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6-28
清远连樟村有家“国字头”实训基地 全方位培育新农人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0 年 6 月 30 日," 广东扶贫济困日 " 活动在广州举行,碧桂园集团再通过广东省扶贫基金会认捐 6.8 亿元 ,继续助力广东扶贫工作。捐款到位后,多项以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为目标的项目以 " 碧桂园速度 " 迅疾实施,而落户清远连樟村的碧桂园乡村振兴学院,正是其中之一。

以 " 扎根乡土、坚守乡情、振兴乡村 " 为办学宗旨的碧桂园乡村振兴学院,是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全国创业致富带头人七大实训基地之一,揭牌仪式暨首次开班仪式在当年 11 月 9 日举行。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揭牌迄今,该实训基地已面向粤、桂、湘三省份开展培训班 34 期,受训人数 2150 人,参训学员带动就业人数 29608 人。

■致富带头人到连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现场学习交流。

参训学员 " 大开眼界 "

广西百色田东县,素有 " 中国芒果之乡 " 美誉,但因位置偏僻,经济欠发达,道路不通畅,田东县的优质果蔬曾一度深藏山地,不被外人所知。

" 果贱伤农 ",平马镇子安村退伍军人黄杰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18 年,田东县成为碧桂园全国 14 县结对帮扶县之一,在一揽子帮扶政策驱动下,域内各项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次年 11 月,黄杰能审时度势,借脱贫攻坚东风,筹资百万元成立振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家乡的鲜美果蔬再增一条 " 出路 "。公司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有效带动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的提升。2019 年至今,累积实现助农增收达到 180 多万元,共吸纳 30 多户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 边学边干,公司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 黄杰能告诉记者,刚开始做电商,自己还欠缺很多专业知识," 非常期待有一个学习的机会,没想到真被我等到了。"

2020 年 12 月 13 日,作为碧桂园乡村振兴学院第三期学员,黄杰能一路风尘,从百色赶到广东省清远英德市连樟村。" 真不敢相信,这里曾经也是贫困村!" 了解到连樟村的蝶变历程,黄杰能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多看多学多取经,为家乡的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一周的学习,黄杰能直呼 " 大开眼界 "。" 很多前辈讲课,分享创业故事,给我们传授宝贵的经验,满满的干货。" 他笑着说,学成返乡,底气足了,胆子也大了," 公司正在着手招募主播,我们要有自己的网络销售人才,打通更多销售渠道,把百色的好果蔬销往全国。"

" 产学研育 " 四位一体

黄杰能对乡村振兴学院的课程设计赞不绝口。" 有专家讲课,有学员交流,还能现场参观 …… 内容特别丰富,实用又有趣。"

记者了解到,碧桂园乡村振兴学院,是碧桂园集团在后帮扶时代,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着力打造的人才培训平台、资源对接平台、经验推广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学院旨在探索创设专业型、实操型、智慧型培训课程,大力培训新兴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碧桂园集团以 23 年扶贫实践,历练出 "4+X" 的扶贫模式,这也是乡村振兴学院的坚实依托,学院以 " 让更多的人才乡村振兴所用 " 为使命,目前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紧密合作,共同探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经验、智慧和模式,打造 " 产学研育 " 四位一体的协同平台,从乡村振兴已有人才与未来人才入手,通过转变人才观念、构建课程体系、优化培训机制、开设创客空间、搭建创业平台、完善资源链条等途径,提升现有乡村人才的竞争力、辐射力和感染力,为乡村振兴培育 " 高素质、留得住、能致富 " 的人才体系提供支撑。

据碧桂园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毛雁介绍,针对肩负乡村振兴的创新创业人才、致富带头人,学院设计 "1+1+1" 的咨询式培训模式(一次集中培训 7 天,接轨帮扶,跟踪辅导一年,导师实地咨询指导不少于一次),以此帮助致富带头人提高应对市场风险和管理项目的能力,将产业做大做强,带领乡亲们同奔小康。

■清远市清新区致富带头人分组讨论。

整合资源全方位扶持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碧桂园连樟村乡村振兴学院将 " 让每一个学员都能成为领域专家 " 作为教学目标,始终关注学员的学习动态、老师的教学动态、契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为每位学员提供科学的教学服务,并配有专业化的教学服务团队,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做好食、住、行等全方位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采用鱼骨型会议场景,给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提供了充足交流的物理空间、对话空间和精神空间。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增强课堂的教学互动效果,增进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员之间相互了解,形成互帮互助的小组合作关系。碧桂园乡村振兴学院执行院长龙毕文认为,成人培训最大的问题在于吸收转化。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让授课老师的知识变成学员自身的认知和能力,不是光靠老师讲就可以了的,必须借由一系列的教学设计来实现。

■连州市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结业典礼。

碧桂园乡村振兴学院今年以来开展的 34 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和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就大量运用了行动学习、小组学习、案例学习、沙盘模拟、角色扮演、项目路演等方法,把课堂的焦点从老师切换到学员身上,真正激发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 " 要我学 " 变成 " 我要学 " 和 " 我会学 ",直至 " 我学会 "。来自河源市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的一学员表示,这种分小组的团队学习方法,在老师授课过程中,能够很快地促成知识在学员心目中的重构,并通过互动分享的方式在学员的大脑里长出新的知识,从而实现认知转移。

毛雁告诉新快报记者,碧桂园乡村振兴学院本身亦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衔接与契合," 学院落地连樟村,有需要的村民可以就近就业,其他教学点也是如此。" 他说,乡村振兴学院成立的初衷,是广邀专家学者为致富带头人、创业青年答疑解惑,但短短几天的培训效果未必立竿见影," 最重要的是整合碧桂园所有资源,为每一位学员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和输出专业知识、共享销售渠道和优先解决小额贷款等全方位的扶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相关标签

碧桂园 乡村振兴 清远 广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