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7-05
红动陇原100年丨酒泉烈士陵园:巍巍祁连埋忠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行走在酒泉烈士陵园,碧草青青,松柏苍翠,纸花簌簌,庄严肃穆,仿佛在向长眠的革命烈士默哀。陵园中心,高高耸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塔身刻着 " 革命精神长在 "" 先烈业绩永存 "。

这里,安葬着 1949 年酒泉解放后建政初期,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九师的干部战士和后来因战、因公牺牲的烈士及同志共 204 名。其中有名烈士 36 名、无名烈士 82 名、牺牲同志 86 名。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到酒泉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据统计,酒泉烈士陵园近年来接待部队官兵和学生 10 万多人次,接待社会其他人员 5 万多人次。每年 9 月 30 日,酒泉市及肃州区两级党委、政府还在这里开展烈士公祭活动。酒泉烈士陵园已成为酒泉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跨越山河寄哀思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0 年 10 月,中华英雄儿女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酒泉热血青年不甘落后,报名参加志愿军,在异国他乡抛头颅、洒热血,誓死捍卫祖国的尊严。

2020 年 10 月 23 日,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镌刻着 104 名烈士姓名和事迹的烈士事迹纪念碑在酒泉烈士陵园揭幕,其中包括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 26 名肃州籍烈士。

侯世英,男,酒泉县天家村人,1914 年出生,志愿军 193 师 577 团 9 连副连长,1951 年 5 月在朝鲜黑龙山战斗中牺牲。葛天桂,男,酒泉县葛太庄人,1922 年出生,志愿军 66 军 198 师 592 团 3 连班长,1951 年 2 月在朝鲜五音山战斗中牺牲。夏百发,男,酒泉县上坝公社人,1926 年出生,志愿军直属部队通讯班战士,1950 年随毛岸英乘车去执行任务,途中被美军飞机轰炸牺牲 ……

"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他们是祖国的骄傲、吾辈的楷模,更是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肃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郝忻泉说。

" 这 26 名肃州籍志愿军烈士牺牲的时候还很年轻,都没有子女。如今 70 多年过去了,他们的父母至亲也已不在人世。他们虽然埋骨他乡,但精神长存酒泉。" 郝忻泉说,"2 年多来,我们通过走访亲属、查阅档案、挖掘史料等方式,整理了他们的英烈事迹,镌刻在纪念碑上,让世人缅怀。"

我们永远怀念年轻的战友

今年 56 岁的杨彦文是酒泉市肃州区解放路社区综治中心主任,白天工作繁杂,午夜梦回时," 不是被越南兵追得走投无路,就是在战场上厮杀。每当惊醒,都是一身汗,再也睡不着了。" 杨彦文说。

酒泉烈士陵园埋葬着杨彦文的两个战友。曹立国是肃州区东洞人,1966 年出生,1986 年 3 月在老山前线侦查作战中,被越军燃烧弹袭击,壮烈牺牲。陈国枝是肃州区上坝人,1966 年出生,1986 年 10 月在八里河东山某炮阵地执行任务时,被越军炮弹击中,光荣牺牲。

" 我们年龄相仿,同时应征入伍,都参加了对越防御作战。曹立国隶属成都军区第十侦察大队二连,1986 年 3 月,奉命在 1828 高地组织破袭战斗。18 日,敌军向连队潜伏的地区发射 2 枚燃烧弹,数 10 平方公里的作战地区顿时一片火海,全连有 5 名干部和 15 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曹立国也在其中。" 说起年轻的战友,杨彦文记忆深刻。" 程国枝是一名出色的火炮瞄准手。战斗中,他好像给火炮安上了眼睛,打得越军心惊胆战。1986 年 10 月 14 日,他们配合友军出击作战,敌人一发炮弹落下,程国枝躲闪不及,身中 10 多块弹片,壮烈牺牲。"

" 我时常想起那些战友年轻的脸庞,夜不能寐,惋惜和心痛萦绕在心头。" 杨彦文说," 我不能怕,我是共产党员,我要到战斗一线去,多杀敌立功。" 同年 3 月,杨彦文作为班长,带头写下了请战书。

2016 年,杨彦文和几个战友相约到老山祭奠战友。" 如今的老山风景如画、绿树成荫。" 杨彦文说:" 现在,党和国家很照顾我们,不仅有饭吃,还有楼房住,已经很满足了。"

是告慰更是传承

今年 3 月 4 日,酒泉日报社接到苏州日报社记者的求助电话,希望两家新闻单位联合起来,为上世纪 70 年代在酒泉病逝的朱兴生烈士寻找墓地。3 月 10 日,《酒泉日报》刊登了《有生之年能祭奠哥哥是我的夙愿》。3 月 16 日,肃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传来消息,在酒泉烈士陵园找到了朱兴生的墓地。

1968 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的朱兴生告别父亲和弟弟,入伍参军。他起初在南京服役,1969 年在大同服役。不久,他来到酒泉,在 5292 部队 19 军坦克师步兵连 1 连服役。1971 年 1 月,在原解放军二十五医院病故,年仅 23 岁。

"60 年代新中国为发展国防事业,在大西北建设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民族脊梁。朱兴生就是其中一名,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建设中因公牺牲,长眠在酒泉。" 郝忻泉说。今年清明节,酒泉烈士陵园为朱兴生烈士立新碑,上面刻着 1971 年 1 月 4 日在革命工作中牺牲。

2020 年,张晓东和家人跨越 1400 多公里,从河北张家口赶到酒泉烈士陵园祭拜父亲张杰。张杰 1940 年出生,1961 年 9 月入伍,1974 年因公牺牲,安葬在酒泉烈士陵园。

" 父亲去世时,我不到 5 岁,弟弟和妹妹才 2 岁。记得有一年,父亲带着我在院子里放炮。那时,他很年轻,笑声爽朗。这么多年了,我们靠着仅存的几张照片拼凑着他的模样。" 站在父亲的墓碑前,时年 51 岁的张晓东泪流满面。

在酒泉烈士陵园还有一块无名烈士纪念碑,上面写着 " 在此安葬着解放以来在本地区因战、因公负伤,医治无效光荣牺牲的 81 名烈士遗骸。初葬时,因无文字记载,移葬后姓名无法查考,特立碑以兹纪念。"

" 当年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帮他们寻亲我们应该全力以赴。" 郝忻泉说,近年来,酒泉市及肃州区大力推进烈士寻亲工作,让烈士魂归故里,是告慰更是传承。

酒泉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蕾

编辑 | 安周霜

责任编辑 | 孙悦

值班主任 | 郭俊宇

相关标签

酒泉 烈士陵园 志愿军 抗美援朝 朝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