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公布贵阳贵安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市级层面 38 项任务清单,全文如下:
一、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
1. 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布局在贵阳贵安,发挥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作用,推进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行重大科技项目 " 揭榜挂帅 " 制度和科研经费 " 包干制 ",推进 " 百企引领 " 行动,培育大数据引领示范企业 50 个,建设 10 亿级大数据产业集聚示范基地 5 个以上,华为鲲鹏产业项目、浪潮服务器项目投产。加快实施 " 数智贵阳 ",大力推动块数据(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数字孪生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大数据安全靶场(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应用场景 30 个,新建 5G 基站 5000 个以上。深化 " 产学研用 " 融合,新建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3 个以上,新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 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400 个以上。
2." 六网会战 " 完成投资 650 亿元左右。
3.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施绿色低碳创建活动,加强充电桩建设。新建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6 个,新增综合处理能力 248 万吨。装配式建筑占新增建筑面积比例达到 20%。
4.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 20 万亩。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 342 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 109 平方公里。
5. 持续推进 " 千村整治 • 百村示范 " 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改造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 2.3 万个,启动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向 30 户以上自然村寨延伸,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稳定在 85%、96% 以上。
6. 加快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S1 线(一期)和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市域快速铁路西南环线、贵安高铁站建成运营,建成太金线等 4 条贵阳贵安互联互通城市干道,构建贵阳贵安半小时通勤圈,加快建设乌当至长顺等高速公路。
二、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
7. 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推动清镇市鸭池河村、修文县索桥村、息烽县猫洞村等 3 个红色村试点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8.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 520 亿元(全口径统计),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达 110 万亩以上,产值达 85 亿元以上,全市特色林业产业种植面积累积达 12 万亩。实施国家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 5553.31 万元,发放全市 2021 年度省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补助 2850 万元。
9. 选派 860 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到 275 个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选派 13 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农技服务。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建成高标准农田 13 万亩,发展规模化种植 8 万亩,建设坝区 30 个,粮食产量稳定在 40 万吨以上,蔬菜产量保持在 270 万吨以上。
10. 打造乡村振兴 " 十百千 " 示范工程升级版。加强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扎实抓好 5 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及 30 个贵阳市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累计达到 15 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累计达到 25 个。
11. 实现清镇市燕尾水库、修文县金龙水库、息烽县枧槽沟水库、息烽县高洞水库下闸蓄水,新增供水能力 1300 万立方米。
12. 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深入实施 " 大场带小场 " 行动,努力做好保供稳价。认真落实 " 菜篮子 " 市长负责制,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 30 个,大力推广惠民生鲜超市运营模式和保本微利的经营理念,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市场调控机制和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13.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优化提升菜、果、茶、药、奶五大优势产业,实施一批经果林建设项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和品牌培育行动,引进培育加工型流通型龙头企业,发展中高端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全省农产品加工核心区和聚集区。建成产地型农产品分拣仓储保鲜冷链项目 30 个。
三、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实事
14. 扎实开展 " 三感社区 " 创建工作,建成试点社区 41 个,建设好城乡社区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服务优质、人民群众满意的宜居社区。
15. 以 " 三改 " 为抓手 ,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巩固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城市管理 " 强基 "" 整脏 "" 治乱 "" 改差 " 工程,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启动实施提升城镇品质 " 十大工程 " 和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全市 2021 年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 101 个 6.66 万户 1164 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44 个 5 万户 334 万平方米、背街小巷改造提升 360 条。
16. 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持续提升 " 爽爽贵阳 " 城市品牌影响力,用好阳明文化金字招牌,大力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系列活动,创建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建设贵阳市数字文化馆一期项目,新建市民图书共享系统 40 个。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阳建设区建设,开工建设市博物馆,提升改造乡镇(街道)文化站 50 个、村(居)文化中心 500 个,创建易地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示范点 2 个。开工建设市、县、乡 ( 街道 ) 、村 ( 社区 ) 四级应急广播系统 355 个。
17. 在完成 10 个全市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0 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80 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100% 全覆盖基础上,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探索实践 " 年年有菜单、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服务、天天有活动 " 工作机制,推动文明实践常态化开展。
18. 推进 " 我为群众办实事 "1233 工作机制建设,推动跨平台的传播和线上线下融通互动,强化市政要闻、理论宣讲的基层传播,创新社区信息、群众留言等阵地形势,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群众服务和舆论引导的创新体系。开通运行贵阳贵安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融媒直通车,推动贵阳贵安融媒问政工作 " 触角 " 向基层延伸,畅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通道,让贵阳贵安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服务大局,进社区、入万家,进园区、入千企,为市民群众答疑惑、解烦忧、办实事。
