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张小妹,1984 年,我背女儿到凯里找工作时,被人骗说带我去外地找工作,然后被拐卖到广东 37 年,现在我想找家,希望你们帮帮我。" 近日,记者收到了这样一条求助信息。
随后,记者与发信息的人取得了联系。得知发件人名叫小邹,是广东高州的一名姑娘,联系记者的目的是希望帮助自己 60 岁的母亲找到家。" 前几天,我看到你们的新闻,有个凯里的寻亲者找到家了,我给妈妈说了这个事情,她很激动,说她也想找到家,所以我就联系了你们。" 小邹说。
为了尽快帮助小邹的妈妈找到回家的路,记者当即联系了宝贝回家黔东南志愿者,在志愿者的走访和咨询下,那段尘封了 30 多年的记忆被慢慢地揭开 ......
" 寻亲人张小妹是一名 60 岁的妇女 ,据她讲述,自己家是凯里的,家门口 200 米远有一条河,村里人穿黑色苗族服饰,说吃饭是‘吃 mang ’。爸爸是做陶碗的,做好后会有车子来运走。" 采访中,宝贝回家志愿者童话(化名)向记者介绍起他们目前掌握到的情况。
庆幸的是,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 37 年,寻亲人张小妹对于自己家人的名字依旧记得清清楚楚。" 张小妹告诉我们,她家里有爸爸、妈妈、两个哥哥,一个弟弟。爸爸叫张兴国,妈妈叫杨真莎,哥哥一个叫张秀刚,一个叫张秀金。被拐时,自己已经结婚,与娘家相距几百米,属两个不同的村。丈夫姓氏已经忘了,只记得小名叫‘阿蔗’,有两个女儿,大女儿 2 岁,住在娘家,小女儿几个月大时与自己一起被拐。"
那么,37 年前,在 20 多岁的张小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她是怎么被拐卖到遥远的广东高州的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志愿者童话将了解到的情况娓娓道来。" 大约在 1984 年,张小妹背着刚出生的小女儿坐客车去凯里找工作,由于半路上晕车,然后选择下车步行,没想到这一下车,就改变了张小妹的人生。"
" 下车步行的途中突遇大雨,又累又饿的张小妹遇到了两个妇女,她们热情的给张小妹换洗衣服,又安排张小妹住了一晚,第二天带她坐船到了凯里,在凯里玩了几天后,让张小妹放松了警惕,便露出了真实的面目,将她和襁褓中的女儿卖到了广东高州。" 志愿者童话说。
在那个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被拐卖的张小妹尽管记得很多关于家人的信息,却不知道家的具体位置和方向。最后,她在当地结婚生子,但回家的念头一直埋在心中。
" 那条被拐时背女儿的背带一直被张小妹珍藏着,她就在等着有一天可以通过背带找到家人。" 童话说。
目前,根据张小妹提供的线索,宝贝回家黔东南州志愿者们找寻了丹寨、台江、舟溪等地,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志愿者童话说:" 希望通过媒体的帮助,扩大寻找范围,帮助被拐的张小妹早日回家。"
线索联系:18744824320
贵阳晚报 +/ZAKER 黔东南
潘欢欢 通讯员 顾菲
编辑 柴潇蕾 / 统筹 杨秀福 / 签发 吴如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