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8 日上午,贵州省骨科医院举行新院区落成仪式,开启医院发展新篇章。
"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 仪式开始前,省骨科医院医护人员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快闪表演,《在灿烂阳光下》、《初心永恒》、《歌唱祖国》、合唱组《娄山关》、《沂蒙山小调》等节目轮番上演,赢得在场观众喝彩连连。
当天上午 10 时许,落成仪式正式开始。贵州省副省长王世杰在致辞中提到,贵州省骨科医院新院区(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的新建落成,对医院而言,是医疗技术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对贵州省而言,将是医疗发展史上的新跨越;对社会而言,将建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的新高地。
" 省骨科医院始终坚持医院公益性,充分发扬‘骨医人’敢为人先、务实担当、甘于奉献的作风,为全省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孙发表示,新院区落成,既是省骨科医院发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盛事,也是贵州专科医院建设发展历程上的一大跨越。
据了解,为了满足贵州百姓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落户贵州省骨科医院,成为贵州省第一家康复医学中心。
在业务上,康复医学中心与骨外科、内科、外科、ICU、麻醉科、营养科、高压氧科、体检中心等科室充分配合,搭建 MDT 团队,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开展疾病的全周期康复治疗。
" 新院区落成,硬件条件的改善和诊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能够为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病等疾病提供更为系统全面、更为精准的康复治疗。" 刘洪举说。
" 疼痛科是我们院的特色,主要是以治疗慢性病为主,它算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科室。" 疼痛科大主任、主任医师陈黔说,疼痛科可治疗的范围比较广,为病人减少疼痛,他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新院区的落成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随着硬件和软件的提升,跟以前的疼痛科相比,就诊体验感受都会有所提高,我们疼痛科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 今天,新院区正式落成,成为贵州省医疗卫生系统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骨科医院由此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更大、更高、更好的平台,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贵州省骨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邱冰说。
前世今生:从 " 三线建设保障医院 " 到 " 三级甲等医院 "
将历史的书页翻回 1969 年,贵州省骨科医院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八职工医院在贵定县的大山深处诞生。
上世纪 80 年代,医院从大山向城市进军,正式在贵阳设立分院。
2001 年,医院搬离贵定,入驻贵阳市沙冲路。
2004 年,总后勤部第八职工医院由军队移交地方,并正式更名为 " 贵州省骨科医院 ",开始了为骨病患者及其他疾病提供医疗、保健和防治服务的新征程。
2011 年,通过竞争上岗,邱冰接过贵州省骨科医院发展重任的接力棒,担任贵州省骨科医院院长,他通过坚持以人为本," 患者至上 " 的服务理念,实施 " 强专科、小综合 " 等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和创新,制定了省内领先、西南一流、全国知名的远大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带领新班子奋力为骨科医院的发展破冰前行。
2012 年,贵州省骨科医院成功创建贵州省三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落户贵州省骨科医院。
2013 年,中以国际创伤修复及培训中心贵州分中心在骨科医院成立。
2014 年,建立显微外科实验室。
2015 年 3D 打印实验室成立。
2016 年,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投入。
52 年时间里,这所医院经历了更名、搬迁,已经从大山中的 " 三线建设 " 后勤保障医院成长为贵州省三级甲等医院,形成了以骨外科为支柱、疼痛科为特色、骨内科为基础、康复科为保障、微创治疗为特色的学科体系的 " 强专科、大综合 " 的省内骨科龙头医院,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贵州省骨科医院就诊患者逐年增加。贵阳市沙冲路现有院区由于基础条件差,出现了医疗用房不足、布局不合理、交通拥挤、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业务用房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医院发展。
为破解沙冲路院区就医环境拥挤现状,贵州省骨科医院开始找寻新的发展机遇。
2017 年贵州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贵州省骨科医院在贵阳市白云区金融城 · 北城内投资修建贵州省骨科医院新院区(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
同年 9 月 27 日,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政府与贵州省骨科医院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白云区行政中心举行。
2018 年 4 月 26 日,贵州省骨科医院新院区(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建设项目正式签订施工合同;
2018 年 9 月,项目开工建设;
2019 年 4 月 26 日,两栋主楼进入地上建筑施工阶段;
