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6-21
苏州百年古宅80米长“备弄”装上声控照明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金晓丹 记者 高达)近日,在苏州姑苏区金阊街道环秀社区王洗马巷 26 号里的一条 80 米备弄里,10 盏声控照明灯正式安装到位。居民路过此处时,墙上一盏盏古色古香的声控照明灯在 2 秒钟内自动开启。淡黄色的灯光照在幽长的备弄里,不仅让人看清了脚下的道路,更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光影岁月中 ……" 以前,我们都是摸黑走备弄,现在有了声控灯,大家出行就安全多了。"83 岁的居民陈国良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金阊街道环秀社区王洗马巷 26 号是历史名人汪鸣銮故居。汪鸣銮祖籍浙江,因和翁同龢、李鸿藻 " 反对条约、反对割台、拒和再战 " 上书直谏朝廷,被革职永不叙用。被罢职的汪鸣銮无官一身轻,回到苏州故里,在王洗马巷定居,开始了自己藏书讲学的生涯。

如今的汪明銮故居共有 " 五进 ",宅子由南往北层层递进,从王洗马巷一直通到北面的包衙前。与 " 五进 " 老宅并进的是一条 80 多米长的弄堂。" 旧时大户人家的宅院一般都有这样的一条弄堂,俗称为‘备弄’。" 据了解,在古代,备弄是一种体现待客礼仪、划分主仆等级的行走通道,平时仅供佣人行走或用于运输物件使用。如果发生火情时,备弄则成为所有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撤离的生命通道,具有特殊功能。

汪鸣銮故居的这条备弄不仅串起古宅的首尾五进院落,近年来,还逐渐成为附近居民在王洗马巷、包衙前两条街巷中往来穿梭的一条 " 近路 "。住在包衙前 20 号的陈国良,经常要走这条备弄去黄鹂坊菜市场买菜。" 从备弄里穿过去,要比从外面大马路上走快上十分钟。"

但很多居民反映,汪鸣銮故居的这条备弄有 80 多米长,比较窄,平均宽度不到 1 米。整条备弄中没有天窗,没有电灯照明,即便是在白天行走,备弄里面的光线也比较昏暗。加之备弄里还有几处台阶、门槛,居民们在行走的时候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对于一些腿脚不利索的老人而言,更是增加了危险性。此前已经出现了好几次老人走备弄扭伤脚的情况,还有年轻人因不熟悉路况,在备弄里摔了跟头。

居民事,无小事。针对王洗马巷 26 号备弄光线昏暗,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际问题,近期,苏州市姑苏区金阊街道环秀社区党委通过居民协商议事会决定,利用 " 街道 + 社区 + 职能部门 + 志愿结对企业 " 的 " 四级红色联盟 " 平台,积极整合人、才、物资源,针对备弄狭长又昏暗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批古典声控照明灯。前不久,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基础上,社区 " 幸福小巷里 " 行动支部的志愿者们在备弄里安装了首批 10 盏声控照明灯,并调试亮灯。这些声控照明灯外形像一盏古代的宫灯,一眼望过去,与老宅古朴的风格完美融合。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接下来,环秀社区党委 " 幸福小巷里 " 行动支部将承接备弄的环境卫生和声控灯的日常维护,用实际行动守护好辖区历史文脉资源,让更多的居民、游客感受到姑苏古城的魅力。

(金阊街道环秀社区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