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王士禛在《将至桐城》里提到了安徽桐城的龙眠山。因在此隐居的名人大家极多,所以桐城龙眠山在清朝乃至现代的文人墨客的眼中地位极高。龙眠山就位于安徽桐城,这座小城诞生了多名博士和院士,被称为“文都” 。
桐城,是安徽省的辖县级市,它古称“桐国”,原因为周朝时,其地适宜种植油桐,素享誉“文都”美名。桐城有座状元桥,清朝,数百名进士从这座桥上走过,当官入仕。桐城派的吴汝纶,因其博古通今,被委任为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桐城历史悠久,风景秀美,只因过于不图虚名,才没有被广为人知。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的最大的散文流派,曾国藩曾在序中说,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此,桐城派诞生,因其文论高深,著述广博,所以从康熙一直到清末,桐城派风靡全国,享誉海外。桐城作为江淮文化的发源地和聚集地,文化是桐城最有特质的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资源。
桐城派的文章多是宣传一些儒家思想,例如程朱理学。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迁入此地,尊儒重教之风鼎盛,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民间传言。
如今,桐城被称之为“院士之乡”。用“文章满天下,冠盖满京华”这样的诗句,被用来形容桐城一点也不为过。
精灵主播 沈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