2019 年 8 月 31 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地面 16 层 ( 顶层 ) 的骨科病房楼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
决胜未来:着力打造新院区 在新时代大潮中闯出一条新路
历时 2 年多,如今,新院区项目建设工作基本完成,装修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将在 2021 年 10 月投入使用。
据了解,新院区位于贵阳数博大道,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利,东至白云区艳山红镇艳山红村,西至城市次干道思贤街,南至城市主干道大氧南路(在建),北至居民小区瑞福花园。
该项目总投资达 12.5 亿元,占地约 88 亩,总建筑面积约 14 万平方米,床位数超过 1000 张,停车位约 956 个,院区内绿化面积达 2 万平方米,在新院区建成后,可实现日门诊量 3000 人次。
同时,还在近 7000 平米的集中绿地——康养花园内打造华丽的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旨在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多层次、高品质的康复场所。
从空中鸟瞰,新院区 3 栋楼的楼顶像 3 张 " 一 " 字,象征着医院的三个一流:环境一流、技术一流与服务一流。从正面看,新院区 3 栋主楼像 3 张名片,分别彰显着 " 人文 "" 医疗 "" 责任 "。从侧面看,3 栋大楼像 3 根标杆,代表医院将在临床、教学、科研上树立起省内骨科医院的 3 根标杆。
为方便患者就医、改善患者体验,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就医体验和社会认知度,医院从人文景观建设、功能布局、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从细节处入手,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就医环境,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设计上,贵州省骨科医院新院区着力于打造环境舒适的花园式医院。采用半集中式布局,场地内设 1400 床医疗中心,主要建筑靠近西南两侧的城市道路,有利于医院流线的组织和形象的塑造,南侧设主入口广场,组织院内的各种交通流线场地东北侧作为景观绿地。西南两侧为四层建筑,分别设门急诊区和康复保健区,东北侧靠近中心绿地,环境安静处设两栋 16 层的住院楼。医技居中布置,采用医疗主衔串联各功能区,体现医疗空间的优质布局。
同时,着力于打造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医院。采用小高层建筑,架起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让室内人员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改变了医院的冰冷与单调。
此外,着力于打造绿色节能的环保医院。以建筑自身的节能设计为根本,采用规整的形体,良好的朝向,大量的庭院,共享的绿地,适宜的间距保证了建筑本身有良好的节能条件;通过屋顶绿化、庭院绿化以及在病区内设置绿化平台打造立体绿化体系,将绿色引入到建筑的各个层面,不仅为患者提供了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而且为住院患者创造了多层次的康复场所。
贵州省骨科医院新院区还积极响应海绵城市规划理念,将场地内的雨水吸收、储存并加以利用,引入太阳能利用系统、地源能利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等,达到科技节能目的。
新院区建成后,将作为白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融入白云区,在打造 " 健康白云 "" 健康贵阳 "" 健康贵州 " 的征程中,植根白云,领跑白云,为白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健康管理中心:开启互联网 + 体检模式 打造 " 一站式 " 服务
现代化的 " 一站式 " 服务、合理的功能分区、一流的体检设施 …… 贵州省骨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秉承 " 以体检客户为中心、以体检质量为核心、以一流的服务做保障 " 的原则,贯彻人性化服务理念,实施个性化服务措施,将现代服务理念贯彻到整个体检流程,优化体检流程。
健康管理中心建筑总面积 3600 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大于总面积 75%。为加强和完善贵州省、贵阳市医疗健康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保健需求,以及对健康生活标准的高品质追求,健康管理中心设置了独立的健康体检、候检场所。
为充分履行贵州省骨科医院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职能,提升品牌效应,发展扩大业务范围,更好地推动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健康管理中心设置了内科、外科、妇科、眼科等 20 多个独立的检查科室和部门,每检查室净使用面积为 15-30 平方米,还按功能分为候检与咨询、体检、管理等区。
" 健康管理中心最大的特点是检区分为三大区域,男宾区、女宾区、VIP 区,各个检区又设立了独立的更衣室、淋浴室,让顾客感受到温馨、细心的服务,体现了我们人性化的理念。"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省骨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余俊介绍到,除了人性化的设计,专家团队也非常强大,为健康管理中心质量保驾护航。
" 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这是我们健康管理中心的宗旨,让患者尽可能花最少的钱,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健康质量。" 余俊说。
同时,为避免体检客户 " 白跑一趟 ",健康管理中心还施行预约服务,客户可在网上预约体检,预计每日可接待体检客户 150-200 人次,并为客户免费提供个性化早餐,解决客户体检期间温饱问题。
贵州省骨科医院还依托强大的专家阵容和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以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为中心,重点拓展团检、高端个人及特需体检,兼顾普通个人客户和专项体检客户,开启互联网 + 体检模式,实现信息化管理,为贵州人民打造一个现代化、专业化、个性化的 " 一站式 " 服务,让客户真正享受 " 检后无忧 " 的一条龙式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
