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叔,我们来检查一下线路有没有问题,顺道问问有啥能帮上忙的。" 6 月 29 日,国网甘肃电力连心桥(兰州百合)共产党员服务队刘世峰一行再次来到了榆中县李家庄村田园综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
" 瞧,自从修好了设备,电不停了,机器也转起来了,我的蔬菜甭提长得多好了。" 菜园子里,负责人王吉禄指着长势茂盛的果蔬喜上眉梢。从数月前黄沙漫天,到现如今晴空万里,菜农的心情就如同这天气一般,从大落走向了大起。为了减轻 3 月初雨雪、沙尘给蔬菜种植造成的影响,消除极端天气下菜农的后顾之忧,电力 " 红马甲 " 顶着风沙、冒着严寒,为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民合作企业送上了全方位的 " 安全义诊 " 服务。
据了解,为了全面保障群众用电无忧,在今年伊始,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就超前部署 " 红色网格 ",通过 " 一个片区至少安排一名党员 ",动态掌握客户的用电信息,将红色力量连点成线,差异化、全方位地满足了群众用电需求。
" 你们看,‘红马甲’来了,我们的用电安全就有保障了。大伙儿都知道,风里雨里,他们也会来。" 大棚外,王吉禄又夸起了党员服务队的好。说着,王吉禄轻轻按下了身旁的水泵,一股清澈的水流喷涌而出。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广大党员亮身份、做表率,秉持 " 有呼必应,有难必帮 " 的诺言,走在了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前沿。王统,是国网永登县供电公司武胜驿供电所副所长,也是永登县武胜驿村的一名驻村干部。2019 年,积极响应国家 "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的有力号召,这名供电党员加入了 " 光荣 " 的扶贫队伍。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日子里,王统为实现乡亲们 " 电灯亮起来 " 和 " 钱包鼓起来 " 的美好愿景四处奔走。
为彻底改善武胜驿村的供电质量,王统研究政策、制定规划,整日往返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为村民争取支持资金 338.6 万元,建立起机井台区 11 个,改造电能计量表箱 198 台,惠及农户 1025 户、4205 人。" 你看,短短 3 个月,我们村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还多亏了供电公司和驻村的王师傅。" 说起王统,武胜驿村的村民们都赞不绝口。据悉,农网升级改造后,村民的生活用水、农田灌溉和耕种养殖都得到了可靠的电力保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项目也顺利投入运营,武胜驿村实现了从 " 用上电 " 到 " 用好电 " 的跨越。
与此同时,为帮助村民 " 摘穷帽 "、" 拔穷根 ",这名年轻党员还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动员村民参加技能培训,带领百姓种植起了高原夏菜(娃娃菜、红笋),建立大型牛羊交易市场和蔬菜冷链库,精准提升了村民的 " 造血 " 功能。在王统的带领下,武胜驿村个人年均纯收入提高到 11000 元,贫困发生率也降到了零。一增一降的背后,是电网男儿不怕苦、不怕累,跋山涉水为群众谋良策的艰辛,更是一个共产党员用真心、动真情,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的担当。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支队伍架起一座 " 连心桥 "。
在建党 100 周年之际,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充分用好实践课堂、用实网络课堂、用活交流课堂,将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同时,国网甘肃电力连心桥(兰州百合)共产党员服务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树先锋、立旗帜,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做到了政治立场更加坚定、为民服务更加自觉、联系群众更加紧密、攻坚克难更加有效,成为了一张闪亮的名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