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7-02
百年初心 甘心守道——甘肃民航近百年发展纪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仰望蓝天,甘肃 200 多条航线架起空中丝路;俯瞰大地,9 座民用机场镶嵌在如意大地;放眼全国,甘肃民航安全水平持续提升,甘肃民航管辖的 7 个机场通航 120 多座城市,国际航线 20 多条 …… 百年来,甘肃民航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及强,茁壮成长,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

历史积淀成就甘肃民航稳健发展

百年初心,风雨兼程。回顾甘肃民航的历史:机场从 2 个到 9 个,航线从 5 条到 250 条,年旅客吞吐量从 10 万人次到 1600 万人次。50、60 年代,兰州的机场在东岗。1970 年 7 月 26 日,兰州中川机场正式通航。1985 年 4 月,中国民航兰州管理局从兰州搬迁至西安,并在西安成立中国民航西安管理局(1989 年改称中国民航西北管理局)。同年 11 月,以中川民用航空站为基础成立了民航甘肃省管理局,受中国民航西安管理局管辖。民航甘肃省管理局成立,管辖甘肃境内的兰州中川、嘉峪关、敦煌、庆阳 4 个民用机场。2004 年 7 月,民航甘肃省管理局改组为甘肃机场集团 , 同时成立民航甘肃监管办。在民航总局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中,甘肃机场作为最后一家完成了属地化管理改革,进入甘肃省管时期。2006 年 5 月,海航集团重组甘肃机场集团。在海航托管这段时间内,甘肃省委、省政府一刻也没有忘记民航机场事业的发展。针对机场投资、建设、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2008 年,成立了甘肃省机场投资有限公司,2012 年,进一步成立了甘肃省民航机场管理局。几年间,甘肃省政府先后投资建成投运了金昌机场、张掖机场、兰州机场 2 号航站楼、庆阳机场改扩建飞行区工程和航站楼工程,为重组后的省民航机场集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民航走进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2015 年 1 月 30 日,省委、省政府从海航集团收回了机场管理权,新组建成立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目前,集团成为下辖兰州中川、敦煌、嘉峪关、张掖、金昌、庆阳、陇南 7 个民用机场(另有夏河、天水 2 个机场委托西部机场集团管理)、多个临空产业公司,拥有近 5000 名员工的省属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改革示范性国有企业。

基础设施助力甘肃民航腾飞发展

1930 年 2 月兰州开始在东岗筹建机场,使得上海—南京—西安航线延伸到兰州,甘肃省开始有了民用航空业。1932 年到 1949 年,甘肃省的民用航线是东起陕西西安、西讫新疆哈密这一段,开辟航站的也只有兰州和嘉峪关。

时序更迭,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省民航机场集团改组成立后,甘肃民航奋力追赶海航托管 9 年间落下的发展差距,全力加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以 " 一带一路 " 建设为契机,完成民航固定资产投资 70 多亿元,屡次刷新 " 甘肃民航速度 "。

2015 年 2 月,兰州机场 T2 航站楼投入运营,使兰州机场能满足 1000 万人次旅客吞吐量保障需求;兰州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当年立项、当年建成投运,成为国内继上海虹桥综合枢纽后第二个集民航、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2016 年兰州机场 4000 米跑道延长投运,使兰州机场飞行区等级升级至 4E,完全可以满足波音 B747-400 及空客 A340-600 等大机型的起降保障需求,兰州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及站坪扩建全面完成;2017 年兰州机场 T1 航站楼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2016 年敦煌机场改扩建项目用时仅 7 个月时间,完成了 T3 航站楼 38 个月的建设工期,保障了 " 文博会 " 顺利召开;2017 年敦煌机场跑道延长至 3400 米,飞行区等级由 4C 级提升到 4D 级,可满足 E 类飞机备降,保障了欧亚航路备降的需求,可以全天候起降 B737、A320、B767 等大型飞机,也可减载起降 B747-400 的超大客机。2018 年新建陇南机场项目竣工营运,陇南机场飞行区道面及附属工程荣获 " 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奖 " 荣誉称号。2016 年庆阳机场改扩建项目建成投运,综合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新建临夏民用机场工程和嘉峪关机场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另外," 智慧机场 " 带来旅客出行新体验,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已经实现了无纸化通关、自助登机牌办理、自助行李托运等服务。

