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1-06-20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20 日,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位于广州市恤孤院路 3 号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

据悉,改扩建后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建筑面积从 818 平方米增加至 2305 平方米,历史陈列数量、现场展示效果、接待参观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成为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和深具标识性的城市文化符号。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6 月 20 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纪念馆内的陈列展览生动展现了这次大会的历史背景、召开过程、重大成果与深远影响," 上下求索 "" 凝聚共识 "" 风起云涌 "" 理想之光 " 等四个展出单元,综合运用照片、图表、油画、文物、雕塑、立体场景等多种形式以及全息影像等新技术新手段,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互动式、沉浸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展览精华抢先看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展览将现代科技与历史叙事相结合,充分利用数字科技手段,结合艺术创作,制作出数控联动全息幻像演绎大会会址寻觅故事。三折幕虚实结合全息影像沉浸式场景模拟了大会召开过程。激光蚀刻结合白描创作光影视听空间讲述了代表的理想与信念。沉浸式的参观场景和互动式观展平台,将增强观众观展的体验感、参与感和仪式感。

(1)互动体验《今昔东山》

这张 20 世纪 30 年代广州东山一带的鸟瞰照片,是目前发现的可以看到中共三大会址外观的唯一照片。照片旁边设置了互动体验:观众动手涂抹当年历史建筑的旧貌、拂去历史的尘埃,可以穿越百年,体悟今日广州之新颜。

(2)全息幻像《寻觅中共三大会址》

展项采用数控联动全息幻像技术,呈现裸眼 3D 的影像效果。影片讲述了中共三大会址被毁、重新发现、修缮保护展示的经过。

(3)全息影像沉浸式场景《共识 · 1923》

在中共三大会址的模拟建筑中,采用三折幕虚实结合全息影像技术,配合艺术人物雕塑,打造多媒体沉浸式场景。影片再现了代表们在大会上思想交锋、激烈讨论,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问题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4)声音体验《国际歌》

中共三大闭幕当天,全体代表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举行悼念活动,由瞿秋白、张太雷教唱《国际歌》。从此,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奏唱《国际歌》成为延续至今的传统。戴上耳机,点击屏幕,可聆听瞿秋白版、萧三版、法语版或俄语版的《国际歌》。

(5)观影体验《理想之光不灭》

走进激光蚀刻结合白描创作的光影视听空间,可观看影片《理想之光不灭》,讲述中共三大代表筚路蓝缕、开拓奋斗的革命故事,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之光。

(6)历史回响《逐梦者》

在中共三大代表中,有 18 人牺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征程中,他们将短暂的生命定格在最灿烂的年华,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铸就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扫描二维码,走进历史的回响,可以聆听他们的革命故事,体悟他们的理想与信仰。

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文

新快报记者 孙毅 图片视频

相关标签

广州 效果 俄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