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7-04
云浮市郁南县扶贫办专职副主任何洁莲:从不敢大声说话的新手到扶贫行家里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看到村里生活环境也好了,村民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我心里就觉得很舒服、很高兴。"

——何洁莲

办公中的何洁莲。

云浮市郁南县扶贫办专职副主任何洁莲或许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扶贫干部。在郁南县桂圩镇任党委副书记时,虽然自己并未负责分管扶贫工作,但是对来到桂圩镇驻村的帮扶干部们,她总是忍不住主动在生活上、工作上给予他们帮助," 看他们来帮助桂圩,我真的很感动,所以想尽本分关心他们。" 她还记得,2017 年底调任至郁南县扶贫办时,驻村干部们还跟她说 " 其实你跟扶贫很有缘分。"

几年任职下来,何洁莲已经从 " 新兵 " 成长为 " 老手 ":到脱贫攻坚收官之时,郁南县 8581 户 19365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5553.84 元;25 条省定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25 条省定相对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8898.81 元。何洁莲本人也被授予 " 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 称号,但她却说,成果都是大家一起做出来的,自己做的不过是很平常的本职工作。

何洁莲(左一)和同事在探讨扶贫资产管理事宜。

业务新手,扛住压力担起职责

虽然在调任县扶贫办前,何洁莲就知道即将到任的岗位很忙碌,也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她坦言真正做起来还是比想象中要困难。2017 年 12 月,何洁莲来县扶贫办报到的当天就加班了。

原来,当时临近年关,扶贫办既要准备迎检,又要抓紧时间做好数据系统的录入工作,而何洁莲才刚接触具体的扶贫工作," 头几天对着业务数据是一头懵 "。但人在其位,很多工作都需决断,她只好让同事将相关的文件、资料都放到办公室,自己通宵达旦地翻阅、学习," 看不懂的就打电话、发微信跟同事请教,那段时间他们也是睡不好 "。就这样,她开始了在县扶贫办的任职。

何洁莲回忆起来,坦言当时的心理压力挺大的,一是觉得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调到这个岗位上,使命沉重,担心辜负组织的信任;另外,当时她家中父亲病重,自己却无法陪伴,内心不安。至今说起,她仍觉得歉疚,不过这些,何洁莲都选择独自扛下来,父亲那会儿那句 " 回去(工作岗位)吧,我没事 " 总在支撑着她。

何洁莲(右二)在脱贫户家中。

如果说刚任职就遇上年检是扶贫工作给何洁莲的小小考验,那如何使用好扶贫资金、发展好产业,就是她遇上的头个大难题。

2017 年,郁南县由于扶贫资金使用速度过慢而被通报批评,任职不久的何洁莲 " 头又大了 ":自己没发展过产业,一时间如何将 3000 多万元资金安全妥当地使用出去?

记挂着这个事情,那阵子她 " 睡也睡不着。" 何洁莲说,发展产业不仅要结合当地实际考虑风险和收益,同时还要兼顾好土地使用等方面,要在短期内寻找出合适的产业,难度不可谓不大。但问题摆在眼前,总要解决,该怎么办?

她说,他们先后召集了相关部门和镇村干部开会,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同时,何洁莲也与县领导一同到镇里、村里调研,了解掌握郁南县扶贫产业的情况," 最后我们征求了县委、县政府和市里的意见,决定发展光伏产业。"

但同时,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发展光伏需要的用地该怎么解决?

何洁莲考虑过,与县里的相关部门协调,在建筑物楼顶等地安装光伏," 但是考虑到日照、面积等条件,又觉得不妥。" 一天,正为此烦恼的她突然想起:县里不是有很多养殖小区吗,何不利用棚顶的面积安装光伏?何洁莲赶紧与县里分管扶贫的领导报告自己的想法,两人不谋而合。

就这样,投入 3000 多万元的扶贫资金,郁南给全县境内各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所属的房屋楼顶,以及温氏公司养殖小区等适合场所建设了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进一步稳定提高困难群众的收入。

如今,光伏产业也已经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一起,形成郁南县的三大扶贫产业,通过落实统筹规划、龙头带动和典型示范等抓手,带动了 3357 户有劳动能力脱贫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 8000 元。

何洁莲(左一)在桂圩镇光伏产业项目现场。

扶贫老将,认真探索管理资产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云浮市投入扶贫项目资金 16.39 亿元,形成资产总额 14.33 亿元,资产形成率达到 87.43%。而对于如何管理好扶贫资产,郁南县也走出了自己的经验。

2019 年 11 月,广东省扶贫督查组来到郁南县督查脱贫攻坚工作,对当时郁南县的产业扶贫成果给予了肯定,并让郁南县总结好扶贫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大探索力度,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接到课题后,何洁莲感到动力满满的同时,也表示很有压力,既为产业发展得到肯定而兴奋,也为之前没有资产管理的具体经验而担忧。她说,县里也很重视扶贫资产管理的课题,多次召集相关的部门开会讨论,听取好的想法意见;而他们作为扶贫办的工作人员,也经常到镇村、到各产业项目里调研采访,与产业负责人交流;同时,郁南县还邀请了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团队共同探讨管理方案。

" 在这个基础上得出了初步想法,然后我们先选了 4 个拥有各自特色产业的镇进行试点,在试点中也不断调整和完善模式,最终才形成了现在的‘郁南样板’。"

何洁莲说,郁南的扶贫资产管理工作试点模式经过大半年探索,最终确定 " 党建 + 股份制 + 大数据平台 " 管理模式,通过 " 一二三四五六 "(明确一个目标、实现两个区分、搭建 " 三+" 模式、建立四个机构、界定五五比例、完善六个制度)举措,加强了扶贫资产风险防控、实现了扶贫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了扶贫对象持续增收、建立了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夯实了乡村振兴坚实基础。

后来,郁南被省扶贫办确定为全省扶贫资产管理示范试点县,2020 年 7 月还举办了全省扶贫资金项目资产管理培训班,向全省推广 " 云浮经验 "" 郁南样板 "。

郁南县桂圩村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文化旅游村。

" 实际上我们已经在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了。" 何洁莲介绍到,在进行扶贫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他们也正在统筹资金分配,争取在下一步推进各乡村的平衡发展。

回首这几年走过的 " 扶贫路 ",何洁莲说,自己已经从 " 下乡因业务不熟不敢大声说话 " 的迷茫新人,成了底气十足的行家里手,但令她感触最深的,还是看到如今在贫困群众脸上出现的,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每当此时,她总觉得自己之前的 " 压力大 "" 睡不着 " 都不值一提," 看到村里生活环境也好了,村民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我心里就觉得很舒服、很高兴。" 何洁莲说。

郁南县桂圩村一角。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图片: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相关标签

何洁 微信 脱贫攻坚 村干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