康复医学中心:贵州唯一 助力贵州康复事业再上新台阶
2012 年 12 月 17 日,原贵州省卫生厅将 " 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 " 建设和发展重任寄托于贵州省骨科医院;
2014 年,贵州省发改委同意贵州省骨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开展各项前期工作;
2017 年,贵州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贵州省骨科医院在贵阳市白云区金融城 · 北城内投资修建贵州省骨科医院新院区(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
……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能够促进疾病、伤残及手术患者身心功能上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在概念上并不是指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只是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省骨科医院是唯一拥有 " 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 " 名牌的康复医学科。目前,贵州省骨科医院新院区(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已于 2021 年 6 月 28 日举行落成仪式。未来,必将助力贵州康复事业再上新台阶。
贵州省骨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康复治疗中心在康复大厅,主要分为现代康复和传统康复两大部分,现代康复治疗新增了 VR 情景模拟训练系统、上下肢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训练系统、神经肌肉控制训练与评估系统、全身姿态评估与训练系统、天轨训练系统、身心放松训练系统、经颅磁等先进的康复设备,部分设备也填补了省内空白。
另外,康复大厅还新建了三维步态分析实验室和 PRP(富血小板血浆)再生技术实验室,面积达 5200 平方米。除了规划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温馨外,还配备有大量先进的康复评估训练设备,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更好地条件。
近年来,贵州省骨科医院不断引进开展特色技术,开展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已成为一个具备相当广度、深度,在地区具有一定优势及特色的康复医学科。
在专科康复医学诊疗的优势基础上,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进一步扩宽了业务技术和诊疗范围,目前的诊疗范围涵盖了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运动康复、前庭康复、产后康复、儿童康复等康复亚专业。包括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外伤、炎症、肿瘤)导致的偏瘫、截瘫等疾病康复评估与治疗。
贵州省骨科医院新院区(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的创建,将极大地推动贵州省健康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改善和提升贵阳地区医疗条件,增进百姓健康福祉,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未来,贵州省骨科医院还将规划特色学科,使该院骨科成为贵州骨科疑难病会诊中心,使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成为贵州康复医学的龙头。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建设智慧型医院
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医疗相融合,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直以来,贵州省骨科医院积极探索数字化智慧医疗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医院信息化进程,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开始,贵州省骨科医院就将新院区定位为互联网 + 医院,将引入气动物流、自动取药系统、APP 管理及远程医疗设备等,打造智慧医院。
为更好地建设现代化 " 智慧医院 ",新院区在布局上,还做到了人车分流、洁污分流、医患分流、患患分流:
人车分流——主入口采用人车分流模式,左侧为人行出入口,右侧为车行出入口,行人通过广场直达门诊大厅。车行到达入口广场处,下客后驶入右侧集中停车场,在急诊入口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地下车库入口,车辆进入场地后即可便捷进入地下车库停车区。
洁污分流——污物流线相对独立,全院污物通过污物电梯集中收集在主楼地下层,并由医疗综合楼东侧专用污物通道和污物出口沿北侧道路运出院外。
医患分流——门诊、手术室、ICU、放射科和护理单元内部都设置了医护通道,将医护人员的工作区与就诊区适当分离,实现了有效的医患分流。
患患分流——根据人流的各种性质,俺需要设置了不同的出入口,包括急诊、普通门诊、康复体检等,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
同时,"E" 字形布局也代表着将现代化、信息化、医疗区域中心化等要素结合,通过现代通讯、虚拟化与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资源,建成互联网 + 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增加患者满意度和归属感。
此外," 智慧医院 " 还将满足包括院区管理、医疗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实现智慧消防、5G 及远程医疗、智能楼宇管理、院区导航、资产管理等应用,促进医院影像智能化转型,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新院区的启用,是贵州省骨科医院向高质量发展迈出的最坚实的步伐。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雪梅 杜娟 李黎明
编辑 梁晋毅 / 编审 柴潇蕾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