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描绘百年党史,艺术弘扬英雄精神。6 月 30 日晚,大型声乐交响套曲《英雄颂》在深圳音乐厅成功首演,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来自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代表怀揣激动心情、饱含对党的深情欣赏了演出。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从去年 9 月起便策划、组织创作这部以弘扬英雄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大型声乐交响套曲,在百年党史长河中选取 14 位英雄人物作为核心音乐形象,邀约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担纲创作,深圳交响乐团联袂石倚洁、张立萍、夏侯金旭等优秀艺术家共同演绎,在对英雄先烈的颂唱中,回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筚路蓝缕、不畏牺牲、艰难探索,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光辉历程,以别开生面的艺术形式为百年党史画像,为伟大时代立传,绘就时代的英雄史诗!
磅礴音乐词曲,筑梦时代征途
当晚,随着嘹亮的号角,音乐引出遥远、隐约的滚雷般音响,开启了《英雄颂》的大幕。石破天惊,救亡图存。第一乐章中,由宋倩等四名歌唱家联袂演绎的《壮别天涯》将人们带回了百年前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这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用鲜血、汗水、勇气、智慧和信仰的力量写就的历史。
瞿秋白、陈然创作的经典诗文,在叶小钢时而雄浑坚毅、时而百转千回的旋律中缓缓铺陈—— "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江南第一燕》),"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只有怕死鬼才祈求自由 "(《我的自白》)…… 台下观众神情肃穆,仿佛从歌声中接过救国英烈们传递过来的精神火把,照亮脚下之路。
" 我相信,中国一定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这是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在女高音张立萍的动情演绎下,更让人感叹诗句无华、情感无价,感佩于先辈的崇高人格与坚定信仰,深切体会到英雄的精神内涵,不少观众湿了眼眶。
雄鸡高唱,东方既白。第二乐章是明媚、振奋的音乐。毛泽东诗作《七律 · 到韶山》被谱写成曲,雷锋日记在著名歌唱家石倚洁的演绎下闪射出信仰的光芒。王进喜、钱学森在不同战线上表露的心迹,成为催人奋斗的精神坐标。
一阵急促的音律表现出时间不等人的迫切,乐声中苏洋朗诵起了袁庚等特区拓荒牛的金句名言——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他的反复吟诵中,一个 "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多明媚 " 的改革年代,一幅气势磅礴的时代画卷随着第三乐章徐徐展开。袁庚、孔繁森、袁隆平,一个个闪光的英雄人物,在音乐所呈现的时代背景中凸显出来,生动展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的时代楷模。
黄文秀、黄旭华、钟南山等新时代的英雄,让第四乐章的音乐充满复兴的豪迈。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奋斗者不舍昼夜,实干者步伐铿锵。具有鲜明人文特点的旋律,把英雄主义的精神植根于人们心中,筑梦于时代征途。
以史串歌叙史,听者心潮澎湃
交响乐是世界的艺术语言。古往今来,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歌颂英雄精神的伟大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影响巨大。
深圳原创声乐交响套曲《英雄颂》以史串歌,以乐叙史,最大限度地调动交响乐、民族音乐、声乐、朗诵等艺术手段和合唱、独唱、对唱等音乐形式,辅以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段,通过一首首镌刻着时代标记的原创音乐,让党的历史、国家的历史,在这些音符的跳跃中生动再现,国家、民族、时代的精神图谱,在音乐中鲜明显影。
为把这部交响乐作品创作好、打磨好,叶小钢等主创者先后到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遵义、吕梁、南昌等 30 多个红色革命文化遗存地考察、采风,通过一页页日记、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名字 …… 实地学习艰苦卓绝的红色革命历史,感悟了先烈英模、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崇高人格与坚定信仰,对英雄主义精神内涵有了深刻理解和充分把握。
作品以交响乐为艺术载体,紧紧把握民族音乐根脉,多处引入了湖南民歌、西藏民间音乐、劳动号子、广东音乐和地方戏曲音乐元素,使艺术的表现手段更加灵动亲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英雄颂》充分借鉴了《英雄赞歌》、《红梅赞》等脍炙人口的红色艺术经典元素,并进行了创新性的改编和运用,使作品更具有贴近性,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经典性和民族性的一脉相承。
" 把你的故事写在历史的天空,万古千秋听见你的声音。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江山如画,英雄的诗篇正在传颂。" 专门为这部作品创作的标题音乐《英雄颂》回首百年征程,唱响时代心声,指挥、乐手、歌唱家全部喷薄出最绚烂的激情,令音乐会进入最高潮。
曲终人不散。《英雄颂》首演完美落幕,激情和高潮却并未散去,台下,全场观众挥舞红旗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此刻,每一个中国人心潮澎湃;这一夜,我心飞扬!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