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24
安全实事丨引清流润民心,解决深汕居民用水难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安全实事纪

旱情数十年一遇,干旱持续近 200 天。今年 3 月份以来,用水困难成为深汕居民心头的揪心事,当地政府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引来清流润民心,驰援抗旱保民生。

水库面临枯竭,超万亩农作物受灾,12 万居民饮水困难 ......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这场仅次于 1963 年的罕见大旱,打乱了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节奏。

为解决当地用水问题,深汕特别合作区多形式抗旱保供水,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与此同时,深圳市三防办组织跨区支援,为当地居民送水,并加大防旱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开源节流 全力满足居民日常用水需求

在受旱严重的村镇,深汕特别合作区动员党员干部挽起衣袖,与乡亲们一同清理老井,待采样合格后,恢复老井供水。同时,还深入山林,研究在山边、水库旁打挖深井的可能性,通过开源解决村内用水问题。

抗旱期间,深圳市三防办协调 19 辆专业供水车组成抗旱车队,驰援受灾区域,并通过海水淡化、购买桶装水向当地居民运水送水,确保不落一村、一户,全力满足居民日常饮水、用水需求。

▲ 为居民送水

截至目前,抗旱救灾工作已累计出动 7631 人次、1488 车次至四镇 1551 个送水点送水 10456 吨,并通过大力宣传,在区内营造节约用水良好氛围。

▲ 为居民送水

深入田间 抗旱保苗保春耕供水

农业是民生根本。深汕特别合作区科学规划农田用水,按照轻重缓急、保重点的形式,保春耕供水。

其间,当地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排查摸底需要修复的水毁工程,对涉及到重点的、已种植的农田灌溉的水毁工程进行先行修复,同时做好阻水措施,充分利用、节约每一滴水资源。

考虑到辖区养殖户的用水困难,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启动应急专项资金申请调拨机制,为养殖户购买了一批抽排水设备,就近抽排河流水,通过与农业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向居民普及应用抗旱保耕、节水保水的农耕农作技术。

▲ 检查水箱

不懈蹲守 人工增雨缓旱情

4 月 27 日,深汕特别合作区迎来了一场难得的雨,但这不是自然降雨,而是人工增雨。深汕特别合作区结合当地天气条件,联合气象部门开展了一场人工增雨作业。

人工增雨工作人员开动作业车,采用流动作业的方式,追云逐日,不懈蹲守,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发射人影火箭弹进行人工增雨。5 月 4 日这天,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该区普降中雨,最大雨量达 22.9 毫米,增雨作业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气象部门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织开展了 6 次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弹 44 枚,有效缓解辖区旱情。

▲ 人工增雨

实事札记

深汕抗旱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用水的民生实事。炎炎烈日下,一群因抗旱而被晒得黝黑的工作人员,将清凉的水送到笑容满面的百姓手中。面对干旱天气,深汕特别合作区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引来清流润民心,实实在在为民解忧,办实事。

实事留言墙

衷心感谢给鲘门社区抗旱送水的消防领导同志,鲘门社区为你们点赞。

——鲘门社区支部书记 莫道源

抗旱工作人员不惧辛劳、日复一日给我们送水,充分彰显了人民子弟兵本色。

——鲘门社区党总支委员 林向添

感谢消防(员)同志天天为我们送水和提水,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鲘门镇居民 周碧凤

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见习记者 钟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