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1-06-22
荣光百年路,最美看今朝 | 永恒传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邢希强

1943 年 10 月,在河北房山县 ( 今北京房山区 ) 堂上村,一名青年满怀激情,一气呵成写出了 12 个单句的歌曲。后经毛泽东主席为其加了个 " 新 " 字,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看起来还是孩子的青年叫曹火星,那年才 19 岁,歌曲写完时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整整 6 年的时间。

1949 年 10 月 1 日,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现场,天安门广场群情振奋,放声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歌声响彻云霄 …… 这首歌久唱不衰,风靡全国,已经成为时代的新乐章。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不由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转变。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屹立于世界东方民族之林!祖国的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

从绿蓝黑灰为主色调到色彩斑斓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百姓的服装基本是以绿、蓝、黑、灰为主,穿带补丁的衣裤已是平常事;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的着装朝着多样多元化发展,服装样式花样翻新。如今,商场里,各种颜色和款式的服装多姿多彩,琳琅满目,老百姓的着装风格由单一逐渐走向多元,色彩由单调趋于斑斓。

人们在穿衣打扮上的变化,折射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带来的是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变化。

从吃不饱到营养多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

100 年来,百姓从吃不饱,到吃饱、吃好,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位、吃出文化,映射出经济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多重红利。

上世纪 50 年代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物资匮乏,粮票、布票等各种票证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百姓餐桌上的菜肴大都是——萝卜、白菜、土豆。

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物资极大丰富,居民的温饱基本满足,开始追求饮食更多元、更美味。上世纪 90 年代,国外各式快餐美食如肯德基、麦当劳等纷纷涌入中国,洋快餐占据一席之地。如今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也成了餐桌上的新 " 宠 ",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吃遍世界美食:西餐、日韩料理、东南亚美食应有尽有," 舌尖 " 上的美食,构成人们生活中的美丽画卷。

从泥草房、砖瓦房到高楼大厦

人民居住水平不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百姓居住从茅草房到小平房,从单元楼到商品房,从复式楼到别墅,居住环境的多样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上世纪 50-60 年代,我家全家 9 口人挤在不足 26 平方米的泥草房,如今,我们兄弟姐妹都住进了宽敞明亮、小区环境优美的楼房。

住房变迁也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和不断变化的缩影,居民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不断提升。

从步行到私家车等多种交通并行

建国初期,我国城市交通滞后,城市与城市之间缺少便利的交通;市内出行基本靠步行,居民家有自行车算是 " 一大件 ",公共交通工具少之又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环境也有明显改善,公路、铁路和航空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当下,小轿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力,目前,我市车辆以 300-400/ 天的速度增长。每逢节假日,全家人驾车出行已成为常态。地铁、高铁、飞机四通八达,更有私人公交定制,只要有需求,就可满足。

100 年 ,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10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验证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时光荏苒,衣食住行的变化只是我国发展进步历程的一个缩影,时代的飞速发展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一代接着一代,永恒地传唱下去!

编辑 高云

值班主编 封娇

相关标签

饿了么 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餐 河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