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 8.73 亿,占网民总数的 88.3%,短视频生存、短视频社交、短视频消费时代已然来临。
与此同时,各类题材的短视频内容,成为信息化渠道传播的突破口。其中,乡村网红凭借 " 真实、淳朴、接地气 " 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青睐。
乡村网红从起初的 " 探路人 " 转变为 " 发声人 ",在乡村振兴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助力乡村在文化、公益、人才、品牌等多个方面发展。
百花齐放的背后,同质化的内容、低俗行为博人眼球、虚假带货等问题也在倒逼行业洗牌," 流量为王 " 的当下,乡村网红又当如何探寻出路?
李豆罗:" 新晋网红 " 只为推广家乡文化
" 我有一张饼,分给你一半,这就叫作友情;咬一口,就都给你了,这就叫作爱情;我全部都给你,这就是骨肉亲情;我现在全部藏起来,然后跟你说,我也没有吃的啊,我好饿啊,这就是你要远离的人,不值得交往的人 ……" 这是南昌市原市长李豆罗在短视频上发布的一段内容,超 25 万人次点赞,8000 余人留言讨论。
据了解,现年 75 岁的李豆罗,2010 年退休后,一直在老家(西湖李家)务农并且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余热。如今,他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频频出镜,被人熟知。
▲ 南昌市原市长李豆罗退休后在西湖李家务农。
" 活到老学到老。" 李豆罗的身上有着年轻人的劲头,他给自己起了个网名 " 青岚农夫 "" 老家的湖叫青岚湖,青岚农夫意思就是湖边的农夫 "。去年 5 月,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开通了账号,现在粉丝 32 万,发布了 276 个视频,点赞量达 246 万。
李豆罗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介绍是 " 为家乡西湖李家代言 ",而这也是他开设短视频的初衷。" 我们江西山好水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需要传承下来。" 李豆罗说,短视频的推广,让更多的人看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对于短视频上取得的数据,和一些网友对他 " 网红 " 的称呼,他全然不在乎。" 我只管有没有效果,是不是正能量,只要是对人民有益处,我就做。"
" 我发布的内容主要是我自己总结的人生道理和乡村文化。" 李豆罗表示,农村文化的展示,进一步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以西湖李家为例,每逢春节、端午、七夕、元宵等传统节日,村里都非常热闹,百桌年饭、千里龙灯再现,古法榨油、做豆腐是传统工艺;粉蒸肉、藜蒿腊肉、糊羹等是南昌特色美食;绝美的油菜花地、靓丽的乡村一角是美丽乡村的缩影 …… 无数人在短视频平台上,找到了关于家乡的回忆。
" 我从来没有通过短视频赚钱,就是想传播好风气,让家乡的美好得以记录。" 李豆罗以一个农民的视角,为家乡点赞。不少网友认可他的理念,甚至有人专程前来拜访。" 李豆罗就像是西湖李家的代言人,他总是那么热情好客。" 有网友留言道。
对于短视频,李豆罗认为互联网平台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其传播力量巨大,对于乡村宣传有极大的好处。" 目前,我暂时停更了账号,自我感觉需要时间沉淀调整。" 李豆罗表示,未来,他渴望将西湖李家塑造成一个美丽乡村的样板。" 农村就是农村,农村就像农村,要是一幅山水画、要是一首田园诗、要是一部文化交响曲、要是一张平安富贵图。"
袁奇:借力短视频 让公益之花绽放
作为一名专职志愿者,袁奇已在九江市都昌县大港镇的太阳村工作了 12 年,太阳村是一家民间注册的公益性质儿童救助中心,目前收养了来自全国 13 个省、市的各类困境儿童 326 名,很多孩子在这里长大、从这里走出去。多年付出,也让 " 志愿者袁奇 " 在公益领域小有名气。此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短视频 " 网红 ",两个抖音账号(志愿者袁奇、袁奇说事)目前粉丝共计 41 万,点赞量达 800 余万,阅读量达 3.5 亿人次。
▲ 九江市都昌县大港镇太阳村志愿者袁奇。
谈及为何会想到制作、发布短视频,袁奇表示,早在多年前,朋友就推荐他尝试短视频领域。" 由于工作及考虑到剪辑、拍摄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搁置了。" 袁奇回忆,直到后来,身边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创业者,这些人成功的经验让他萌发了依靠互联网平台拓宽公益之路的想法。
一开始的工作并不轻松,袁奇利用闲暇时间摸索拍摄剪辑工作。" 我做的内容是公益事业垂直领域,主要记录孩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涵盖爱心捐赠、吃饭、唱歌、写作业等。" 视频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强烈反响。袁奇认为,他的视频受到网友的关注,主要还是因为打动人心。" 我从不营造剧情,也不卖惨,在保护孩子们隐私的同时,更好地宣传公益事业。
