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6-28
“两区”融合成“特区”,泰州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卫兵 记者 尹有文)6 月 28 日,用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的话形容,是一个 " 载入泰州史册 " 的日子。当天下午,泰州举行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融合发展暨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大会。

融合后的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被赋予了新的定位:泰州发展的 " 特区 "、中国医药城的核心区,努力成为健康名城、幸福泰州的 " 引领区 " 和 " 示范区 "。

" 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 史立军表示,泰州要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目的是聚合要素资源,激昂起中国医药城的龙头,构筑 " 全市协同、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 的医药产业 "1+N" 发展格局。

" 只要是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需要的,我们能给的都给、坚决给到位,暂不具备条件的也努力给、创造条件给。" 史立军说。

高港区成立于 1997 年,是在乡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滨江港城。医药高新区从零起步,在一片农田上发展起千亿级医药产业。

一组数据显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以全市 7% 的面积和 10.7% 的常住人口,创造了 18.3% 的 GDP 和 24% 的财政收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当天的大会上,来自高港区的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镜人,来自医药高新区的硕世生物总经理王国强、康为世纪董事长王春香被请到主席台就座,以示敬意和感谢。

医药健康产业正在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 " 蓝海 ",全省 13 个设区市,有 12 个都把医药作为主打产业,全国 400 多家国家级产业园区中,一半都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方向。

好在泰州已下了 " 先手棋 ",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苏中药业等一批医药企业位列全国百强,医药高新区已集聚 1000 多家国内外医药企业。同时,作为全国唯一的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培育的 " 泰州国家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 "。

泰州意识到,必须加快构建动能更加强劲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产城 " 双强 " 支撑未来发展。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早在一年多前,融合之路就已开启。2019 年 2 月 20 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正式建立了两区融合发展联动机制。泰州又花了一年时间,动真碰硬推进深化园区改革,为两区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

2020 年 12 月 30 日,中共泰州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正式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标产业。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

自此,泰州将中国医药城定义扩大到泰州全市域,医药高新区是中国医药城的核心区。目标是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医药产业,形成以医药高新区为龙头、各市(区)各有侧重、全市域竞相发展的医药产业格局。

史立军表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作为 " 特区 "、核心区,要发挥核心作用、作出特殊贡献,勇立改革创新潮头、争创更多第一唯一,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产业新高地、科技创新新高地、对外开放新高地、民生幸福新高地。

最新的目标是,到 2023 年,医药产业规模突破 2000 亿元,经济总量突破 1300 亿元,财政收入突破 110 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500 家。

" 做强医药产业是推进融合的首要任务,也是检验融合成效的重要标准。" 史立军要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必须扛起医药 " 第一产业 " 的 " 第一担当 ",始终把 " 产业强区、项目为王 "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以项目招引的大突破、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不断提升产业的辨识度和贡献度,全力锻造支撑三大先进制造业发展的 " 硬核力量 ",尤其是医药产业要确保规模总量持续领跑全国、专业园区综合排名跻身全国前列。

改革创新方面,不是看一般性的工作举措、数据指标,而是看是否在 " 没有先例 " 的方面最早做出成功案例、在 " 普遍在做 " 的方面做得更好更快,看标志性品牌有哪些、引领性作用发挥得怎么样。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融合发展,说到底就是要把泰州的发展高度顶起来。" 史立军说,这也决定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必须以更高标准、在更广范围找准参照系。

会上印发了《支持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率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含金量的成色史立军用三个 " 最大 " 形容:最大程度地回应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发展诉求,最大限度地拿出了泰州的发展 " 家底 ",最大力度地赋予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增势扩能的发展空间。

泰州专门成立了中国医药城建设发展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史立军和市长朱立凡担任主任,到第一线当起 " 施工队长 ",带头谋划重大事项,抓好工作落实,解决矛盾困难。

" 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必须真正做实‘举全市之力’的机制举措,人人争当服务员、个个都做店小二。" 史立军要求,各个板块、各个条线,都要把中国医药城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用最优的资源、最强的保障,为中国医药城发展创造最优越的条件。

相关标签

中国医药 泰州 gdp 长三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