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2 日,本报报道了香蜜公园一中年男子在跑步时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呼吸、心跳骤停,被过路医生和 120 急救医生救回一命的事。6 月 26 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传来好消息,该男子在医院接受支架手术后,身体状况稳定,恢复良好,已经从冠心病监护病房(CCU)转入普通病房,预计将于下周康复出院。
事件回顾:教科书式急救挽回男子性命
6 月 20 日晚 7 时 30 分许,在深圳市福田区香蜜公园,一位中年男子跑步时突然倒地随之意识不清。旁人发现后,立刻通知安保人员,并拨打了 120 急救电话。这时,深圳市中医院医生易无庸刚好经过事发地,她在检查患者无呼吸、无反应后,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与此同时,公园安保人员取来了在游客服务中心安装的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由于事发地距离体育中心较近,体育中心工作人员也取来了 AED。
当晚 7 时 55 分,120 急救车到达现场。患者仍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和心跳。随车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的院前急救医生曾艺立即率急救护士张国强、驾驶员和担架员接手抢救。曾艺指挥现场团队成员继续进行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他发现,患者的气道里有大量分泌物和胃内容物返流,堵塞气道,他立即用吸引器将这些东西清理干净,保持气道畅通,接着现场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一次性插管成功;气道开通后,立即为患者供氧气。
张国强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现场注射肾上腺素救治患者。当晚 8 时 18 分,患者的脉搏恢复,瞳孔有缩小,急救医生曾艺摆出一个 OK 的手势,现场群众欢呼。随后,这位患者被送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进一步诊治。
急救车载着病人来到医院急诊室时,医生们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入院时,患者虽然已经恢复了呼吸心跳,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没有清醒过来,情况还是很危急。" 曾艺说,入院后,抢救医生立即为患者上呼吸机,静脉输液药物维持生命。经心内科医生会诊后,患者从急诊科立即送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进一步救治。
现状:心脏支架手术后患者情况稳定
" 经过冠脉造影等进一步检查,确认患者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前降支 90% 以上堵塞。" 心内科患者的主管医生杜胤龙介绍说。"6 月 21 日早晨,病人清醒了过来,我们在经过评估之后给病人撤下了呼吸机。待病人身体情况进一步平稳后,我们给他做了支架手术,放置了 2 个支架,开通了堵塞的心血管。" 心内科主任、吴淳主任医师说,目前病人恢复良好,预计下周就可以康复出院了。
▲心内科主任吴淳(左一)在病区查房叮嘱男子(左二)用药等注意事项。
" 等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的病房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6 月 25 日下午,男子已经从 CCU 转入普通病房,晕倒之前的事情他已经记忆模糊,他说,2 年前他曾发生脑梗到医院进行药物溶栓治疗,医生发现他患有高血压,从那时起他就常规服用降压药治疗,并且每半年做一次体检。大概在三四个月前,他偶尔发现自己有胸闷,但因为胸闷的时间很短,很快就自行恢复了,再加上工作忙,他没有及时去看医生。没想到就发生了晕倒的事情。" 现在想起来很后怕,感谢路人的救治,感谢医生和医院。" 男子说。
▲男子妻子(左三)向事发当天在公园现场进行救治的曾艺医生(左四)送上鲜花表示感谢。
吴淳提醒,市民一旦发生胸痛、胸闷等症状,不应拖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胸痛中心提升心梗患者救治效率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范昭主任医师认为,此次救治的成功,有几个关键要素,一是在于接受过心肺复苏(CPR)培训的现场第一目击者团队及时为患者实施了胸外按压,为患者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接受一进步的治疗创造了条件。能及时得到 AED 合理除颤,这得益于深圳市近年来在人流量多的公共场所配置了 AED 设备并致力于推广公众急救技能培训。二是现场专业院前医护团队在准确评估基础上合理实施高级生命支持技能,医护默契配合,不抛弃不放弃的持续心肺复苏。三是高水平医院具备强大技术团队以实力支撑院内救治,高效安全开展评估及介入治疗。
" 我们的院前急救医生,及时判断出患者可能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及时联络了医院急诊科,通知心内科医生前来会诊。病人还没到医院,我们的抢救医生已经到位了。做到了院前、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 范昭说。
为了提高对心梗病人的救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自 2018 年 4 月成立胸痛中心,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至今已经成功救治近千名心梗患者。胸痛中心医疗团队由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呼吸科、检验科、放射科组成,主要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三种急危重症,365 天 ×24 小时轮值待命,随时准备为胸痛患者提供及时、专业的救治。
范昭表示,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后,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效率大大提高,一旦院前医护人员接到胸痛患者,院前医护人员会立即联系院内胸痛救治团队,启动救治程序:即使患者还在现场或来院途中的救护车上,院内的胸痛中心救治团队也会根据前方急救医生在线传回来的生命体征信息,评估患者病情和初步判断最急需救治手段,做到 " 提前启动、待命救治、医生等病人 "。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彭蓓 李梦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