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丨湖北 2021-07-02
网红作家“当年明月”拟任副局级新职 系《明朝那些事儿》作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2 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长安街知事(微信 ID:Capitalnews)注意到,曾以笔名 " 当年明月 " 撰写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石悦,拟任上海市级机关副局职。

石悦

公示显示,石悦,男,1979 年 10 月出生,汉族,籍贯湖北武汉,在职大学学历,2000 年 7 月参加工作,2006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拟任上海市级机关副局职。

石悦早年任职于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2006 年 3 月,他在天涯社区 " 煮酒论史 " 板块连载自己写作的历史随笔《明朝那些事儿》,创下近 2000 万的点击量;同年 9 月,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正式出版;2009 年 3 月,《明朝那些事儿》正式完结,共出版了 7 部,此后多次再版。

《明朝那些事儿》 资料图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了从 1344 年到 1644 年这三百年的历史,一经推出,因其幽默风趣的文风、对历史的通俗化解读而广受欢迎,很快成为国内最畅销的书籍,堪称当时一大文化热点。截至 2014 年,该书累计销量过千万册,并屡获大奖。

虽然在写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石悦并未辞职专心写作或研究历史。对此,他在 2009 年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专访时回答:" 我觉得工作是工作。我爸跟我说,无论你出多大名也好,出多大风头也好,你都得有一份正经的工作。"

石悦资料图 图源:东方 IC

2013 年 4 月,石悦任原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综合室副主任(副处级),同年 10 月,他挂职任河北隆化县副县长。在隆华工作一年多后,石悦于 2014 年 12 月结束挂职。

2016 年 2 月,石悦出任中版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该公司为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系大型央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二级子公司。

2018 年 4 月底,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干部任前公示,石悦拟任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5 月初,他通过公示,正式就任该职。此后,他出任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人物经历

1979 年 10 月,出生于湖北省一个普通干部家庭。2000 年 7 月,参加工作,任职于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2006 年 3 月,在天涯社区 " 煮酒论史 " 板块连载创作历史作品《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了从 1344 年到 1644 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9 月,《明朝那些事儿》由中国友谊出版社正式出版;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7 年,以 225 万元版税获 " 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 22 名。2008 年,以 230 万元版税获 " 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 15 名;同年,参与改编自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话剧《明朝那些事儿》的编剧。

2009 年 3 月,《明朝那些事儿》完结,共出版 7 部;4 月,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人物专访节目《面对面》的访谈;同年,以 1000 万元版税获 " 第四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 4 名。

2010 年,以 950 万元版税获获 " 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 4 名。2011 年,以 575 万元版税获 " 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 8 名;同年 11 月,《明朝那些事儿》图文修订精印版由北京磨铁图书出版,由当年明月重新修订。2012 年,以 700 万元版税获获 " 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 10 名。

2013 年 4 月,任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综合室副主任(副处级); 8 月 18 日,《明朝那些事儿》上榜 " 上海优秀青年主题荐书榜单 ",被评为 " 最赞枕边书 ";10 月 30 日,在隆化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被任命为隆化县副县长(挂职);同年,以 420 万元版税获 " 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 22 名。

2014 年 12 月 31 日,挂职结束。2016 年 2 月,任中版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8 年 5 月,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

创作特点

平直严肃与幽默风趣

当年明月所创作的《明朝那些事儿》作为一部网络文学作品,为了适应并迎合受众的欣赏水平与审美旨趣,采取了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邵大侠既然是大侠,自然行踪不定,但张居正是大人,大人要找大侠,也不太难。隆庆六年(1572),在解决高拱之后一个月,张居正找人干掉了邵大侠,这位传奇的混混将在阎王那里继续他的事业。" 句式上,《明朝那些事儿》多采用短句和散句,在结构显得错落有致的同时,也使得文本读起来更加轻松。如:" 大人要找大侠,也不太难 ",两个小短句,使张居正心思缜密、防患于未然的政治家形象跃然纸上。言简意赅、明快自然。修辞上,作者也常用反讽的方法使得作品显得更加诙谐。如:" 这位传奇的混混将在阎王那里继续他的事业 ",所谓 " 事业 " 就是邵方一介草民,却帮助高拱登上首府之位。幽默风趣地讽刺了邵方干涉朝政的行为。

通俗化解读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以通俗化语言和大众化思维还原明朝历史原貌,这是网络历史小说的民间性魅力所在。书中关于明朝的科举制度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介绍、关于八股的介绍、关于贪污的方法折色火耗与淋尖踢斛的介绍、关于免死铁券的介绍等等一反传统的小说写法,偏重于绘声绘色地模拟讲解,于趣味中见反讽,于生动里显知识,既赋予读者大众合理的想象空间,也时时牵制着读者大众关注现实的本能,于历史和现实的收放之间诠释了二者的共通之处。如关于免死铁券的两段介绍颇得网络文学的通俗化神韵:" 但这张铁券的作用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铁券是皇帝给的,就像支票一样,能否兑现就看开票的银行,皇帝就是开票行,他说这东西有效就有效,他说过期就过期。" 上述解读通俗易懂且极契合网络大众读者的阅读趣味,借助于带有浓郁现代气息的事物比拟明朝皇帝给大臣的最高奖赏一免死铁券。这是网络文学中趣味优先的流行特色所在,写者写得通俗生动,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后现代语言

从《明朝那些事儿》的语言风格中,当年明月不仅为受众呈现出了 " 大话美学 " 叙事模式,而且也使用了较多的后现代语言技术,这种技术的存在,使《明朝那些事儿》的语言风格和单纯为搞笑而搞笑的短信、网文体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同时也让《明朝那些事儿》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了文学性的特征。从《明朝那些事儿》对后现代语言技术的应用来看,第一,《明朝那些事儿》中使用了戏仿,即带有讽刺意味、批判意味的模仿,如在《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中三个太监密谋谋害大臣甚至篡夺王位的桥段,在这一全段中,显然是对电影镜头语言形式作出了模仿,即分别让三个太监的形象和语言进行呈现,而三个太监的话语和思想也越来越大逆不道;第二,《明朝那些事儿》中使用了挪用,即对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有限的改造和借用。如在《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中 " 在昌平的朱厚照等到花儿也谢了,没有等到开关的答复。" 这个句子是对现代流行语所做出的改造和借用,从而对朱厚照的心情进行了准确的反映并产生了戏谑效果;第三,《明朝那些事儿》中使用了反讽,而且这些反讽多是建立在经典文本之上,以现代政治为对象所开展的。如在《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中 " 朱见深同志的领导水平实在对不起人,他连自己的老婆都管不住,怎么管得住身边的秘书们?" 这一句子,也讽刺了当下贪官腐败中官员借用妻子或者子女之手收受贿赂的社会现状。另外,《明朝那些事儿》中还使用了征引、戏说等后现代语言技术,这些的使用也让《明朝那些事儿》的语言风格变得更加有趣和更有吸引力。

来源 : 长安街知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