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6-24
半亩塘丨我的心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大学毕业后,我到临夏去支教了将近三年。

几年的农村从教经历让我知道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记得刚分到农村的小学任教时,每天的生活都比较单调、辛苦、寂寞,不能上网、看电视,没有娱乐活动。吃水、用水困难,要靠自己去提水,还要节约。冬天要自己学着劈柴,生炉子取暖。学校附近也没有饭馆,需要自己学着做饭。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也比较欠缺,学生也不好教。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家长都把孩子转到城里条件好的学校去读书。能留下的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家里大多只有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这些学生通常说兰州方言,不会说普通话,学习基础也差,对学习也不重视。在这些现实和困难面前,我对自己说 :" 要坚强,不能退缩。必须要吃苦,要尽快地去主动适应,融入这种农村生活。" 因为,我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们常说 :" 在给学生一杯水之前,教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 在现在知识激增的情况下,教师的 " 这桶水 " 还得经常更新,要成为一眼清泉。虽然农村的条件有限,但还是要想方设法地去不断学习,并且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贴近农村学生生活,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则,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习。同时,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模式,让学生摸不着规律,带着新鲜感去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既不能只顾授课,对学生不闻不问,也不能高高在上,对待他们简单粗暴。要学会去尊重、关心爱护学生,不能带有偏见,瞧不起农村学生,认为农村学生没见过世面,衣服破旧,不去接近他们。要消除这些偏见,无论好学生还是学困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能一视同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学生的各种需要,要在了解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解决。特别是对于调皮捣蛋的学困生,不能忽视和放弃,更不能当成是对手和敌人,总想着怎么去整治他们。而是要正确对待,冷静处理,真正地去走进他们的内心,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学会宽容,主动找他们谈心,多鼓励,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进行思想交流。这样,让学生既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又能从内心敬佩老师。

在教育的星空中,我是一颗凡星,虽不夺目,但却璀璨;在学校的老师中,我是一朵浪花,虽不壮观,但却是浪尖上最使劲的一朵。这,就是我的心愿。

教师 颜佩佩

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灵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我的心愿是成为一名医生。

这个心愿是在我小时候一次生病,妈妈带我去医院打针时产生的。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感冒发烧,妈妈见我吃药没有好转,于是便焦急地带我去医院打针。刚到医院的门口,我就产生了一丝恐惧,心想 : 针扎在身上是不是很疼。想到这儿,我死活都不敢进去了,妈妈把我拉都拉不动。没有办法,妈妈只好给我买了一根雪糕,这才把我哄了进去。我一进去就看见一位男医生拿着一支吸好药液的针管,并将细细、尖尖的针头扎在了一个和我年龄不相上下的小孩的胳膊上。那个小孩就哭了起来,我看着就很痛,一想到马上就该我打针了,我害怕极了,就直往妈妈身后躲。这时,那位男医生朝我走了过来,温柔地对我说 :" 小朋友,该你打针了。" 我怯怯地说 :" 叔叔,我怕疼。"

那位医生叔叔就耐心而温和地给我讲了为什么要打针。至于讲了什么,我具体也记不清楚了。目前我只记得叔叔告诉我 :" 不打针,你的身体就不会健康,你的病就不会好。" 在这位医生叔叔的再三安慰下,我不再害怕了,那天我也不怕打针了,而且还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职业。

现在的我每当从电视上看到一些医护工作者奔赴在一线,抢救生命,与时间赛跑的画面,就对他们肃然起敬。我很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所以,为了实现这个心愿,我现在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争取考上理想的医学院校,学习专业的医学知识,掌握高超的医术,去帮助和救治更多的病人。

我知道要实现当医生这个心愿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还要有一颗无私、仁爱之心,虽然现在对我来说,还有些遥远。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我心田的这粒小小的种子终究会发芽、结果的。

六年级 邵 瑞

教师点评:

本篇习作思路清晰,语言朴实真切。小作者先通过一件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事例来介绍自己产生这个心愿的原因。叙述具体,对自己的心理、动作等细节的刻画较生动,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接着写了自己为实现这一心愿想要做的努力。结尾点题,与开头首尾呼应。全文自然流畅,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值得一读。

见习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