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新手爸爸加入 " 父亲 " 阵营,我们发现当代的爸爸们已经一改往常大家对于父亲的印象。在带娃圈,有句俗语 " 妈妈带娃,司空见惯;爸爸带娃,神仙下凡 ",虽然爸爸们带娃也曾闹出不少笑话,但可别低估了现今爸爸们带娃的实力,当爸爸认真带起娃来,局面往往会超乎你的想象。
90 后朱爸爸:带娃三年我成了孩子另一个 " 妈 "
孩子出生不久,朱爸爸便辞职换了一份出差少、加班少的工作,原因只为了更好带娃。今年是朱先生当爸的第三个年头,除了开始当爸的兴奋,此后更多的时间除了工作,朱爸爸的日常基本上是围绕着娃打转。
"3 岁的男孩子喜欢玩什么 "" 我来取取经 ",朱先生在南昌闲置群里向群友讨教经验。在这个群里绝大多数是宝妈们在群里置换闲置用品。偶尔,也会有宝妈们在群里交流一些育儿经验,朱爸爸也会在群里学习。
对于朱先生来说,当爹这个事情是个学问。在参与育儿的过程中,他生出感慨 " 终于体会到宝妈的感觉了,难怪那么多宝妈抑郁 "。从宝宝出生开始,朱爸爸学会了怎么泡奶粉,怎么处理孩子头疼脑热、胃胀气、夜惊 …… 作为一个新手宝爸,这些都是入门级问题。
随着孩子长大,宝爸的技能也开始升级。每天下班之后,朱爸爸的带娃生活就此开启:吃饭之后,遛娃一小时,带娃洗澡,绘本阅读,哄娃睡觉。" 有了娃之后,也意味着你的自由也会跟着消失,甚至连工作加班也需要权衡。"
像大多数家庭一样,白天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晚上带娃的任务基本上都是夫妻双方负责," 我和我太太之间基本上没有明确的分工,但是在哄娃睡觉方面基本都是我的工作。" 在朱爸爸看来,带娃这件事情,不应该是妈妈应该承担的工作,孩子不同阶段需要爸妈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两者缺一不可。
最近,朱爸爸有一个幸福的烦恼:" 小孩太黏自己了,没有自己哄都不睡,甚至有的时候加班晚了孩子要等到自己回来才睡。" 宝爸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需要精力和耐心才能做好。
导演吴爸爸:做个有趣的爸爸为女儿作词写日记
1993 年李宗盛曾写下一首名为《希望》的歌,这首歌是他写给女儿的。在女儿贝贝百日宴的时候,吴治国特意制作了一个视频,里面的词是自己写的,歌词里面写着:你一天天慢慢成长,我看到自己人生的希望和方向,这条路走来并不寻常,时间的命题让我费尽思量。" 等有机会把曲加上,把这首歌送给女儿。"
2019 年 5 月末,女儿贝贝出生了。对于人生第一次当爹的吴治国来说,他觉得这个就是上天送给他的礼物。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老吴觉得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工作的忙碌,自己陪伴在女儿身边的时间并不算多,但是每次和女儿相处的时间都会让他进入另外一种状态。
相对于妈妈在女儿成长中的角色,吴爸爸认为自己做得更多的是引导。" 她妈妈是在打造她,我做得更多的是塑造她。" 吴治国记得,把贝贝从月子中心接回家之后,他就带着女儿在家里转一遍," 这里是客厅,这里是卧室,这里是书房 ",当进入书房的时候,贝贝眼睛都瞪大了,冥冥之中吴治国觉得,女儿对书是感兴趣的,之后,给她买的大部分都是绘本书籍。
亲子阅读成为两个人相处最多的一个场景,每当他对女儿说 " 我们一起看书吧 ",贝贝便会从书架中找到一本,正儿八经开始进入阅读的时间," 我是喜欢看书的,我总是觉得自己很忙,我希望她能从书里面学到更多,让读书成为她的习惯。"
和女儿交流的时候,吴爸爸就会进入另外一套语言体系,他开始模仿女儿说话的声音、语调。对于吴爸爸而言,与女儿保持平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女儿的到来,也给吴爸爸生活带来了变化。" 在我妈妈看来,我好像变得更加成熟 "。自从有了女儿之后,吴爸爸也开始关注育儿专家账号,如果涉及在教育孩子上面真实生活遇到的问题,他还会顺便转发给太太。" 以前从来不会关注这些,当爸之后也在学习。"
在记录女儿成长这件事情上,吴爸爸透露他还有专门给女儿写信的 " 日记本 ",那里记录着从贝贝还在娘胎里面的时候,自己用写信口吻对她说的一些话,这个工程还在继续,等到她长大嫁人那天,里面会藏着一个父亲想说的所有的话。
亲子摄影师:越来越多爸爸参与孩子童年生活
" 我发现我从事这个行业的十几年光景中,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父亲,他们更愿意参与孩子的童年生活,也更愿意主动联系我,邀请我给他们拍摄家庭写真。这样的事情,在我从业初期几乎是没有的。"
亚特是南昌一名亲子摄影师,从事摄影行业已经 15 年,以孩子和家庭为题材的拍摄长达 13 年,拍摄过的家庭早已破万。
随着 90 后加入父亲的队伍,亚特所拍摄的照片里,父亲的身影也多了起来,而且也不局限于简单和固定模式的拍摄,更多的是自然和真实地呈现父子 ( 女 ) 之间的情感关系。
在过往的拍摄经历中,亚特记得很深的是一位爸爸为了家庭特意学习拳法。他本身其实很喜欢健身,他告诉亚特坚持健身的原因,就是觉得作为一个男人,他有这个必要去保护他的孩子和他的太太,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时刻,他能够马上站出来。父亲这个角色意味着更多的责任。
即便是现在拍摄亲子照片,也和过去拍摄方式有了极大的不同。亚特的客户中,他们普遍更期待得到一次轻松和真实的拍摄体验,对于照片的呈现,也更倾向于自然和生动。"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家庭,每个家庭我在沟通之后,照片所反映的也更多是这个家庭的关系。"
谈起当代父子关系,虽然亚特还没有当父亲的经验,但他认为,男人这一生如果有孩子,就应当为了孩子变得优秀、坚强、勇敢和善良。这或许是父亲的特质。
农场主爸爸:为女儿建莲塘把家变成植物课堂
父亲这个角色也有着多样的面孔。赖爸爸是一个农场的农场主,与其他家庭不一样的是,孩子从小就在农场长大。因为女儿喜欢吃莲子,他在 2017 年便投身于农业领域,夏天带着孩子一起逛莲塘、采莲蓬、赏莲花。如果女儿想要秋千,赖爸爸就会动手制作。每逢孩子们的节日,他便把家变成植物课堂,带着孩子们一起识苗认物。
在过往父辈与子辈之间,总隔着一块透明的玻璃,看似近在眼前,却又难以靠近,不知不觉,就成了彼此 " 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大部分的人,似乎都没法逃过这样的代际困境。岁月变迁,当代爸爸们的形象或许不再像 " 山 ",相反他们也更愿意展现自己柔软的一面。
文 / 赵琼 图 / 受访者提供
值班编辑:邬薇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杨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