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7-06
讴歌“当代愚公”致敬建党百年,话剧《八步沙》晋京首演大获成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七月的北京,党旗飘扬,风展如画,处处洋溢着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7 月 5 日晚,在举国共庆党的百年华诞之际,话剧《八步沙》在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兴建的第一个综合性剧院——天桥剧场首演并大获成功。国家有关部委、中直文艺单位负责人,艺术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首都各界群众 800 余人到场观看了演出。

精品力作展现 " 六老汉 " 愚公风骨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通知》精神,由甘肃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以 " 时代楷模 "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 " 六老汉 " 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创排的话剧《八步沙》,入选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并作为 50 部在京展演的剧目之一,在 7 月 5 号至 6 日赴北京演出。

20 世纪 80 年代,6 位年逾半年的当地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不甘心世代生活的家园被黄沙吞没,立下铮铮誓言,卷起铺盖挺进八步沙,用 " 当代愚公 " 精神在大漠深处书写最壮丽的绿色奇迹。

话剧《八步沙》充分发挥话剧艺术直面现实生活、书写时代风采的优势,紧紧围绕 " 八步沙 " 第一代治沙人的治沙经历,凸现 " 六老汉 " 艰苦奋斗的拼搏历程,体味苦辣酸甜、喜怒哀乐的人生况味,展现了 " 六老汉 " 质朴坚韧的愚公风骨与情怀。

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划时代之作

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在康爱石、祁宝泉、常贵顺等 " 老甘话人 " 和全体演员真情演绎下,以 " 六老汉 " 为代表的甘肃人民的朴实与坚毅、坚守与奉献,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现场观众。演出结束后,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经久不息,许多观众围在舞台前久久不愿离去。一次次响起的掌声,是向舞台上艺术家致敬,更是向当代愚公、时代楷模 " 六老汉 " 致敬。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在演出结束后表示:" 这部剧主题选得好,内容挖掘好,演员演得好,艺术呈现好,艺术家们用极其朴素、高度生活化、十分细节化的、完全地域化的精准艺术表达,让这部剧成为甘肃文艺的代表之作。通过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让我们完全进入了剧中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展现了血肉饱满的艺术形象。这部剧也成为展现我国脱贫攻坚奋斗历程的史诗之作,是我们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划时代之作。"

" 辉煌,来自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 他说:"40 年的风霜雨雪,八步沙三代治沙人用血与泪、冰与火,用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棵接着一棵种的毅力,不仅将沙漠中的一株株树苗变成守护家园的万亩绿色大堤,也彻底抛开了贫困的束缚。庚续精神血脉的火种,不仅在八步沙的沙梁上闪耀着,也在一代代甘话人的心中传递着。"

用艺术为甘肃脱贫攻坚事业树碑立传

60 多年来,一代代的甘话人先后创作演出剧目 150 多部,《在康布尔的草原上》《西安事变》《老柿子树》《兰州人家》《天下第一桥》《七先生》等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将一个个中华民族从磨难中成长、从开拓中奋进的感人故事,写就甘肃文艺发展不断勇攀高峰的史诗,为中国话剧事业在西北地区的成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建党百年之际,话剧《八步沙》在北京的成功首演,再次写下甘肃文艺事业辉煌的一页。

这一次,铿锵的誓言在祖国首都的艺术殿堂响起,甘肃文艺工作者用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向在亘古荒漠播下万亩新绿的共产党人致以最深情的礼赞,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致以最庄严的敬礼。

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表示:" 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群体是激励我们前行的时代楷模。我们要不断地把话剧《八步沙》打磨成精品力作,为甘肃脱贫攻坚事业用艺术的形式树碑立传。我们也要在全省文艺系统学习‘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八步沙’精神,推广话剧《八步沙》主创团队和表演人员的成功经验,为甘肃文艺创作攀登新高峰提供有益的借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图由省文旅厅提供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北京 脱贫攻坚 艺术 甘肃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