" 短视频创作之后,太阳村有了更直观的变化。如今每餐能有三菜一汤,确保餐餐有肉。" 这得益于爱心人士的捐赠。有个河北的粉丝驱车 1500 多公里,送来了 2 万斤大米。" 袁奇表示,类似的爱心举动多次发生。有一些从太阳村走出去的孩子,也会经常回到太阳村帮忙,他们的事迹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带给网友更多的共鸣。" 很多网友曾表示看过视频后,感动得流泪,他们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转发扩散,默默支持着我们。"
目前,袁奇每天都会更新两个抖音账号,内容全部和太阳村相关,也逐渐做出了自己的风格,不管是视频清晰度、配音还是拍摄角度,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商家希望通过袁奇的短视频账号发布广告,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现阶段还没有商业变现的想法,后续我会尝试着做一些公益直播助农工作。"
袁奇认为,在公益的道路上,个人的力量太过有限,短视频平台以技术为公益之路插上了翅膀。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到公益领域。" 让从事公益的人有尊严地生活,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公益事业。" 袁奇表示,短视频平台赋予乡村更多可能。未来,他还将依托太阳村为支点,借助短视频平台,扩大影响,多帮助一些困境儿童。同时,吸引全国各地公益组织进行对接,建立长效机制,把爱心落到实处。
雷海霞:带货 " 辣 " 妹欲帮更多农村群体就业
" 有些人会认得我,他们叫我网红,其实我心里很排斥这个词,我只是简单地想拍点作品,不希望被他们认为这叫网红。" 雷海霞是抚州市乐安县罗陂乡云下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1996 年出生的她,之前随丈夫辗转各地打工,曾在赣州的工地上帮工友们烧菜做饭,也曾在大学门口摆摊卖过早餐 …… 现在,通过网络销售自制辣椒酱。她已经是一名在抖音和快手拥有上百万粉丝的 " 大 V"。她所在的县城和附近乡镇很多人都知道,她是个长得漂亮、又会做各种特色小吃的 " 辣 " 妹子。
" 我为什么不可以卖一些农产品,增加家庭收入?" 据雷海霞介绍,她之所以选择做短视频,是因为那段时间主要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时间较为充裕。在下载社交软件后,她意识到这不仅是一项娱乐,还可以从中赚取一些补贴。有了这个想法的雷海霞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账号,主要内容为 " 江西农村媳妇给家人做各种美食,记录平凡普通的农村生活。" 每天花费两个小时拍摄剪辑,仅一个月后,她的账号涨粉十余万。积累粉丝后,她和丈夫商量,利用短视频展示土特产原汁原味的手工制作,再依靠粉丝量带动销售。从酱菜、辣椒酱、豆腐乳到蒜蓉辣椒酱、香菇牛肉酱、香辣鱼块,雷海霞制作的酱菜种类越来越多,月收入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雷海霞制作辣椒酱的辣椒、生姜、大蒜等原材料,大多是当地农户种植。她向村民购买这些原材料,也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2019 年,雷海霞还利用自己的短视频平台,帮助当地农户销售薯粉、竹笋、葛粉等特色农产品 700 余公斤,助农增收 2 万多元。
▲ 带农货的 " 辣 " 妹子雷海霞
做生意、办工厂是雷海霞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她的粉丝量超过 150 万人,账号获赞数更是高达 1624.9 万人次。这样的数据,让她距离梦想越来越近。" 我们农村有很多特产,秋葵、莲子等,如果我开设的直播业务好,也可以帮助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此外,农村很多妇女在家照顾孩子,他们不能外出打工,我希望能把自己的手工农产品升级为大工厂,帮助更多的农村群体就业。"
黄千里:短视频助力农产品品牌塑造
每到夏日,网红美食小龙虾就成为 " 老饕 " 们的最爱。江西最大的龙虾养殖基地九江彭泽,这里的小龙虾凭借尾大头小、腮白肉甜的优质品质,成功 " 出圈 "。作为养殖龙虾的新型农民,九江彭泽的黄千里受其父亲影响,走上了技术种养之路。作为年轻人,大胆创新和探索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 品牌的意义,不仅是为农产品标注独有的名称,关键在于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实现品牌的溢价效益。" 黄千里认为,江西的小龙虾也可以走上品牌之路,而短视频领域则是塑造农产品品牌的助推器。农产品品牌之争,归根结底是 " 特色 " 与 " 高端 " 的竞争。在完善物流、渠道等产业链后,品牌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 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年轻消费群体的认可,无疑是给品牌成长弯道超车的机会。" 黄千里表示,他推出咸蛋黄小龙虾、麻辣小龙虾、蒜蓉小龙虾等多种口味的小龙虾,深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此外,一些龙虾试吃员的培养,也拉近了消费者与养殖户的距离。龙虾试吃员每天都要食用四五斤龙虾,月入过万,网友看完直呼 " 太羡慕 "" 让我也实现龙虾自由吧 "!
