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0 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 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比上年增长 1.7%,累计结存 31500 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 年就诊量同比上年有所减少。
全国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 " 看病钱 "" 救命钱 ",其收支等情况一直受到公众高度关注。国家医保局自成立以来,已多次在年度公报中较为详细地公开医保重要数据,这体现了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也给了公众监督的机会。
年度 " 医保账单 " 首先是本 " 明白账 ",无论是医保基金总收入数据还是总支出数据,或是诸如就诊量、医保药价、异地就医情况等数据,都是公众关切的民生信息。
在实现账本功能之外,年度 " 医保账单 " 释放出多重信号。比如,去年 119 种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 50.6%;三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涉及 112 个品种,平均降价 54%,这反映出相关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比如,去年全年住院跨省异地就医 585 万人次等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流动人口就近看病报销有了进一步保障,不少患者享受到了便捷、优质的医疗资源。再如,2020 年追回医保资金 223.1 亿元以及查处、解约、处罚定点医疗机构的相关数据,说明有关部门对套取医保资金等违规行为高度警惕,打击力度明显加大。
(网络图片)
实际上,年度 " 医保账单 " 不仅是本 " 明白账 ",还释放出相关改革和治理所取得的成效、发展变化情况等一系列信息。这让我国医保现状更透明,让公众对医保改革更有信心,也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民意基础。
当然,从年度 " 医保账单 " 中不仅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改进的空间。比如,与目前数亿流动人口相比,去年跨省异地就医的相关数据并不突出,这可能有部分低收入流动人口 " 小病靠拖大病靠扛 " 的因素,也可能有异地就医尚未全覆盖、系统卡顿、程序复杂等原因。
读懂全国年度 " 医保账单 ",既要看到账单所蕴含的积极信号,继续支持相关改革,也要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和科学。例如,医保谈判大幅降低药价的背景下,不能忽视部分医保药品患者依旧买不到药、无法充分享受谈判红利的现实。另外,各地也应将地方 " 医保账单 " 及时、详细地向社会公开,并通过认真倾听各方建议、主动解疑释惑等,充分发挥 " 医保账单 " 的正向作用。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工人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