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六盘水 2021-06-30
贵州首次发现恐爪龙类足迹!与《侏罗纪公园》掠食者恐龙同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29 日,记者从贵州地质博物馆了解到,研究人员在贵州省赤水白垩纪夹关组地层中发现了一批兽脚类恐龙足迹,其中二趾型的兽脚类足迹是在贵州省的首次发现,其造迹者是著名的恐爪龙类恐龙。化石的研究者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秦燕娇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论文发表在本期的《生物学:生物系统》上。

中国西南有丰富的恐龙化石记录,尤其以四川自贡的 " 蜀龙动物群 " 和 " 马门溪龙动物群 " 著名。但是,这些动物群均属于侏罗纪,缺少白垩纪的恐龙骨骼化石记录。所幸,该区域发现的大量恐龙足迹填补了这一遗憾。2007 年以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在该区发现了数千枚恐龙足迹,初步重建了中国西南的白垩纪恐龙面貌。

贵州首次发现恐爪龙类足迹

贵州赤水长期以来有 " 天鸡石 " 的传说。当地民众认为这是 " 天鸡 " 下凡的证据,它们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了 " 神迹 "。实际上,不少 " 天鸡足迹 " 都是兽脚类恐龙足迹。2006 年赤水市宝源乡修路时发现了一批 " 天鸡足迹 ",2020 年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将这批足迹收集并纳入馆藏。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共计 14 枚兽脚类足迹,三趾型足迹 12 枚,平均长度 17.2 厘米,二趾型足迹 2 枚,平均长度 9.5 厘米。其中三趾型可组成 2 条足迹,二趾型可组成 1 条行迹。

三趾型的恐龙足迹是常见的兽脚类恐龙足迹,根据足迹形态,学者将其归入实雷龙足迹(Eubrontes)。二趾型的恐龙足迹非常少见,它们的造迹者却是最著名的恐龙类群之一——恐爪龙类。

恐爪龙类恐龙包括了伶盗龙类与伤齿龙类,前者最著名的要算大片《侏罗纪公园》系列中那群凶猛的掠食者,后者则包括了最聪明的恐龙等物种。这类恐龙的共通之处就是它们都长着大型的、弹簧刀般的第 II 脚趾,这是它们捕猎的 " 杀手锏 "。有趣的是,该第 II 脚趾在恐龙平时行走时并不与地面接触,于是就留下了两趾型的足迹,这些足迹统称恐爪龙类足迹。学者根据足迹形态,将宝源乡的二趾型足迹归入伶盗龙足迹(Velociraptorichnus)。

在宝源化石点之前,中国发现的恐爪龙足迹点主要发现在四川,山东、河北等地也有记录,本次发现的恐龙足迹组合扩大了恐爪龙类的分布范围,也表明四川与贵州的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类型是基本一致。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明晰贵州白垩纪恐龙动物群有积极意义。

来源 天眼新闻、澎湃新闻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标签

贵州 四川 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