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6-22
整天与“恶臭”为伴!江苏有159名“嗅辨员”闻臭识污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文 / 摄)听说过闻香师、品水师,你听说过闻臭师吗?在生态环境监测一线,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整天与 " 臭 " 为伍,通过鼻子与污染物打交道,为群众解决异味打扰的难题,更准确的叫法是嗅辨员。

6 月 22 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为你揭秘嗅辨员的工作。据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中异味投诉的比例已位居环境投诉案例第二位。为此,江苏生态环境系统正在打造一支 " 嗅辨员 " 队伍。目前,全省共有 159 名恶臭嗅辨员在岗,实现了全省 13 市全覆盖。

【现场特写】

异味是否超标?他们用鼻子 " 一闻究竟 "

臭气浓度监测流程

走在路上,突然闻到奇怪的异味;自家附近常常有一阵难闻的气体飘来 …… 这些扰民的异味,却常常找不到源头。有时候,人们在空气中闻到了臭味,但并不代表恶臭气体排放超标,那么该如何界定呢?这就是嗅辨员的工作。

在监测现场,嗅辨员对臭气进行定性的感官描述,给出臭气浓度的气味类别和强度的初步判断:是什么味,味道强度是几级。

△现场嗅辨

6 月 22 日上午 9 点半,在江宁一家工业企业厂区外,两位嗅辨员正站在太阳下,纹丝不动。此时,马路上车辆穿梭,他们却十分安静,只见两人眉头紧皱,用鼻子在专心闻些什么。不一会儿,一位嗅辨员拿起记录簿,写下了 " 臭气强度 " 等级和味道情况。

一番嗅辨后,其中一位嗅辨员拿起手中的真空瓶,打开阀门,开始采样。

" 这里是下风向,刚刚在上风向我们也采过了样品,作为下风向参照点。" 省环境监测中心嗅辨员邓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真正采样前,需要完成两个步骤,首先是判别现场的气象条件,以找到下风点现场嗅辨。

△气象五参数仪

" 在上风点,要用气象五参数仪来测定气压、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现在,环境体标温度是 28.8 ℃,风向是南风,那么下风向就在北面。" 邓磊说,下风向会选取厂界的敏感点或者厂界外 10 米之内。嗅辨员在下风向辨别恶臭,如果有异味,就要进行采样。

现场的异味,究竟该如何判定呢?从业 10 年的省环境监测中心分析部副部长、嗅辨员王荟说,嗅辨员现场要进行感官强度定级,并捕捉最大的浓度点。如何捕捉呢?" 如果是均衡排放,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是差不多的,有些臭味排放存在间歇性,则需要找到浓度最大点来进行判别。"

据悉,现场臭气强度等级按照 6 级划分,从 0 到 5 级。比如,0 是无味,1 是勉强能感觉到气味,2 是气味很弱但能分辨其性质,3 是很容易感觉到气味,4 是强烈的气味、5 是无法忍受的极强气味。而现场一般达到 3 级,才会实施采样,带回实验室再度进行嗅辨分析。

样品需 6 人同时嗅辨,经三轮测试

恶臭强度分级法

要把 " 恶臭 " 带回实验室,需要两大采样 " 神器 ",一个是真空瓶,另一个是苏玛罐。其中,真空瓶是吸入气体,将其拿到实验室稀释,让嗅辨员再次进行嗅辨的具体定量分析。苏玛罐则是把现场的空气还原到实验室,进行仪器分析恶臭的成分。" 园区往往有很多企业,通过仪器分析特征污染物,可以追溯是哪个企业贡献的恶臭物质。"

在实验室,嗅辨员对采集的样品按照标准程序和要求进行嗅辨,给出臭气浓度的定量结果,用以判断是否超标,嗅辨过程是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的,最后的判定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处罚排放企业的依据之一。

△实验室取样

不到 2 个小时,取样的样品就来到省环境监测中心 12 楼嗅辨室。此时,6 位嗅辨员正按两排坐开,等待样品 " 上桌 "。在隔壁的配样室,工作人员正将现场采样的真空瓶分装成袋。

△定量嗅辨分析

" 实验室定量嗅辨分析主要由 6 个人组成,都是经过专业机构考核,持证上岗的。" 王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实验室嗅辨方法主要采取的是三袋比较式,每个样品都要闻三次,每一次都是三个袋子。三个袋子中只有一个是有味道的。这样一次嗅辨后,6 位嗅辨员会形成 18 个结果,然后用这个结果来计算正解率。" 通过不断稀释,直到小于一定的数值才能停止,最后我们通过稀释倍数、专门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其嗅辨的浓度。"