很显然,传统的农产品品牌在拥抱短视频平台后,受益良多。黄千里说:" 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农业、科技化农业,让企业在彭泽这个地方深根、扎根,让更多老百姓致富,带动更多老乡来与企业一起发展科技化农业,企业也很期待有这一天。"
▲拥抱短视的新型农民黄千里
通过短视频实现 " 互联网 + 农业 ",生鲜带货可参与到农产品的上游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品牌打造等各个环节 …… 不仅对出品的农产品品质更有保障,短视频平台利用大数据、消费端倒逼生产机制下,农民得以在一个真正有市场信息指导、有组织流程的环境下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升了效率和收益,让其付出得到回报,劳动得到尊重。
其次,直播带货能解决产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到按需生产、改变农业的结构性矛盾,即改变大量普通低价的农产品竞争,从数量增长型到品牌增值型转变。最后,互联网电商可以利用大数据优势,用市场倒逼机制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解决标准化生产、安全性和品质,还将促进农业特色性、差异性,继而实现品质溢价,形成品牌。这是农业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影响力和价值的金钥匙。
建设短视频基地 江西积极培育 " 微经济 "
莫让网红掉入流量狂欢的漩涡
虽然乡村网红在短视频平台百花齐放,但仍需警惕,莫要让网红主播掉入 " 流量狂欢 " 的漩涡。
日前,抖音发布了针对 " 卖惨带货 " 处罚公告第三期,其中 10 个百万粉丝账号被永久封禁。这些主播大多以 " 调解感情纠纷 " 为名,编造离奇情节,以 " 卖惨 " 博取用户眼球,更有部分主播赚取流量后诱导用户购买商品。而主播销售的商品,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近来,直播带货引发一系列 " 流量造假 "" 产品售假 " 等问题,暴露了行业发展的乱象,也凸显了直播经济的短板。
除此之外,创作水平良莠不齐、账号之间竞相模仿、爆款内容被翻拍等助推剧情短视频走向了内容同质化的怪圈。
早在 2018 年,我省就开展了短视频版权专项整治,重点打击短视频领域的各类侵权行为。严厉打击短视频平台和短视频作品上传者未经授权复制、表演,通过网络传播他人影视、音乐、摄影、文字等作品的侵权行为。着力强化对短视频平台企业的版权监管,引导短视频平台企业规范版权授权和传播规则,构建良性发展的商业模式。
流量无罪,但要警惕 " 唯流量是图 "。有从业者认为,从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考虑,必须对售假、造假行为零容忍,对短视频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江西积极培育 " 微经济 "
为了短视频领域的长久发展,必须多方合力。
省人民政府在《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建设高水平直播和短视频基地,积极培育 " 微经济 "。
行业专家认为,在这样的势头下,短视频行业既需要 " 墩墩苗 ",也离不开 " 除除草 "。从平台备案许可,到主播实名制认证;从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制度,到履行内容日志信息留存要求;从《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扎紧安全的篱笆,到消协、律师等为消费者挺直维权的腰杆 …… 一些政策落地落实,各方行动走深走实,为培育良好直播经济生态施肥灭害。
未来,在流量经济的发展下,更需要加装 " 过滤器 "。短视频从业者也应该秉持职业操守,在做好内容的同时,以诚信赢得市场,共同赋能乡村建设,为秀美乡村的发展添砖加瓦。
文 /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阳
值班编辑:唐月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杨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