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哈楠 ZAKER 哈尔滨记者 石晶
王静伟,现任哈尔滨市第六医院院长。他有着 28 年党龄。曾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市总工会颁发的 " 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标兵个人 " 称号,带领医院荣获 "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省第三届 " 最美抗疫医护团队 " 等集体殊荣。
勤勉创新,盘活老院
2018 年,王静伟被任命为哈市第六医院院长。面对医院发展困局,他坚定提出 " 精专科、走综合 " 的新发展思路。在既没有人员又缺乏设备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正式组建外科,填补空白。当年就有效制止了总收入、住院病人数逐年下降的局面,总收入创医院历史上的第二个新高。
他始终怀揣共产党人奋进的激情,企及新的高度,即使在 2020 年紧张防控抗疫的同时,仍成功申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不断筹建规划新院搬迁的蓝图。
抗疫最前沿的旗帜
2020 年 1 月 19 日,接到医院定为哈市第一个收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指令后,王静伟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开动员会,48 小时内清空 8 个病区,近 180 名患者安全离院。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急救设备、隔离防护准备到位;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准备到位;专用隔离病房、医护梯队、物资准备、医护培训到位;7 天建成全市首个 PCR 实验室。
王静伟立足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以 " 严谨、细致、较真、务实 " 为原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从病人的收治流程、隔离病房的分配、用药指导、会诊要求到病人的核酸检测、出院标准、转运流程、随访宣教,所有流程全部进行整章建制,随着国家诊疗方案更新而不断更新优化,保证医院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在他的领导下,为我省首例新冠孕妇启动手术室、全面部署就诊收治流程、落实消毒隔离等各项措施,连夜实施剖宫产手术,诞生一名健康女婴,所有参与手术医务人员无职业暴露。同一天夜里,在他的指挥下,给予有创呼吸机的危重患再次抢救成功,这是全省首例应用 ECMO 体外膜肺氧合抢救的危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他还实现远程视频(视联动力)应用,极大方便了多学科诊疗及危重症会诊工作的开展,便于新冠患者流调工作的进行;并搭建云 PACS 平台,实现 CT 影像云端传送,资源共享。他率先应用氢氧机、高流量吸氧治疗;他重视中医,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确诊病例中药参与治疗率达 95%,中草药使用率 81%,开展 " 一人一辨证 " 的施治方案,形成个体化中医诊疗。
王静伟从参与专家就诊,解决各部门难题,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到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人员防控、应急值守等各个环节,都全面掌控,心中有数。通过科学调配,共有 8 个科室、65 名医生,117 名护理人员,近 150 名职能后勤人员参与到防控工作中。
吃苦在先,冲锋在前的 " 大管家 "
战疫中,因两个楼布局不同,区域划分和流程也截然不同。王静伟率先到一线科室走流程、看标识、数物资、查院感,用脚步丈量一个医者党员的初心,用责任担当扛起防疫人的使命。
王静伟每天工作到凌晨,有时彻夜失眠,但他不觉苦累,反而每天都关注着职工的测温情况、后勤保障情况,总是提醒同志们注意身体健康,总是贴心解决同志们的后顾之忧。他记得白医生颈后的肿块要切开,他记得有安科长有眩晕症,他记得 …… 他记得太多太多,唯没有他自己。长时间的坚持,他累病了,可他仍坚持边输液、边工作,因为他深知他是党员,他就是抗疫最前沿的旗帜。
在这场战役中,王静伟穿着军大衣的身影在全院职工心中就是寒冬中的暖阳,是医院的定海神针。他带领医院创造了多项第一:全省收治患者人数第一、全市第一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全市第一例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全市第一例深静脉置管、全市治愈出院人数第一、全市市直属医院中第一家建成 PCR 实验室并投入使用、省内第一例新冠肺炎剖宫产手术、省内第一例应用 ECMO 体外膜肺氧合抢救危重患、省内首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省内首例境外病例治愈出院。向祖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荣获 "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省第三届 " 最美抗疫医护团队 " 荣誉称号。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