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11
深晚报道 | 赣州上犹:毗邻大湾区的乡村旅游明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江西赣州市上犹县山清水秀,富硒富氧,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81.4%,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是 " 中国天然氧吧 "。 2020 年 8 月,上犹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6 月 10 日,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采访团一行前往江西上犹,探访当地生态建设进程。

红色旅游薪火传

上犹县生态环境优越,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清湖工农革命运动旧址、上寨红三军团革命旧址、毛泽东旧居、彭德怀旧居等红色景区。

▲上犹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 先烈之血浇成了革命之花 "。这是彭德怀为上犹革命烈士纪念塔的题词,也是彭德怀第一次为革命老区题词。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早在 1926 年 11 月 , 中国共产党已经在上犹建立了党支部 -- 中共上犹支部干事会。 1931 年 11 月 , 上犹成立县级苏维埃政府 , 该苏区最大范围达 1452.27 平方公里 , 占当时全县面积的 94.1%; 苏区人口达 10 万人 , 占当时全县人口的 98.5%。

作为 " 老区 " 和 " 苏区 ",上犹县一度成为河西区革命斗争的领导和指挥中心,留下无数革命烈士的身影,有记载在册的上犹籍烈士有 2000 多名,开国将军 4 名。

非遗文化焕新生

自古以来,渔业生产就是上犹百姓的重要产业,在上犹百姓的饮食习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上犹各种祭祀礼仪习俗中,鱼是不可或缺的祭品,排列在三牲之列,在各种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的宴席中,鱼是不可缺​​少的菜肴," 客家鱼宴习俗 " 因此成为上犹县非遗代表性项目。

▲上犹县非遗展览馆。

此外,客家文化是上犹文旅资源的另一块名片," 九狮拜像 " 民俗展演、梅岭温氏新丁 " 闹花灯 "、寺下周屋 " 车马灯 "…… 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犹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悉,近年来,上犹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索出 " 非遗 + 旅游 " 的模式,助力绿色转型,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据悉,上犹县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 576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4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6%、17.6%,生态旅游品牌价值不断溢出。

深圳晚报特派赣州记者 邱志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