△取样设备(左为苏玛罐、右为真空瓶)

真空瓶嗅辨和苏玛罐仪器分析的结果,是可以相互佐证的。比如,味道比较大的硫化氢、氨类等,一旦含量高,仪器会测出,嗅辨员也能闻出来。据悉," 恶臭 " 污染排放标准,除了臭气浓度,还有硫化氢、甲硫醚、三甲胺、氨气等 8 个指标,这些物质都是能够产生较重的异味。

【揭秘】

选拔 " 嗅辨员 ",看中的是一个 " 普通的鼻子 "

在环境监测部门," 恶臭 " 污染判别只是嗅辨员的工作之一。氨氮、总磷等污染的实验室分析,也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

除了具备一定环境监测技能,嗅辨员的培养也是与各种气味打交道。王荟说,要成为一名嗅辨员,需要参加培训、熟悉理论,然后通过实操对嗅辨员进行筛选。" 嗅觉测试是通过嗅觉来分辨出汗臭、粪臭、花香、甜锅巴、成熟水果这五种气味。" 王荟举例说,最臭的是粪臭素,臭味很大,人会很敏感;而对于果香味、甜锅巴味等,由于味道好闻,人的敏感度比较低。王荟说,只有通过大量训练,才能够筛选出嗅辨能力适中的人来担任嗅辨员。

当然,并不是 " 鼻子灵 " 的人最适合做嗅辨员。" 嗅辨能力特别强的人其实是不太适合的,因为他们不能代表普通的人,反而会把异味放大,同时还有些人是对某一类物质比较敏感,这一类也不适合做嗅辨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特定场合,管理者急切需要通过人工嗅辨来判断异味成分,但这非常难。虽然香水等行业中的职业 " 闻香师 ",是依赖人类大脑的适应能力和重组能力来分辨气味的,这需要灵敏嗅感和记忆天赋,并经 3~6 年的专门学习培训。但在环境异味嗅辨(" 闻臭 ")领域,目前已有的嗅辨法获得的是臭气强度或者臭气浓度,不能判定是哪种物质造成的异味。所以,与要求 " 闻香师 " 具备比常人更敏锐的嗅觉不同,选拔 " 闻臭师 " 看中的是一个 " 普通的鼻子 ",如果鼻子太灵,不能代表普通人的感受,可能会影响判断。

除了以上要求,取得嗅辨员资格证后,每三年都要进行 " 年审 "。嗅辨员的工作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定。比如,年龄要求在 18 至 45 岁之间,不吸烟,嗅觉器官正常。其次需要进行统一培训,通过笔试和嗅觉测试后才能取得上岗资格证。

恶臭扰民有解了!江苏嗅辨员队伍 13 个市全覆盖

近年来,恶臭投诉在群众信访中占比呈上升趋势,恶臭问题已成为困扰企业及化工园区附近群众的突出环境问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和管理迫切需求,专项布署嗅辨监测技术和体系研究工作,将其列为本年度 12 个环境热点问题前瞻性监测研究之一。

" 根据统计,异味投诉仅次于噪声投诉,已经成为了环保类投诉第二大投诉。" 王荟说,为加强和提高全省恶臭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培养技术过硬的恶臭嗅辨员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特邀相关专业培训机构,牵线促成针对全省监测系统的嗅辨培训,从理论到实操,严格把关和考核,培养出 131 名合格嗅辨员,补充和壮大了恶臭嗅辨队伍,目前,全省共有 159 名恶臭嗅辨员,实现全省各个驻市的全覆盖。

王荟坦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感官感受越来越重视,对于恶臭嗅辨工作,现在全国没有一个成熟的路线可参考,各地都在摸索。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此前各地嗅辨工作采集的气罐,都要送到省环境监测中心来分析,比如宿迁送到南京,路上要花三四个小时。" 采样和嗅闻间隔是越短越好,所以现在推行属地化管理,13 个市都要培养一批嗅辨员,这样每个城市采集的样品在当地就可以分析,大大提升了嗅辨的效率。"

目前,江苏正大力创建无异味园区。园区如果能做到无异味,生态环境及有关政府部门,可对园区进行帮扶和给予政策倾斜激励的。

相关标签

江苏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