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副武装、紧急集合、抢险救援 ……6 月 25 日上午,全市 2021 年防汛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在徂汶景区拉开大幕,演练现场坚持 " 以练为主、贴近实战 " 的原则,锻造了应急救援精兵;演练模拟特大暴雨洪水处置过程,针对突发地质灾害和不同防汛险情开展应急抢险救援,检验了应急救援预案,此次演练提高了我市防汛抢险救援能力。
记者了解到,本次演练主场地设在徂汶景区彩山水库,化马湾乡枣杭村设演练分场地,天宝镇年家峪村设地质灾害分场地。实战演练共设置水库泄洪、坝坡抢护、抢筑子堰、水上救援、地质灾害查险、人员转移安置、医疗救护和灾后防疫、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八个科目。 演练模拟我市出现一次罕见的强降雨过程,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市快速启动防汛会商及防汛应急响应。演练指挥现场,气象、水文、水利等防汛部门依次汇报了汛情应对及防汛抢险准备情况,并请应急局和专家组提出建议。根据交流的情况和会商意见,我市立即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各县市区、市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预案,全力开展抢险救灾。
首先开始的是水库泄洪演练,演练模拟彩山水库将出现重大险情、漫坝,经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意,决定开闸泄洪。彩山水库提前 2 个小时向下游受威胁地区发出预警信息,下游沿河乡镇也立即组织人员巡查沿河两岸,确保河道内无人、无施工机械。在坝坡抢护演练中,抢险人员采用人工填沙袋固脚压重措施,全力保障滑动体稳定,制止滑动进一步发展。" 人心齐,泰山移 ",几分钟的时间,一条约 200 米的防护体已经形成,坝坡得到了加固,险情得到了初步遏制。
暴雨持续,洪水漫溢,在抢筑子堰演练环节,抢险人员用编织袋装土达到七成,将土袋铺砌在堤顶离临水坡肩线约 0.5 米处,逐层铺砌,以防止洪水冲刷,防止出现渗漏险情。在水上救援环节,救援人员调派抢险队员、冲锋舟、水上飞翼实施救援,成功救援被困群众。在地质灾害查险演练科目中,排险人员经过现场调查和试验分析,判定年家峪地区再遇强降雨将会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需要紧急转移群众。人员转移安置完成后,防汛部门积极开展了医疗救护和灾后防疫、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全力保证转移群众有饭吃、有安全住处、有干净水喝。
防汛指挥人员介绍:" 此次防汛演练突出练指挥、练协同、练队伍、练保障四个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防汛应急工作机制。演练锤炼了队伍,检验了预案,提升了上下联动、空地一体的快速反应机制,达到了预期效果。"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红川 编辑 黄国梁 审核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