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9 日," 百年回眸 剪纸艺像 " 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隆重开幕。展览围绕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 主题进行策展,以 " 百年百幅 " 剪纸艺术为表现形式,聚集粤港澳大湾区 11 个城市剪纸艺术家的 100 幅(组)剪纸作品。展期将持续至 7 月 28 日。
▲陈之健(肇庆)作品:《我是党员,我先上》。
▲市民在巨幅剪纸作品前驻足,仔细查看剪纸的内容。
▲展览吸引众多市民到场参观。
以时间脉络为主线分为四个单元:为新中国而奋斗(1921-1949)、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1949-1978)、改革开放伟大转折(1978-2012)、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2021),以 1921 年至 2021 年各时期的历史人物、精彩故事、重要事件为素材,全景式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陈子毅(惠州)作品:《东江纵队》。
▲市民带着孩子参观展览,一边观看一边给孩子讲述剪纸背后的红色记忆。
▲李云侠(香港)作品:《普天同庆》。
▲刘万讲(深圳)作品:《春潮涌动大湾区》。
▲剪纸作品吸引年轻学子围观。
展品体现了剪纸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有五折团花、立体式、文字迷宫、叠加式等剪纸形式,色彩、素材丰富,含义深刻。展览主办方充分重视理解剪纸艺人的艺术表达和创作思路,突出展示作品的故事性、知识性和形式美。为了更好地体现剪纸艺术,展览还运用了多媒体等展示手段丰富展览形式。
▲王喜果(珠海)作品:《团结一心共创未来》。
▲观众在剪纸作品前驻足观看。
本次展览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深圳博物馆(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市福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承办。展品征集工作自 2021 年 3 月起,面向粤港澳大湾区 11 个城市启动,得到了大湾区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香港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会、澳门新华夜中学的大力支持,共征集到近两百幅(组)作品。深圳博物馆(市非遗保护中心)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庞国华、深圳市史志办党史处处长毛剑锋、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梁冰等多位资深专家对候选作品进行评审和遴选。
▲游楚琦(澳门)作品:《港澳齐庆百年党生日》。
▲余怀安(江门)作品:《南楼七烈士》。
目前,深圳博物馆实行分时段实名制预约参观制度,进入深圳博物馆需提供健康码。市民观众可通过 " 深圳博物馆 " 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深圳晚报记者 余海洪 / 图 杨慧 / 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