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6-23
唯愿天下无毒!禁毒日前夕现代快报记者带你走近江苏戒毒民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季雨)"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从警初心从未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银色警徽光芒依然耀眼,这个女所少年,责任永远扛在肩,戒毒工作艰险不退却 ……"6 · 26 国际禁毒日前夕,江苏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 " 女所 ")的民警们共同唱戒毒民警版《少年》。现代快报记者走近他们,走近一群 " 唯愿天下无毒 " 的戒毒所民警,看看 80 后、90 后的他们和时光、信仰有关的故事。

△女所部分女警合影

戒毒康复人员的微信留言,比荣誉更让她喜悦

在这版《少年》的开头,有这么一句歌词:"2003 女所篇章开启,壮志柔情怀揣梦想投身警营,平凡工作带来不凡收获,无怨无悔是我的选择 ……" 这不仅仅是一句歌词,而是江苏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 " 女所 ")民警丁慧梦想开始的地方。

△丁慧

2003 年,刚从警校毕业的丁慧顺利考入女所,从青春懵懂的稚气少年到柔肩扛重担的工作担当,她一直怀揣戒治梦想,一干就是 18 年。

" 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所以要以心换心,要以情动情,这样我们的使命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这是丁慧的一句口头禅。 " 戒毒人员小洁(化名),父母因贩毒双双入狱,年仅 20 岁的她却已经有了长达 5 年的吸毒史和多次自杀史。" 在丁慧管教的众多戒毒人员中,性格极端的小洁令她印象深刻。通过多方走访联系,丁慧找到了小洁父母所在的监狱,让他们一家人通过信件、亲情电话等方式进行情感交流,让小洁找回戒治信心。

对于戒毒人员来说,38 岁的丁慧是管理者,更是 " 知心姐姐 "。" 丁姐,我要结婚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开了家女装店,生意不错,忙碌而充实的感觉真好。" 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在跟她诉说生活的喜悦,这比丁慧获得荣誉更让她开心。

" 拯救灵魂 " 是件苦差事,但必须有所作为

2012 年 8 月 20 日,曹梦鑫怀揣梦想来到女所,报到的第一天,前辈曹春梅告诉她," 戒毒人员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和病患者。管理人不容易,拯救失足的灵魂则更难!" 如今 9 年过去了,32 岁的曹梦鑫面对记者,开玩笑似地道出了当年的心里话," 作为一个刚从警校毕业的大学生,我当时认为‘拯救灵魂’是个苦差事。"

△曹梦鑫

在女所,曹梦鑫负责女性戒毒人员的教育管理、心理矫治、康复指导、习艺劳动等工作。在她管理的人员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杨芳,戒毒人员杨芳(化名)曾经是一名月嫂。" 她没什么文化,刚来时很不适应环境,整天哭闹,其他戒毒人员不愿主动和她说话。" 曹梦鑫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了杨芳的心结。

原来,杨芳很想念家里 6 岁的儿子,入所后一直没有孩子的消息,但由于比较自卑,不愿和其他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于是我想法设法通过公安户籍系统联系到她母亲,得知了她孩子的近况,并转告给她,她母亲独自一人带着孩子,挺不容易的。由于她家庭条件困难,我还为其申请了生活帮困扶助。" 得知了孩子的消息,杨芳压抑的情绪也最终得到缓解。

杨芳顺利回归社会后,一直与曹梦鑫保持着联系。去年疫情期间,得知所里开展线上育婴师教学,已是育婴师的杨芳,还特意录制教学培训视频,供给所内学习。

直到现在,曹梦鑫仍然觉得 " 拯救灵魂 " 是苦差事,但必须有所作为。就像那句歌词唱的 "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从警初心从未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银色警徽光芒依然耀眼,这个女所少年,责任永远扛在肩,戒毒工作艰险不退却 ……"

没有舞蹈基础,却和戒毒人员定下 " 下叉 " 之约

你印象中的戒毒生活是怎样的?来到女所,你或许会有一个不同的答案。就像在歌曲里唱的那样:科学戒毒用艺术点燃希望,综合矫治关怀救助传递温度,2021 新的征程开启,万物可期我们在一起。

△朱琳

在这里,教育转化是开展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90 后的民警朱琳一向有着自己的一套。20 岁的戒毒人员祁某(化姓)刚分入文艺组时,表现十分叛逆,她拒绝进行形体训练、撒泼耍赖,一直嚷嚷着不要减期,无人能约束。在了解她的情况后,朱琳并没有严苛斥责,而是通过一次次心理谈话,拉近彼此距离。" 除非你也练下叉,不然我根本不相信你,也不会接受你的建议。" 在一次谈话中,祁某发出了这样的挑战,也是她第一次松口愿意往积极的方向努力。就这样,朱琳与祁某定了 " 下叉 " 之约,并比赛看谁能够在一个月内先完成任务。

" 我从来没学过舞蹈,下叉对我来说,简直是肉眼可见的困难,但当我与她(祁某)共同完成训练任务时,她眼眶一下就红了。" 朱琳回忆道。祁某从未想过从小到大,就连父母都没有给她足够的关心,没有兑现过承诺,戒毒所中的民警做到了。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戒毒人员薛某因腰部手术住院不能自理时,陪院的朱琳亲自喂饭安抚;聋哑戒毒人员蔡某不能适应环境,焦虑哭泣时,朱琳耐心用手写文字进行疏导;抑郁症戒毒人员庄某自我封闭丧失戒治动力时,朱琳引导其运用绘画特长制作情绪手账 ……

身着藏蓝铠甲,在这场考验中用行动作答

与戒毒女警聊了许久,记者发现一个现象。所有的戒毒女警在说起自己工作时,总是侃侃而谈,但若是聊到家人的话题,便会变得欲言又止起来。

2020 年初,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团圆之际,女所全体民警逆风而行、向险前进,分批进入戒治大院封闭执勤,筑起场所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坚决把疫情阻断在大墙之外。2021 年,疫情变化无常,他们身着藏蓝铠甲,依旧在这场考验中用行动作答。

记者了解到,女所共有 230 名女民警,其中双警或军警家庭共有 68 个,她们和自己的爱人分别在不同的岗位坚守、聚少离多,在封闭执勤模式下,有的夫妻双方 5 个多月都没碰面。

2021 年 2 月 1 日是女所民警严思思的生日,远在安徽合肥的妈妈在家煮了一碗长寿面,还特意打了一个荷包蛋,拍照给她庆祝生日。严思思的父母因为工作常年奔波在外,妹妹在外地读大学,一家四口,分散在了四个不同的地方,也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一家四口才会团聚在一起。去年和今年的春节,这个家都少了严思思这个大女儿的陪伴。妈妈生病也一直没有告诉她,等到做完手术,严思思才知道。

受疫情影响,许多青年民警的婚礼被延期,18 名外省籍民警的回家团聚变成长期坚守;年幼的孩子想念妈妈,只能在电话视频里隔空喊话、拥抱;还有那些走进中考、高考考场的孩子们,求学路上最关键的时刻,父母也不能陪在身边。

2020 年,26 批换防,268 天封闭执勤。2021 年截至禁毒日前夕,20 批换防,145 天封闭执勤。四序迁流,坚守和奉献,贯穿于所有故事的篇章。

女所的民警们说,会铭记穿上警服时立下的誓言,更会记住那句戒毒警的口头禅—— " 唯愿天下无毒 "。

(江苏女子强戒所供图)

相关标签

戒毒 康复 吸毒 90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