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这段时间,郑映龙都是几双护士鞋轮着穿," 护士鞋好走路,走得快。" 作为龙岗三院消化肾内科的护长,郑映龙这两个多月没休息一天,在现场把控各个环节,每天把关好所有接种数据、消杀、清理医疗垃圾等工作后,最后一个离开。

大规模接种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横岗街道星河接种点 25 个医护人员单日最高接种 7000 人次。" 一人一个疫苗追溯码,像身份证一样,配苗系统跟接种信息都要一一对应。" 郑映龙和团队摸索出了一套不会出错的方法," 一套苗有 80 支,每完成一套接种就核对一次身份证。"

" 我们准备了饼干、面包、糖果和矿泉水,饿着肚子来打疫苗的群众会让他先吃点东西。" 郑映龙严格培训医护人员,还会特别详细地做好各项准备,因为郑映龙及团队的贴心服务,已经记不清收到了多少小礼物和感谢信。

看到同事因为市民的赞赏开心得像个孩子,郑映龙作为 " 大姐姐 " 一边是欣慰一边是心疼。" 这都是他们应得的。午饭时间到轮换着不会离开岗位,怕市民等太久;该轮休的时候也个个照顾谦让;叶冬晴医生认真排查接种禁忌症,为了保护受种者隐私,带受种者到处置区体查;王志成和方杨两个男生主动挑起凌晨接苗的任务,经常调好闹钟在车里等着接苗 ……"

" 我们整个团队都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郑映龙对同事的付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因为长时间久坐,像流水线一样保持一个注射动作,虽然他们不抱怨,但我可以闻到他们身上药膏和药酒的味道。" 郑映龙的眼眶泛红," 年龄最大的管丽花护士下肢浮肿,只能靠每天晚上热水浸泡缓解疲劳;邓婷护士在小孩 7 个月时就来了疫苗接种点;何清莉护士主动协助物资申领工作,接种点每日高强度运作却从没有少一样物资 ……"

"为市民服务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雄辉是园山接种点的现场执行负责人,由于是以团体预约接种为主,李雄辉每天的电话被打爆,要不断地和街道沟通,根据疫苗情况灵活安排医护人员,把控接种进度。

" 从 4 月 8 日至 5 月 24 日 10 时,我们结束了在安良党群服务中心最后一天任务。" 李雄辉介绍," 那天完成了 6542 人次接种。"6 月初,园山接种点从安良党群服务中心迁移到大康社区,新的接种点部署好后,医护人员从晚 6 时开始接种,到第二天凌晨 1 时才结束,李雄辉完成后续的数据上传统计、医疗垃圾清理、第二天的人员安排等工作已经到深夜。

脚勤,心也细,因为在现场不断观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接种点最开始是举牌叫号,但效率不够高。我本身是家庭病床科的,联想到病床叫号的模式,医护人员快打完疫苗的时候按一下,大喇叭直接通知空闲档位,让排队的市民无缝衔接。"

针对接种人群的排查和疫苗溯源,李雄辉也严格把关。" 我们在每个登记台旁张贴健康询问模板,避免漏问;在接种台,针对多人份疫苗,为了防止接种过程中出现漏扫,采取了编号接种模式,使疫苗盒子和接种单一一对应。同时安排人员负责系统后台查询,有效避免了漏扫情况的出现。"

此外,李雄辉努力为市民和医护人员改善环境。记者看到,门外排队的市民都有棚子防雨防晒,也有专人发放矿泉水,轮班休息的工作人员也有两个宽敞的休息室。

" 一次有个小伙子在饭点时来接种,医护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没有离开,他一连说了好多句‘你们辛苦了’,还一直微鞠躬,我们非常感动,觉得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深圳晚报记者 程文丽 通讯员 郑红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