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7-01
深晚报道 | 深圳盐田法援吴超:12年不断奔跑,当新时代的追梦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1 年 6 月,司法部 " 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 " 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深圳市盐田区法律援助处(以下简称 " 盐田法援 ")主任吴超就是受表彰对象之一。

工作 12 年来,吴超始终坚持在法律援助工作一线,以热情化解矛盾,用法律伸张正义。在他的带领下,盐田法援持续开展 " 法援惠民 " 行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盐田法援曾荣获 " 深圳市文明窗口单位 "" 广东省法律援助机构先进集体 ",吴超也曾被深圳市委市政府评为综治工作先进工作者、广东省 " 三打 " 专项行动先进个人等荣誉。

甘于寂寞,扎实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2009 年研究生毕业的吴超,带着 " 初生牛犊不怕虎 " 的闯劲、干劲选择了 " 法律援助 " 这在十几年前知晓度还比较低的工作。" 作为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援助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得以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法律保护,作为法律人,我希望能为他们提供帮助,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自我价值的体现。" 吴超分享了他当年选择的初衷。

12 年来,吴超长期扎根法律援助一线,用满腔热血服务于弱势群体,致力于为弱势群体撑起法律蓝天。他和盐田法援的工作人员,不断健全法律援助组织网络体系,打造了以盐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街道、社区、法院、仲裁院、看守所等各个法律援助站点为辅的 "10 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 ",让老百姓在 " 家门口 " 就能获得法律援助。

他们不断完善法律援助 " 一次性告知 " 制度、" 免经济审查 "" 容缺受理 "" 经济困难承诺 "" 绿色通道 " 等服务举措,实现全区刑事辩护全覆盖,始终坚持为长者、为幼者、为残者、为弱者,维护权益、伸张正义。近 5 年,盐田法援共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损失 3372.26 万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法律援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吴超带领盐田法援积极探索,搭建了 " 调解优先、援助保障 " 的 " 援调对接 " 机制。成立广东省首家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 , 设立律师调解室,实行人民调解、律师调解和法律援助有效衔接、优势互补,并加强与仲裁、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对于群众申请的法律援助案件,能够调解的案件争取调解,及时止争息诉,尽量避免受援人因诉讼时间较长而带来的困难,提高了法律援助质效和社会效益。

勇于探索,创新法援方式增加民生福祉

勤思肯干、守正创新是吴超身上的重要符号。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 " 双区驱动 " 下,深圳正全力打造 " 法治城市示范 "。吴超带领盐田法援的同事,探索 " 法律服务 + 法治宣教 " 的盐田模式。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盐田区建成了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公证预约为一体的 " 窗口化 "" 一站式 " 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即盐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在法治宣教上,盐田区打造了盐田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教育基地以宣传宪法为核心,组织公职人员、辖区群众开展宪法宣誓,并打造了 " 法治盐田大讲堂 " 等普法品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我国宪法法治成就,被评为 " 深圳市四星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 新时代文明特色实践站 "。

" 一中心、两基地 " 占地面积有 1800 多平方米,建设时人手短缺,还面临选址、设计、施工及管理运营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建设的过程是非常复杂和艰难的,为此我们没少熬夜。" 吴超笑着说," 一中心两基地建成后能够为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作为法律人,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 一中心、两基地 " 建成后,年均服务和接待群众 3 万余人次,法律服务与法治宣教相融合的新模式,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法治元素渗透到城市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法治文化建设产生了实效,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司法部、广东省司法厅、深圳市司法局进行调研并均为这种新模式点赞。

敢于担当,应急法律援助服务 " 不打烊 "

2020 年新冠疫情突发,作为盐田法援负责人,吴超身先士卒,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中,带领盐田法援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应急法律援助服务,为困难企业和群众提供有效法律帮助;印发《为企业提供应急公共法律服务指南》,组织辖区律师、人民调解员成立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定制法律服务。

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法律援助申请,他们开设 " 绿色通道 ";对因疫情致贫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因疫返贫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放宽经济审查;同时做好 " 线上 " 法律服务,依托 "12348" 法律服务热线、" 广东掌上 12348" 公众号、" 广东法律服务网 " 等平台为群众提供 "0 接触、0 见面 " 法律服务。

2020 年 10 月,10 多名申请人来到盐田法援申请法律援助,吴超了解到,该案申请人均属于因疫情导致经济困难的劳动者,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被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报酬和解除劳动关系,目前家庭生活窘迫。

在此情形下,吴超立即安排申请人走 " 绿色通道 ",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当日便为申请人指派了援助律师。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得知受援人急需该笔工资缓解生活窘迫,吴超与法律援助律师找欠薪公司积极沟通,推动双方和解。经过数次沟通,最终欠薪公司同意按正常工作时间全额支付工资,并一次性付清拖欠的工资 10 多万元。

作为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法治工作者,吴超坚守法治信仰,以认真、细致、负责的 " 工匠精神 " 带领盐田法援的同事们走在法治社会建设的道路上,时刻牢记自己 " 追梦人 " 的初心,实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相关标签

吴超 弱势群体 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 司法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