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6-30
快快评 | 《永远跟党走》,载入江苏文艺史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29 日,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永远跟党走》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震撼上演。整场演出共分为 4 个篇章,通过《起义》《英雄赞歌》《回归》《风华正茂再出发》等 29 首歌曲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气势恢宏、大气磅礴,是这场演出给人的最直观感受 。

主创团队 40 多人,集结了江苏省优秀的中青年骨干编导,演职人员则多达 3600 多人。这场去年 11 月就启动谋划的演出,展现出技术上的高水平、视野上的广阔、意境上的深邃,全在意料之中。

" 从最初的文学创作到最后的舞台呈现,他们对于党的百年历史以及江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亮点事件都做了一个全方位的思考和提炼。" 总导演李春燕的表述,则让人看到了一场演出的宏大叙事能力与对历史的深深敬意。

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百年历史,是文艺创作取之不竭的富矿,是广大受众常被鼓舞和感动的源泉。文艺工作者从历史深处开掘,从时代潮头发声,这是文艺焕发莫大生命力的根本路径。演出中,《英雄赞歌》《我们走在大路上》《社会主 义好》《咱们工人有力量》…… 经过重新编曲制作,作品融入了新时代的特点,节奏和旋律更加富有活力,这就是明证。

正因为如此,编导也好,演职人员也罢,不仅是记录者,还是参与者、讲述者、表现者;舞台也好,光影也罢,不仅是历史事件、经典歌咏的演绎者,还是烘托者、印证者、寄语者。一场演出,就是一场面向党和人民的忠诚汇报、一场面向英雄志士的隔空致敬。

这从一个维度虔诚地诠释了一点:艺术理想必须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

繁荣文艺创作、增强文艺活力、提升艺术作品感染力,关键是紧紧把握好时代性和人民性。更有力地共振历史脉搏,更有力地弘扬时代精神,更有力地展现人民风采,更有力地颂扬党的光辉历程和光荣传统,这正是文艺演出、文艺作品应该承担起的时代责任。显然,《永远跟党走》做到了这些,因而特别振奋人心。

于是,就有了 2800 名参演大学生的数月苦练、废寝忘食;于是,就有了南京 240 名广场舞爱好者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的欣然一刻;于是,就有了讲述者侯勇的落泪是金," 百万雄师浩浩荡荡过长江,抗美援朝的儿子与母亲告别,白衣天使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等很多段落充满真情实感,让人忍不住要落泪。"

演出终有落幕时,但奋斗不会画句号。这场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成为 8000 万江苏人永远跟党走的心声 " 代言 ",永远载入了江苏文艺史册。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