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丨湖北 2021-07-05
国家要求滴滴出行下架整改为何深得人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国家网信办 4 日晚间通报,经检测核实," 滴滴出行 "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已通知应用商店下架该 APP,要求滴滴出行认真整改。

国家网信办的通报在第一时间受到公众的普遍支持。滴滴出行据报道占有中国网络叫车至少 80% 的市场份额,无数人在使用它,滴滴如何使用这些信息,公众当然很关心。

互联网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方便,但不知不觉之中,公众的个人信息安全也变得非常脆弱。一个人使用了某项服务,他的相关个人信息就被自动抓取记录了下来,我们经常在网上被要求授权自己的某个信息被记录使用,而那个时候基本没有拒绝授权的选择。人们无奈地面对了一个现实:自己的个人信息乃至部分隐私已经进入了大型公司的数据库,这是否会危害我们的安全,作为个人我们只能听天由命。

滴滴出行属于网络高科技公司,它对在中国普及网络叫车服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它无疑也是大型互联网公司中掌握个人出行信息最详细的。网信办的通报指出滴滴出行 " 严重违法违规 " 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这很让人担心。滴滴出行似乎已经有能力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进行 " 大数据分析 ",这对个人来说当然构成了潜在信息风险。

我们希望,互联网巨头对应用者的信息收集遵循最小化原则,而非一网打尽的最大化原则。然而很多人怀疑,自己的信息被有的互联网公司做了最大化采集,被商用还属于比较轻的侵权,有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给一些人带来意外的麻烦和冲击。

人们尚不了解滴滴出行具体是如何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但国家及时站出来保护个人信息,这一行动本身带给了人们国家在管这件事的信心。重要的是,互联网巨头往往在本行业走在了前头,国家不能够任由它们成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制定者,标准一定要掌握在国家手中,从而确保那些巨头在收集个人信息方面是克制的,遵循最小化原则。决不能让任何一家互联网巨头成为比国家掌握还详细的中国人个人信息的超级数据库,更不能给它们对那些数据的随意使用权。

尤其是像滴滴出行这样的公司,它在美国上市,其排第一第二的股东都是外国公司,国家对它的信息安全监管更需要是严格的,这既是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监管不意味着限制发展,只有排除了风险后,用户才能更加放心,未来的市场空间才会更加广阔。

滴滴被国家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暂停新用户注册

7 月 2 日晚间,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在官网发文,宣布对 " 滴滴出行 " 启动网络出行安全审查。

公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 " 滴滴出行 " 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 滴滴出行 " 停止新用户注册。

对此,滴滴出行回应称,滴滴将积极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将在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全面梳理和排查网络安全风险,持续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和技术能力。

美东时间 6 月 30 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DIDI",发行定价为 14 美元,位于 13 美元 /ADS 至 14 美元 /ADS 的发行区间上限。

尽管上市甚是低调,没有发布会,也没有敲钟仪式,但是交易却十分活跃。

上市首日,滴滴股价高开低走,开盘后不久一度涨超 28%,收盘涨幅缩窄至 1%,全天振幅近 28%,市值一度超过 5000 亿人民币。或受审查影响,7 月 2 日,滴滴股价以下跌近 11% 大幅低开,随后跌幅有所收窄。

据了解,此次滴滴接受审查的背景是去年 6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包括: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以及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产品和服务供应中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的危害;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开放性、透明性、来源的多样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为政治、外交、贸易等因素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遵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情况;其他可能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网络安全审查在 45 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会延长 15 个工作日。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的审查项目,可能还需要 45 个工作日或者更长。

来源 : 环球网资讯

相关标签

滴滴出行 个人信息 互联网巨头 网络安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