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26
深晚报道|新型毒品穿着“潮饮”“奶茶”“糖果”外衣,龙岗法院宣判三宗贩毒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 "6•26" 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先后宣判了三宗贩卖毒品案件,以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李某飞等 3 名被告人一年到九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分别处以罚金人民币三千元。据了解,今年以来,龙岗法院已审结涉毒品类案件 64 宗,判处罪犯 94 人。法官提醒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朋友注意,一些新型毒品以 " 潮饮 "" 奶茶 "" 糖果 " 之类的伪装面目出现,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识毒、拒毒、防毒、打毒,积极参与禁毒斗争,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社会的安宁祥和。

两次贩卖精神类药品共得 650 元,获刑一年罚金三千

龙岗法院经审理查明,梁某向公安机关举报被告人李某飞贩卖毒品,民警安排梁某在深圳市龙岗区通过微信、QQ 与李某飞联系购买精神类药品。

被告人李某飞在明知梁某已吸毒成瘾的情况下,为非法获利,仍先后两次将其在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开出的用于治疗癫痫病的精神类处方药品氯硝西泮片、苯巴比妥片、地西泮片贩卖给梁某,并通过微信向梁某收取了共计 650 元。被告人李某飞在河南省临颍县被抓获,并缴获作案用的手机二部。经称重、鉴定,其贩卖的氯硝西泮片共重 1.68 克,均检出氯硝西泮成分;苯巴比妥片共重 22.84 克,均检出苯巴比妥成份;地西泮片共重 1.39 克,均检出地西泮成分。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飞无视国法,明知是吸食毒品的人而两次向其贩卖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李某飞犯贩卖毒品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鉴于被告人李某飞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遂依法认定被告人李某飞犯贩卖毒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三千元。

餐厅交易疑似奶茶 " 咔哇原液 " 被告人获刑十个月

龙岗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与群众刘某约定,张某以 10000 元 27 瓶的价格向刘某出售 " 咔哇原液 "。双方约定当晚在龙岗区坂田街道坂雪岗大道某餐厅进行交易,期间二人多次进行有关交易的微信语音通话。当晚 19 时许,被告人张某在与刘某交易的过程中被民警抓获。民警现场从张某身上查获疑似毒品原液 28 瓶(共计 152.46 克 ) ,从其驾驶的小车内查获疑似毒品原液 12 瓶(共计 110.69 克 ) 。经广东中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以上 40 瓶检材中有 35 瓶(共计 229.98 克)检出 γ- 羟基丁酸(γ- 羟丁酸、GHB)成分。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其归案后如实供述,认罪认罚,且贩卖的毒品尚未流入社会,危害性较小,可予以从轻处罚。遂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

通过微信贩卖五颗 " 糖果 " 被告人判刑九个月

龙岗法院经审理查明,群众陈某飞通过手机蝙蝠聊天软件向被告人陈某联系购买含有毒品成分的 " 糖果 ",谈好价格后,陈某飞通过微信向陈某支付了毒资 500 元,陈某收钱后于次日将三颗 " 糖果 "(重 1.79 克)使用快递方式寄给陈某飞。

不久,陈某飞又通过微信支付毒资 1000 元给陈某,再次向其购买两颗 " 糖果 " ( 重 1.68 克)和一包烟丝(重 6.10 克),陈某收钱后寄货给陈某飞。经鉴定,陈某贩卖的 " 糖果 " 中检测出甲基苯丙胺成分,烟丝中未检测出毒品成分。被告人陈某接到民警电话后自行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法院认为,被告人陈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其具有自首情节,认罪认罚,且贩卖的毒品尚未流入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可予以从轻处罚。遂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相关标签

微信 qq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