三期扩建将迎来甘肃民航高速发展

2020 年 9 月 9 日,投资 334.38 亿元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甘肃民航史上规模最大的民用机场工程进入建设实施阶段,这将为甘肃民航的新一轮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以 2030 年为设计目标年,按照年旅客吞吐量 38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30 万吨、飞机起降架次 30 万架次的目标进行设计,建设工期为 4 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甘肃省基础设施重点推进项目,社会关注度高。2015 年,甘肃民航回归省管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甘肃民航基础设施的投入,着手开展三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历时五年。2020 年 2 月 5 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 年 6 月 29 日,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甘肃省发改委批复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2020 年 9 月 9 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截至 2021 年 5 月底,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共完成投资 72.72 亿元。飞行区场道工程土方及地基处理累计完成 1482.93 万立方米,填方 1141.77 万立方米,强夯处理 197.63 万平方米。T3 航站楼地基处理已完成,桩基累计完成 3653 根。高架桥落客平台工程桩基累计完成 48 根,同步开展地基换填处理及土方填筑。

航空运输带动甘肃民航纵深发展

1970 年 7 月正式建成通航之初,兰州中川机场只有5条航线,2 条通往北京,一条通往上海,一条通往乌鲁木齐。最短的一条航线是兰州至西宁。70、80 年代,兰州中川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基本上在 10 万人次左右徘徊。1993 年,兰州中川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只有 39 万人次,1995 年跃至 50 万人次,1996 年达到 65 万人次。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民航紧抓西部大开发、" 一带一路 " 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新纪录。特别是 2015 年我省理顺民航管理体制以来,省民航机场集团以兰州机场为核心,各支线机场为支撑,国际国内、干支线协调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互联互通的航空网络结构,航空市场开发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 2019 年底,已开通国内外客运航线近 250 条,比 2012 年增加近 170 条;通航的国内外城市 123 座,比 2012 年增加近 80 座,执飞航空公司由 2012 年的 20 余家增加到 46 家。国内至各省会、直辖市、重要商贸及旅游城市航线得到进一步加密,兰州至新疆的 " 进疆通道 " 航线,高峰时每天达到 24 班,兰州机场已成为全国进疆网络最为完善、最重要的西部枢纽机场之一。国际地区航线已累计通达欧洲法兰克福、西亚迪拜、日本名古屋、韩国首尔、东南亚新加坡等 30 余座 " 一带一路 " 沿线城市。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航空运输生产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截止 2019 年底,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年均增幅分别为 15.84%、19.27%、10.66%,增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连年实现百万级跨越发展,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第一个 3 年,实现了旅客吞吐量从 500 余万人次到 900 余万人次的跨越;第二个 3 年,实现了旅客吞吐量从 900 余万人次到 1600 余万人次的跨越。尤其是 2015 年以来,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量在 200 万人次以上,平均增速 21% 以上。兰州机场 2015 年、2016 年连续 2 年旅客吞吐量增幅高居全国省会机场榜首,成功迈入千万级机场行列,创国内晋升千万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跨度最大记录。目前,兰州机场排名已从 2012 年的 37 位提升至 26 位。中国邮政航空、顺丰航空、龙浩航空先后在兰州机场投放运力,结束了我省长期以来没有正班全货运航线的历史,开启了我省全货机新时代。

百年初心,百年辉煌。回望甘肃民航走过的路," 人民航空为人民 " 的理念从未改变。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省民航机场集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围绕建设 " 开放大门户、丝路大空港、经济大快线 " 战略定位,全面构建以兰州机场为关键核心,河西、陇东各支线机场为两翼支撑,承接国家 " 一带一路 " 建设向西、向南延伸开放的重要通道机场集群,努力打造 " 安全效益型、智慧服务型、发展创新型、法治廉洁型、党建示范型 " 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牢记初心使命,厚植人民情怀,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乘风破浪、飞得更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 通讯员 刘莎莎 吴枚 周军培 文 / 图

编辑 | 张亚君

责任编辑 | 孙悦

值班主任 | 郭俊宇

相关标签

甘肃 兰州 甘肃省 庆阳 初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