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月 2320 元,梳理发现,年内,北京、天津、江西、黑龙江、陕西、新疆、西藏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此外,多地明确调整并酝酿有关方案,广大打工者将切实受益。
专家对记者表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能直接带来工资增长,主要通过提升一线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和加班费基数的方式促进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如果不调整最低工资,企业一般很少会主动普调一线员工的工资。
▲资料图
7 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上海最高为 2480 元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消息称,从 8 月 1 日起北京市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从 2200 元调整到 2320 元,增加 120 元。
梳理发现,年内,包括北京在内,天津、江西、黑龙江、陕西、新疆、西藏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天津 7 月 1 日起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 2050 元调整为每月 2180 元,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由每小时 20.8 元调整为每小时 22.6 元。
黑龙江从 4 月 1 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按区域分为三档,第一档为 1860 元,第二档为 1610 元,第三档为 1450 元。同样,调整后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分为 3 档,第一档为 18 元,第二档为 14 元,第三档为 13 元。
陕西 5 月 1 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各类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均增加 150 元。一、二、三类区由 1800 元、1700 元、1600 元分别调整为 1950 元、1850 元、1750 元。
江西自 4 月 1 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区域最低为 1850 元 / 月,二类区域最低为 1730 元 / 月,三类区域最低为 1610 元 / 月。
新疆最低工资标准分四个档次,从 4 月 1 日起执行。月最低标准分别为 1900 元、1700 元、1620 元、1540 元,均上调 80 元。
西藏自治区自 7 月 1 日起,将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 1650 元调整为 1850 元;现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16 元调整为 18 元。
截至目前,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 6 省份的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 2000 元。其中,上海最高为 2480 元。
最低工资调整带来哪些利好?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孙中伟教授接受中新经纬记者采访时表示,最低工资调整直接带来工资增长,主要通过提升一线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和加班费基数的方式促进劳动者的工资增长。
" 因为,在大量制造业、低端服务业企业,一线员工的工资构成,主要就是基本工资 + 加班费,其中基本工资也就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略高 50-100 块钱,基本工资也是劳动者计算加班费的基数。" 他说。
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保全律师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最低工资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保障其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平等的收入差距,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工资克扣现象的发生。
▲资料图
多地酝酿调整,有你家乡吗?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截至目前,除宣布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 7 省份,还有多地酝酿年内调整。
上海人社局印发《2021 年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提出,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示,今年拟按规定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待有关统计数据发布后,拟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并按程序报批后发布。
吉林在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
多地调整会加快全国调整节奏吗?杨保全告诉记者,多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并不意味着全国的调整节奏就必然会加快,因为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与调整要综合考虑各地居民每年的生活费用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职工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水平、失业率等因素。
杨保全称,除此之外,更要处理好保障职工最低劳动报酬权益和企业承受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既要满足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基本生活的需要,又要确保企业能够承受最低工资上涨推动的人工成本增加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两者要把握好一个相互协调平衡的度。
安徽最低工资标准垫底,啥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 31 省份中安徽最低工资标准排名倒数。2018 年 11 月 1 日,安徽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调整为 1550 元、1380 元、1280 元、1180 元。
今年 4 月,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 近期我看到安徽省即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新闻,在与全国其他省市对比中发现,安徽省的标准远远低于其他省份,原因是统计口径了剔除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内容,而绝大多数省份都是包含的,导致目前安徽工资标准在全国排名倒数的假象,与安徽省在全国的 GDP 排名严重不相符合。"
▲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回复截图
该网友建议,希望在本轮的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中,能够按照全国普遍发布口径来调整最低工资,即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部分。
4 月 30 日,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回复上述网友称,安徽省近几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政策依据是 2017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的《安徽省最低工资规定》 (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 272 号,以下简称《规定》 ) ,最低工资标准中剔除了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 安徽省与北京、上海市一样 ) 。这样的规定,有利于低收入群体增加即期收入,有利于增加最低工资标准的 " 含金量 "。
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指出,2018 年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相较于 2015 年的标准,单从数字上看,此次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只有 30 元,如果按全国普遍发布口径 ( 即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部分,2015 发布的标准也是此口径 ) ,当年调整后,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档排在全国第 8 位,中部地区第 1 位。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与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透露,今年拟按规定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由于调整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是上述《规定》,在《规定》没有修改前,发布的标准仍应依照《规定》,剔除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最低工资是非常重要的薪酬信号
孙中伟对记者表示,最低工资是某一地区人工成本高低的主要指标。但是,最低工资也是劳动者工资高低的标志。
他指出,最低工资还有另外一种功能——在劳动力过剩的时代,最低工资越低,越有利于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安徽曾经作为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利用人工成本较低和区位优势,吸引了东部地区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在劳动力短缺的时代,最低工资太低,就不利于留住本地打工者,导致劳动力流失。
孙中伟表示,现在,各省都在抢夺人口、抢夺劳动力,最低工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薪酬信号。类似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保持薪酬优势,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从中西部地区吸引劳动力。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梁晋毅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