19. 推进住有所居工程,建成保障性住房 1 万套,完善长租房政策,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好老百姓住房问题。
20.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在全省走前列。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 30 所,新增学位 3 万个,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 58%。加大优质教育供给城镇低保家庭学生免学费就读公办普通高中,开工建设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贵阳共建学校,建成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中学高中部投入使用。
21. 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市老年大学建设。推进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内涵式发展,推动市属高校高质量发展,启动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升办本科职业大学和组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工作。
22. 推进健康贵阳建设。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市疾控中心新址建成投入使用,新增三甲公立医院优质床位 1000 张、公办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个,推进贵安新区疾控中心建设,贵安医院(一期)建成投入使用。
23. 每个区 ( 市、县 ) 至少建成一所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 "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 " 行动,推动各地将孤儿助学政策逐步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拓展,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特殊关爱。
24. 开发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城镇困难家庭等群体就业创业,推动非全日制劳动者较为集中的保洁绿化、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行业提质扩容,增强养老、托幼、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等社区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作用,实现新增城镇就业 13.44 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4 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67 万人,保持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25. 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建成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新建一批全民健身场地、智能健身驿站,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26. 培育精品酒店 10 个以上,打造精品旅游购物示范点。对 3 个景区进行扩容提质,新增 1 个 4A 级旅游景区、2 个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常态化整治规范旅游市场,改造提升旅游景区示范厕所 8 个。建成贵安城镇公厕 10 座。
27. 改造提升县乡公路 300 公里。
28. 加强无障碍人行通道、人行天桥、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建设。
29. 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打造 15 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2021 年完成 30 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提升和全市惠民生鲜超市巩固提升工作,全市惠民生鲜超市巩固在 154 个以上,实现全市街道、社区动态覆盖率达 100%。
30. 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加快构建中心城区 "15 分钟养老服务圈 "。开展 " 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 " 行动,在贵阳贵安新增 10 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质改造 5 个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设施。
四、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
31. 实施政务服务数据融通攻坚工程,落实第二批 " 全省通办 " 事项清单,实现贵阳贵安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深化拓展 " 跨省通办 ",与川、渝、滇、藏实现全面无障碍通办,推动市县两级、贵安新区与东部协作区域、劳务输入地等开展 " 跨省通办 " 合作。
32. 持续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以 " 高效办成每件事 " 为目标,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积极推广容缺审批,加快实现 " 一网、一窗、一次办成 ",实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大力推进照后减证,开通 24 小时政务便民自助服务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政务服务最优城市。大力实施《贵安新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3)》,推动新区营商环境建设实现一年大改变、两年上台阶、三年大提升,力争 2021 年营商环境评价测评结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开展 " 结婚登记跨区通办 " 便民行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跨区(市、县)申请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一方或双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在贵阳市的内地居民,部队驻地、入伍前常住户口所在地或另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在贵阳市的现役军人办理结婚登记,实行贵阳市户籍居民结婚登记 " 全市通办 "。
五、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
33. 进一步完善 " 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 " 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按照 150 户的标准合理确定网格大小,确保 2021 年底全市网格优化调整到位,每个一般网格至少配备 1 名专职网格员(或兼职网格员),以居(村)为单位,到 2021 年底专职网格员配备率达 30%;建立完善 " 党小组或联合党小组 + 网格 + 十联户 " 工作机制,建立完善 " 警民议事会 "" 警务联席会 " 工作机制,形成全市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34. 开展 "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 行动,对农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低俗婚闹、赌博迷信等陈规陋习进行专项整治,引导各地完善村规民约,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等制度,制定红白喜事标准规范,大力推广 " 道德红黑榜 " 等有效做法,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5.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开展 " 民主法治示范村 " 创建,实施以村 " 两委 " 为重点的农村 " 法律明白人 " 培养工程。
36. 推进贵阳贵安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在各区(市、县)主城区设置 20 台 AI+ 公共法律服务亭,为群众提供法律事务智能咨询、简单法律服务自助办理、复杂法律问题专业律师对接等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建设贵阳市律师视频会见系统,一期投入使用看守所——律师视频会见终端 6 套;加快建设监狱服刑人员家属远程会见系统,在全市各区(市、县)及贵安新区设立 50 个远程会见点。
37. 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大型社区治理模式,推进民法典实施,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快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禁毒人民战争、涉网违法犯罪侦防工作,巩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在 95% 以上。
38. 全市建成 14 个乡(镇)标准化应急救援站,完成贵安 4 个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规范化建设,建设街道办事处微型消防站 72 个,村(居)民委员会微型消防站 1570 个,配备微型站队员和网格员 2755 人。安装 159 套消防车道违法抓拍系统。提质升级 45 个消防站灭火救援装备。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编辑 周欢 / 编审 柴潇蕾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