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记者 张敏)6 月 18 日是瞿秋白牺牲 86 周年。6 月 19 日下午,在瞿秋白的出生地——常州青果巷,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罗周,为常州市民和文化爱好者讲述《点燃生命:红色题材作品创作》。
△青果思享会讲座现场
现场,罗周以即将首演的昆剧《瞿秋白》为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自己在红色题材作品创作方面的心得。在罗周的剧透下,大家对昆剧《瞿秋白》充满了期待。当天,这场生动的分享会吸引了线上线下超 18 万人次聆听。
" 粉丝 " 赶来与名家面对面交流
为传承城市文脉、分享青果文化,打造常州专属的 " 文化下午茶 " 品牌, 2021 年 " 青果思享会 " 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常州晋陵投资集团指导,晋陵文旅、天宁区委宣传部主办,现代快报承办,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研究院、" 我们的节日 " 文化传承中心协办,通过 " 遇见大师 "" 品读名士 "" 红色青果 " 三大系列分享,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赴一场文化下午茶之约,与名家大师进行心灵对话,享受文化艺术盛宴。
作为 2021 年中吴文化艺术节的重要活动单位," 青果思享会 "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推出了 " 红色青果 " 大师课。第三期 " 青果思享会 " 就以此为主题,邀请到著名编剧罗周,为大家讲述红色题材作品创作。
迄今为止,罗周创作了百部大戏,三度获得中国剧本最高奖 " 中国戏剧奖 • 曹禺剧本奖 "、六次获得 " 田汉戏剧奖 • 剧本奖 " 等国家级奖项。
现场,慕名而来的粉丝不少,不仅有常州市民、文化爱好者,也有常州本土编剧、作家及青年戏曲演员等。
市民江女士说:" 罗老师讲得太精彩了,让我迫不及待就想去看一看昆剧《瞿秋白》。"
文化爱好者薛女士说:" 听了罗老师分享的创作心得,收获颇多,她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编剧。"
一位医生听众告诉记者,这次她是特地为学编剧专业的女儿前来。" 一直仰慕罗老师的才华,平时我们不会有机会见到她,此次青果巷举办这样的分享会真好,能让我们有机会与大师面对面交流,请教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真是太棒了!"
此外,讲座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线上,共有 18.3 万网友在线聆听。
红色题材作品创作要抓住动人细节
罗周比较擅长历史题材写作,近年来她加大了现代戏创作力度,对红色题材作品亦有了积极的尝试,如以 " 常州三杰 " 为原型创作的锡剧《烛光在前》、昆剧《瞿秋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形成了红色文艺 " 燃 " 起来的 " 破圈效应 "。
6 月 29 日,昆剧《瞿秋白》即将在南京首演。讲座现场,罗周生动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
" 以昆曲写瞿秋白,我感觉挑战很大。大家对昆曲的印象,大多是极尽缠绵、‘《牡丹亭》式’的,如何进行昆曲现代戏的创作,如何进行红色题材昆曲的创作,有一个个难关要攻克。" 罗周表示,最终她之所以敢接下这个戏的创作,也是基于之前已有了昆曲现代戏《梅兰芳 · 当年梅郎》《眷江城》的成功实践。
在创作《瞿秋白》之前,罗周反复比较瞿秋白的两版年谱,进行了大量的资料阅读。最终决定不以传统的传记体样式来架构戏剧,而是大胆地在 " 新杂剧 " 四折体例基础上,采用了新的编剧方式,将一折戏分为昼与夜两部分。
昼以瞿秋白被捕后的时间线为轴,正面展示瞿秋白与敌人的交锋,聚焦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展现其舍生取义的人生历程。夜则以幻境或回溯的手法,以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片段展现、剖析瞿秋白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追溯他信仰之源流与毕生之坚守。
△瞿秋白就义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
罗周分享其创作体会道:" 在创作红色作品时,不要只是将人物当作一个高大而遥远的英雄,也要把他当作朋友亲人去爱、去心疼、去尊重。" 罗周认为," 革命先烈在短暂的人生岁月中,都用尽全力地活过,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有独属于他的细节。作为编剧必须展现出每个人独特的光彩,切忌概念先行、预设套路。创作时不要放弃任何一点让自己感动、好奇之处,也许顺着这个点去寻找,就会看到烂漫花开。"
用好红色资源留住红色记忆
这并不是罗周第一次来到常州青果巷。罗周说,她和常州以及青果巷非常有缘份," 今年的两部戏,《烛光在前》和《瞿秋白》写的都是‘常州三杰’,来到青果巷,感觉非常亲切。常州有一种吸引人常来常往的舒适感。"
青果巷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红色文化资源密集,是常州红色文化集聚地。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的出生地。1899 年 1 月 29 日,瞿秋白降生在青果巷八桂堂。在此,他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光。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张太雷的读书地。1905 年,他进入青果贞和堂私塾读书。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恽代英的家族聚居地。恽氏为毗陵望族,曾居住在青果巷松健堂、承荫堂、天井巷等处。
近年来,常州积极打造 " 三杰故里 · 红色名城 " 形象,位于常州中心城区的天宁区也积极挖掘利用红色资源,留住红色记忆。
△常州红馆
天宁区凤凰新城内建有中共常州地区百年党建史料馆(" 红馆 "),并以此为核心建成 " 常州红馆党建文化园 ",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血脉,继承红色基因。
△张太雷纪念馆
张太雷纪念馆坐落在天宁区。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天宁区各级党组织纷纷走进张太雷纪念馆,重温先烈的初心和决心,继承先烈遗志,赓续精神血脉。
" 红色青果 " 党建文化示范街(" 红街 ")位于天宁区主城区,是全国首家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的党建文化基地。今年 4 月,市委组织部授予 " 全市基层党建样板项目 " 的荣誉称号,是常州各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学子们的 " 红色打卡地 "。
日前,天宁区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出品的 " 红色记忆 " 口述史录制完成,这个项目由 12 名老党员口述 " 红色记忆 ",留下珍贵影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