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疫情以来,深圳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 10 余天,汗水与泪水交织,只为守护深圳平安。在众多医护人员有不少夫妻档,生活中他们携手同行,防疫一线他们携手奋战。
" 我都不记得我们多久没见面了 "
" 他几乎 24 小时泡在医院,偶尔从实验室出来也就回家冲个凉,拿套换洗衣服又回去医院。我都不记得我们多久没见面了。"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脊柱科护士长卢芸说。
她口中的他,是她的丈夫,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检验科主任姚华龙。从 5 月 26 日开始,他已经有 10 多天没见到孩子。他每天下午 6 点和其他 2 名检验人员共同进入实验室,开始核酸样本的检测工作。最早要到凌晨 5、6 点出来,样本多的时候,要到第 2 天早上 8 点左右,在此期间,10 多个小时不吃不喝。
姚华龙和卢芸有 2 个孩子,大儿子的 5 岁,小女儿的 2 岁。6 月 8 日晚上,10 多天没见到孩子的姚华龙回到家后,儿子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 " 我好想你呀!"2 岁的女儿还不会表达,看着爸爸愣了好一会,突然跑到爸爸身边抱住了他。
因为核酸检测任务量大,卢芸也被抽调到医院核酸检测应急队中。6 月 1 日,她正在家中照顾发烧的孩子,接到医院的通知,要求立刻赶往医院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于是,她给婆婆简单交代了几句了,拿起手机就出门了。当天工作完回到家已是凌晨 1 点。
▲左:姚华龙在核对采集回来的核酸样本;右:卢芸在核酸采集现场录入信息
" 到医院工作我才理解她 "
李彪是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信息与数据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他的爱人同是医院一名药师。在没有来医院工作前,李彪在一家公司做软件开发。
" 没到医院工作时,我觉得自己每天加班很累。觉得她在医院药房,每天都是那些事,能有多累?现在不一样了,在医院工作了 2 年多,深刻体会到医务人员的不容易。特别是这次疫情,我们俩都在医院工作,但经常都是擦肩而过,说句话的时间都顾不上。现在彼此都很理解对方,包容很多。"
在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中,李彪作为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信息保障员,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只要哪里有问题,他都是随叫随到,电话 24 小时在线。疫苗接种点的信息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系统的测试及故障处理,核酸检测数据处理及对接几乎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
他的妻子秦淑红因为防疫需要,从 5 月 26 日开始成为医院核酸采样应急队的协调员,主要负责与社区、学校或工厂等核酸检测点负责人进行对接,贯穿整个核酸检测样本采集过程。
" 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工作,还是有些小紧张,每项工作都是思考思考再思考,就怕有任何的闪失。" 秦淑红说。
截止目前,她共参与协调工作 6 次,最晚的一次工作到凌晨 5 点。15 岁的孩子马上就要迎接初中学业考试,但他们俩完全无暇顾及。懂事的孩子除了每天自己照顾自己,还帮着整理家务,让父母少累一点。
▲左:李彪在疫苗大型接种点调试疫苗接种系统;右:秦淑红在核酸采集现场整理物品
" 妈妈为什么还不回来 "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核酸采样应急队的协调员赵建华是服务拓展部的一名干事,她的爱人是周峰涛是医院一名 B 超医生,平时在医院罗湖院区上班,因为路途远,一周才回家 1、2 次。他们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宝宝。
平时都是爷爷帮着两夫妻照顾孩子,也很理解他们的工作。但前些天,平时不多话的爷爷终于忍不住了,6 月 8 日上午给赵建华打了个电话,对她说:" 能回来还是早点回来吧,孩子太可怜了,睡觉前躺在床上总是不停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妈妈为什么还不回来?问到最后,实在困了,才睡去。"
▲左:周峰涛在核酸采集现场录入信息;右:赵建华在核酸采集现场上报信息
当时正在核酸采样现场的赵建华沉默了很久,回复了一句 " 好的,爸,我知道了。" 又开始工作。
原来,从 6 月 5 日开始,赵建华连续 4 天参与采样工作,每天回家都是将近 12 点,孩子早已熟睡。而平时都是她下班回去后给孩子冲凉,也因此,孩子们 4 天都没能冲凉。
为了配合社区采样工作,近日,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可谓是全院总动员。凡是休息、下夜班的医护人员几乎都参与到核酸采样工作中。赵建华的丈夫周峰涛也积极响应医院号召,报名参与核酸采样工作。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平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