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6-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一“网”情深倾力帮扶 昔日贫困村业兴村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凌晨三点,大化村甜梦正酣,孙金积的豆制品小作坊里,已亮起灯光。炉膛里火苗跳动,孙金积与妻子各司其职,一个添柴烧火,一个打磨豆浆,两个忙碌的身影,重叠在青灰的墙壁上。

小小作坊,承载着孙金积大大的梦想。" 他能做豆浆、豆干、豆花、重糕粿,还想扩大规模做腐竹。"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驻村工作队队员陈林鑫告诉记者,孙金积对未来充满希望。

大化村位于汕尾市海丰县赤坑镇,由于位置偏僻、产业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加上常受水患影响,被列为广东省定贫困村。自 2016 年对口帮扶大化村以来,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派出以张立业为第一书记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整合资源,多措并举推动该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户脱贫增收等工作。五年倾力帮扶,大化村已如期实现贫困村出列、贫困户 100% 脱贫的目标。

■大化村农村电网改造后,供电可靠率明显提升。

返乡创业,豆制品热销八方

42 岁的孙金积有 4 个孩子,父亲年过八旬体弱多病,一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他微薄的打工收入维持,家庭经济窘迫。2016 年,因病因学致贫的孙家,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 以奖代补 "、免费医保和教育生活补助等一系列政策补助资金,帮助孙金积迅速卸下肩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他勤奋地工作,想为孩子们谋取更美好的生活。

孙金积的大儿子今年 11 岁,在他的童年记忆里,鲜有与父亲相关的内容。聚少离多,亲情疏离,也是藏在孙金积内心的隐痛,但挣钱养家,又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没有赚钱养家的行当,哪敢辞工回来?"2018 年末,在周边打零工的孙金积与张立业促膝长谈," 我会做豆制品,如果能开间小作坊,生活肯定过得去。"

张立业非常支持孙金积的想法,两人细细规划资金的筹措,原料的来源,出品的销路 ……2019 年春,孙家的豆制品作坊如期开业。

孙金积不负所望,每天凌晨开工精磨细制,早晨六七点钟,香喷喷的豆浆、豆干、豆花和重糕粿已码放齐整,等待早起的农人。

两年勤苦经营,孙金积的豆制品销路大开,从大化村卖到周边几条村,附近几个镇也有顾客慕名而来。劳有所得的快乐洋溢在一家人脸上," 生活好了,一家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笑眯眯的样子。" 陈林鑫告诉记者,孙金积是大化村自主经营家庭小作坊勤劳致富的典范," 他还计划扩大作坊规模做腐竹,干劲十足。"

■ 2021 年 2 月,驻村第一书记张立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落地产业,撂荒地焕发新机

孙金积只是汕尾供电局驻大化村扶贫工作队多措并举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家庭收入的一个代表。在工作队协助提供的公益性岗位上,孙后船、杨玉妹等贫困户在家门口上岗就业,有了稳定收入。在帮扶单位投资 90 万元建成的扶贫产业礼扬腐竹厂,有 30 多位农户成为 " 产业工人 ",更带动 20 多户贫困户种植黄豆。目前,礼扬腐竹厂已完成了从基地种植、农产品收购和加工、食品(食材)配送等产业链布局,从源头上保证了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2018 年投产至今,累计为贫困户发放分红 13.6 万元。

大化村的另一个 " 拳头 " 产业,是村委控股成立的 " 海丰勤致种养专业合作社 "。为了加强土地流转,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农户开荒造田,使尧厝乡、猴洞百亩荒废农田焕发新机,挖掘和发展大化村的生态资源,提升村扶贫产业的同时,引导全村百姓因地制宜创业致富,从而实现推进乡村振兴。

帮扶 5 年多,工作队坚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致力改善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落后 " 短板 ",在东、西两社分别建成两处广场,给村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每晚都有人跳广场舞,老人小孩围着看,很热闹呢。" 陈林鑫说,5 年多来,工作队为大化村共筹集各项帮扶资金近 866 万元,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路灯亮化工程、" 南网书屋 "、" 大化小学幸福厨房 "、" 一村一品 "、袁隆平水稻等共 50 个项目,大化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主动服务,为贫困户排忧解难

工作队跨部门协调,在大化村施行 " 零距离评残 "。" 全靠工作队帮忙,有了残疾证明,每月都有补贴。" 腿部有疾的珠姨对工作队赞不绝口," 主动为我解决实际困难,真的像亲人!" 记者了解到,大化村有 10 多名村民都像珠姨一样拿到残疾证,按月领补贴。

电力扶贫,不乏电力亮点。这些年,工作队发挥电力行业特性,累计投资约 180 万元开展大化村电网升级改造,同时把全村老旧电表更换成新型电子智能表,解决了贫困村电网配变重过载、低电压、安全隐患及设备残旧等问题,实现电力稳定安全可靠供应。在大化村," 五保户 "" 低保户 " 全部享受每月 15 度免费电政策,帮扶单位还定期派出志愿者,为贫困户及村民开展室内用电线路检查及改造,排除消防安全隐患。

■改造后的大化村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

党建扶贫,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汕尾供电局直属党支部与大化村党支部签订了支部联建协议,通过 " 一支部一项目 " 的具体措施帮助村支部解决实际问题,打造党员阅览室,购置书籍,同时升级改造大化村党群服务中心,还组织开展 " 走出去、引进来、聚力量、谋发展 " 振兴乡村考察学习活动,带领村里的党员先后到海丰新山、陆河、梅州、潮州等地学习红色革命史和新农村建设,并实施 " 头雁工程 " 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大化小学南网知行书屋成为学生的好去处。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扎根大化村 5 年多的张立业,是 "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 称号获得者,他说,自己会继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力,贡献电力力量,展现央企担当。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相关标签

汕尾 广东 脱贫攻坚 就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