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1-07-05
泰山,可以独尊!——读鹿锋先生《泰山何以独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提到泰山,很多人会想到 " 五岳独尊 " 这个词。

" 五岳独尊 " 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标志性赞语。理解 " 五岳独尊 " 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泰山,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在鹿锋先生这本《泰山何以独尊》这本书里,作者从中华历史文化大背景下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座 " 泰山 ":

泰山,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约 6100-4600 年的大汶口文化,成为 " 泰山信仰的源头 ",纵横 1500 年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大汶口人、农业发展、服饰蚕茧、器皿陶器、玉器文字等组成了泰山文化早期的社会风貌;在这片地理人文区域上,孕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这些地理人文、经济生活、文化圣贤,共同组成了泰山文化的 " 原始股东 "。

泰山,引历代皇帝、圣贤、文人 " 共折腰 "。泰山本是一座自然之山,因皇帝们络绎而来成为政治之山,秦皇汉武也成了泰山的重要游客;因圣贤文人们与泰山 " 高山流水话知音 " 而成为思想之山和文化之山,孔子和泰山成为了互相的隐喻;因各种宗教信仰荟萃于泰山而成为宗教之山,泰山成为了全国名山大川中少有的荟萃儒释道以及其他宗教信仰的融合之地。

泰山,因齐长城而成为齐鲁文化的枢纽。泰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地位,连接起了 " 一山一水一圣人 " 齐鲁大地和齐鲁文化:一个尚功利,一个重伦理;一个求革新,一个重传统,都在泰山这里汇合融合。泰山以其厚重的胸怀容纳着不同的文化,并以坚韧的精神承载着 " 允执厥中 ",这种包容和坚韧,进而 " 大而化之 " 到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与古往今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泰山这方圣土,培养了党怀英、萧大亨等 " 优秀泰山儿女 " 的杰出代表,还有开启中国书院文化先河的泰山先生石介等大儒。母以子贵,泰山这位高贵的母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古圣今贤," 泰山儿女们 " 也以自己不同历史时代的丰功伟绩为泰山这位历史长河中的母亲添光增彩、增福增寿。

泰山学,正孕育正萌芽正当时。鹿锋先生是提出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建立 " 泰山学 " 的第一人。泰山学博大而精深,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随着文化自信的中国风进入世界文化舞台的中心,以 " 泰山学 " 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系统集成观正是生逢其时、大有可为之时。

洋洋洒洒 30 余万字,鹿锋先生的《泰山何以独尊》给我们呈现了一座全息全维的泰山——这座山,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的;既是社会人文的,也是民生经济的;既是浓缩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精神家园,也是引领人类文明再发展再繁荣的新的起跑线。

" 五岳独尊 "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精神内核?泰山大儒、徂徕先生石介曾著《泰山》一诗。其文曰:"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丸。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殳。" 该诗透露出泰山 " 独尊 " 有两个主要依据:

一是空间性的物理体量之大之高。" 岩岩 " 乃空间形象,泰山体量南北跨度近 100 公里,东西跨度近 200 公里,泰山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受掀斜式断块抬升控制,断裂活动使其拔地而起耸立在华北平原之中,故彰显得特别高大雄伟。泰山的自然之美,美在山体的高大及形象的雄伟。它主峰突兀,山势陡峻,山峦叠起,与周围的河海、平原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形成了 " 一览众山小 " 的高旷气势。

一是时间性的文化叠加之久之高。" 祖 " 有 " 初 "" 始 " 等义,为时间概念,也可引申为事物根本、母体。这种时间性的久远,不仅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郭沫若先生说,泰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泰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在中国名山中,唯有泰山获得了这样崇高的评价,奠定了泰山在文化领域的崇高地位。正是这种时空特性,赋予了泰山特殊的威严和神圣感,奠定了泰山可以独尊的存在论场景。

据说释迦牟尼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是:"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去除宗教色彩,我们理解‘唯我独尊’的 " 我 ",并不是单指释迦牟尼的生命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人在天地间是孟子所说的顶天立地的 " 大丈夫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这种独立自我的 " 大丈夫 " 精神,不是先天自然成就的,而是要经历后天艰苦卓绝、苦难辉煌的修身磨砺方可以成就,需要经历从物质生命到精神生命的飞跃,经历孕育、成长、成熟的漫长的自我否定、自我再造的 " 重生 ",才可以塑造出生命主体的 " 独尊 " 存在。

" 独尊 " 和 " 自信 " 有着相通的内涵和含义。2021 年 6 月 17 日,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院士在华东师范大学 2021 届毕业典礼上作了题为《世界因你而不同,未来因你而感动!》的讲话。钱院士说,人要走向成熟,走向智慧,必须至少先后翻越两座自信的高山。第一座山是 " 盲目自信 " 的峰高陡峭,第二座山是 " 清醒自信 " 宏伟广阔抬升的高原,它不断上升,远不见峰,没有止境。

泰山,见证并沉淀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跌宕起伏与波澜壮阔,是一座从否定 " 盲目自信 " 到肯定 " 清醒自信 " 的高山,一座昭示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在文化和精神上永远 " 发育万物、骏极于天 " 的高山。经历 " 盲目自信 " 转向 " 清醒自性 ",赋予了泰山文化独有的 " 生命再造、生生不息 " 的精神内核,奠定了泰山可以独尊的生命内核。

当下中国,正在开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在于文化自信。展望未来,以 " 泰山学 " 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实践的大融合体系,也必将成为推动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建设的新的文明成果。

泰山,可以独尊!她见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改革奋进的历史发展脉络。泰山,可以独尊!她孕育着中华民族顽强不息、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新的征程、开创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自我革新精神和蓬勃生命力。

与鹿锋先生偶然相识,闲来网聊,居然对泰山有着共同的大爱,很多观点不谋而合,君子之见多有相同。是为记。

作者:白立新 6 月 29 日初稿于泉城 7 月 5 日完稿于泰山脚下

相关标签

泰山 地理 子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