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6-15
健康 | 我国首个结直肠癌一线免疫治疗药物获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6 月 15 日,PD-1 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单药用于 KRAS、NRAS 和 BRAF 基因均为野生型,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一线治疗。截至今,帕博利珠单抗在我国已相继在 5 个癌症种类上获批了 7 个适应证。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大国,发病前五的癌症中,有三种都是消化道肿瘤;死亡前五的癌症中,四种都是消化道肿瘤。此次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在国内获批肠癌新适应证,标志着国内肠癌治疗领域正式开启了免疫治疗时代,更有望为消化道肿瘤免疫疗法树立精准化的新标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癌症报告,2020 年我国新增约 55.5 万结直肠癌患者,约有 28.6 万人死于结直肠癌,仅次于肺癌,位于整体癌症发病第二位,居消化道肿瘤发病第一位。这或与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肠镜筛查的进一步普及等因素有关。

而由于肠癌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传统治疗手段以化疗方案为主。一旦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肠癌,5 年生存率甚至不足 12%。其中,具有高微卫星不稳定性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MSI-H/dMMR)特征的晚期患者大多对常规化疗方案耐药,既往研究显示传统化疗方案的患者生存期往往不到 2 年,亟需创新治疗方式。据统计,具有 MSI-H/dMMR 的患者占总体肠癌患者约 15%,其中晚期肠癌患者的比例约 5%。

针对 MSI-H/dMMR 晚期肠癌患者,一项大型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用于 MSI-H/dMMR 晚期肠癌的一线治疗,对比常规化疗方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总生存,61% 的患者活过了 3 年,相当一部分患者生存接近 4 年。而过往使用常规化疗方案的晚期肠癌患者总生存期仅为 2 年左右。而且,帕博利珠单抗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化疗的 1/3,安全性更好,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更高。

因此,今年最新发布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成为了唯一获得Ⅰ级专家推荐的 MSI-H/dMMR 结直肠癌一线免疫治疗方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沈琳教授指出,随着近年来免疫治疗发展,MSI-H/dMMR 已成为重要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之一,帕博利珠单抗的此次获批或将改变我国这类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格局。

研究发现,具有 MSI-H/dMMR 的肿瘤细胞其实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消除,因此通过免疫治疗药物阻断免疫逃逸的通路,恢复免疫系统的敏感性,可以获得更显著的疗效。早在 2017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已经批准了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全部 MSI-H/dMMR 特征的晚期实体肿瘤。目前国内外的诊疗指南,均推荐对所有结直肠癌病人进行 MSI-H/dMMR 检测,除了传统的临床检测意义外,该检测结果也已成为指导结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

截至目前,帕博利珠单抗已在国内 5 大瘤种获批 7 项适应证,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以及消化道肿瘤领域的食管癌和肠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