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贵州 " 名片 "
贵州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这里有举世闻名的黄果树,有风光秀丽的镇远古镇;这里有惊险刺激的马岭河,还有魅力独特的荔波大小七孔 …… 无时无刻都让你的心跟着这些风景荡漾。
▲黄果树瀑布
比如西江千户苗寨,这是一个苗族 " 原始生态 " 文化保存完整的地方。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组成,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比如思南石林,它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迄今发现的发育最好、生态保持最佳、保存最完整、出露面积最大的极具科普性和观赏性的连片喀斯特石林。石林巧中见奇、奇中见幽。
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贵州还有着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各个民族多样化的民间文化以及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造就了多彩贵州。
如今," 多彩贵州 " 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的关注,正成为越来越亮的文化品牌。
关键词:数博会
2015 年 5 月 26 日至 29 日,贵阳市委、市政府以 " ‘互联网 + 时代’的数据安全与发展 " 为年度主题,在贵阳举办首届 "2015 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 "。这是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展会和峰会。
2016 年 5 月 26 日至 29 日,以 " 大数据开启智能时代 " 为年度主题的数博会在贵阳召开。超过 20000 名企业家、专家及来宾参加,专业观众超过 10000 人。
▲ 2021 数博会
2017 年,数博会升格为 " 国家级 " 盛会。这一年的数博会以 " 数字经济引领新增长———开启数字化转型 " 为主题,围绕 " 同期两会、一展、一赛及系列活动 " 开展了 156 项系列活动。
2018 年 5 月 26 日至 29 日,2018 数博会以 " 数化万物 · 智在融合 " 为主题。会上首次发布了贵州省大数据十大融合创新推荐案例。
2019 年 5 月 26 日至 29 日,2019 数博会以 " 创新发展 · 数说未来 " 为年度主题。
自 " 十三五 " 以来,贵州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 中国数谷 " 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贵阳贵安也先后获批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等,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现从 " 风生水起 " 到 " 落地生根 " 再到 " 集聚成势 " 的精彩 " 三级跳 "!
▲贵阳综合保税区跨境商品交易中心
关键词:综合保税区
贵州是中国西部拥有综合保税区最多的省份。
2013 年 9 月 14 日贵阳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成立,成为贵州省首个综合保税区。
贵阳综合保税区位于白云区都拉乡,东至都拉乡火石坡,南至环城高速路,西至盐沙线,北至云环路延伸段,规划面积为 3.01 平方公里,享受保税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保税区具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核心功能,开展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等 9 方面的业务。
2015 年 1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贵州省人民政府和海关总署,同意设立贵安综合保税区,这是贵州省第二个综合保税区。
2018 年 4 月 24 日,遵义综合保税区接受国家正式验收。这是继贵安综合保税区后的第三个综合保税区。
贵州省的三个综合保税区形成自东向西贯穿,南北遥相呼应,辐射周边区域的三个开放平台。贵阳综保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农特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保税加工物流、保税检测维修及以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贵安综保区则加快大数据、智能终端制造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遵义综保区重点发展智能终端、特色轻工、高端装备产业。
▲梵净山
关键词:脱贫摘帽
2020 年 11 月 23 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紫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沿河县、榕江县、从江县、晴隆县、望谟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作为昔日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 66 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至此,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累计实现脱贫 923 万人,每年减贫 100 万人以上,减贫人数全国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到 2019 年底,贵州累计实现 57 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剩余 9 个贫困县均是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
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尽锐出战,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 2020 年以来,贵州省集中力量发起总攻,对 9 个未摘帽县和 3 个剩余贫困人口超过 1 万人的县(区)挂牌督战,推动了绝对贫困 " 见底清零 "。
关键词:乡村振兴
2018 年,贵州省出台《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1 号)。
2020 年,贵州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非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路实现组组通,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农村厕所改造,森林覆盖率达到 60% 以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农业供给水平明显增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 万元以上,农村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培育了一批产业发展型、乡村旅游型、民族特色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文化传承型、康体养生型示范村寨。
到 2022 年,贵州农村生态宜居目标将初步实现,集中供水率超过 90%、饮用水水质全部达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 90%,森林覆盖率超过 60%;山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比收窄到 3 ∶ 1 以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筑城广场大桥
关键词:" 强省会 "
2020 年 12 月 7 日至 9 日,中共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贵阳召开。此次全会聚焦 " 十四五 " 发展目标任务和 2035 年的远景目标,提出实施 " 强省会 " 五年行动,加快构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贵安为龙头,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为核心增长极,其他市(州)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黔边城市带和特色小城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2021 年 4 月 11 日,贵州省出台了关于支持实施 " 强省会 " 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全力支持贵阳加快实现 " 六个新突破 ",打造首位度高的省会城市、影响力大的中心城市、生态性强的功能城市、幸福感足的宜业城市,在全省推进 " 四新 "" 四化 " 和高质量发展中作示范走前列,确保到 2025 年生产总值达到 7000 亿元以上、首位度达到 27% 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超过 500 万,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在省会城市中实现赶超进位,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大城市。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成虹飞 杨雪梅 孙维娜 汤利 整理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