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6-17
兰州市以作风建设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的 " 办不成事 " 反映窗口,受到媒体和群众广泛关注。这个窗口专治各类 " 疑难杂症 ",企业、群众办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到窗口反映,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提供咨询、引导,做到一次性告知,确保难点、堵点有 " 出口 "。

今年以来,兰州市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精准发力提质效,持续用力优服务,全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 " 急难愁盼 " 问题,以转变工作作风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向好。

坚持开门问需: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 租赁场地费用上涨,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 "" 公司生产规模扩大了,但办理相关手续还存在程序多、时间长的问题 "…… 今年 5 月下旬,兰州市召开作风建设座谈交流会,在兰企业代表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踊跃发言,就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优化营商环境等提出意见建议。

" 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我们将逐一仔细梳理,分类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部门,及时跟踪督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设身处地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兰州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开门问需,才能精准了解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真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畅所欲言、直面问题的座谈会,只是兰州市加强作风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个缩影。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兰州市把开展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与深化 " 千企万商大走访 " 结合起来,与持续纠治就业创业等重点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结合起来,通过与民营企业代表座谈、畅通政企互动渠道、现场走访调研、重大项目攻坚、遗留问题解决等 5 大主题活动,千方百计解决企业 " 急难愁盼 " 问题。

兰州市在全省率先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 " 多规合一 " 业务协同平台,推行容缺受理和帮办代办模式,审批及办理事项清单从 2019 年的 90 项压减到目前的 62 项,压减幅度接近三分之一。全面清理整顿涉企收费,对政策明确取消、停征、免征的收费项目一律停收,做到目录之外无定价。

落细落实责任:全力疏通堵点梗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不久,七里河区制定 " 最多跑一次 " 事项清单,优化群众办事流程,把承诺件改造成即办件,确定区政务服务中心 " 最多跑一次 " 事项及 " 零跑腿 " 事项 784 项,占比率达 93.11%。

" 你们企业申报的审批事项,现在只需把相关材料拿上就可以直接办理了。"" 最多跑一次 " 事项清单制定后,七里河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马上将这一消息告知辖区某工程建设企业。

此前,七里河区纪委监委结合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开展 " 最多跑一次 " 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了解到这家工程建设企业在办理项目建设、环评、安评等审批手续时,存在 " 跑路多、程序多、用时多 " 的问题,区纪委监委立即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并主动跟进监督,督促优化审批程序,企业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 复工后员工到岗情况怎么样?有没有返兰回兰务工存在困难的情况?" 今年春节后的第一天上班,城关区纪委监委即组成督查组深入城区企业、饭店、商场进行检查,了解各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及生产经营困难。

城关区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及时调整监督检查重点,要求区卫健局为返兰人员核酸检测提供帮助,区人社局对务工人员保险缴纳、就业服务等提供帮助,区市场监管局对企业复工复产、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劳务用工、原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问题,优先保障返兰回兰人员务工就业。

兰州市纪委监委和市作风办通过深入一线调研、明查暗访等形式,持续加强对落实各类援企惠企政策措施、服务保障、指导支持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着力发现办事拖沓、" 嘴快脚慢 "、敷衍应付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方面盯紧重点行业领域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另一方面注重对肆意违规者和随波逐流者区别对待、分类处置,体现 " 拴心留才 " 的诚心。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对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通过约谈提醒、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促使其认真分析和深刻反思,切实把 " 心 " 放在群众身上,把 " 手 " 放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服务上,让为民服务成为一种思想自觉。

聚焦监督职责:解决群众 " 急难愁盼 "

" 陈先生,您的养老保险转移已办结,如您还有其他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近日,兰州市安宁区人社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群众反馈了办理结果。原来,让陈先生费劲苦恼的 " 办理省外转移养老保险,需要跨省来回跑路开具相关凭证 " 的问题,已在网上实现 " 跨省通办 ",轻轻松松在网络上 " 一键 " 办结。

陈先生的问题得到迅速解决,是兰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监督职责、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履职尽责,解决群众 " 急难愁盼 " 问题的一个缩影。看似简单的‘小’事情,却体现了兰州市切实转变作风、全力为民服务的积极成效。

优良作风是形象,是生产力,也是发展动力。兰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作风建设助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持续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建立线上线下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探索实践 " 五简五办五集成 " 新模式,精心打造服务金城企业群众的 " 小兰之家 ",累计取消证明事项 101 项,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 263 项,推出 101 项 " 一件事一次办 " 事项,实现 57 项事项 " 跨省通办 "、83 项事项 " 省内通办 "、175 项事项 " 全市通办 ",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理总时限压减 53.76%,网上可办率达 97% 以上。

兰州市纪委监委聚焦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方面履职尽责不到位、简政放权不充分、监督管理不规范、管理服务跟不上等四大类问题,紧盯 " 一窗受理 "" 一件事一次办 "" 省内通办 "" 全市通办 " 等事项,深入推进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企业和群众意见较大的人和事,严肃追责问责。今年以来,先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223 起,其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156 起,同比增长 387.5%。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促进了干部作风持续向好,推动了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晨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相关标签

营商环境 纪委 人大代表 就业 统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