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1-07-07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于7月12日至13日在贵阳举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7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2021 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经国务院批准,2021 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于 7 月 12 日至 13 日在贵阳市举办。

据悉,为更广泛更深入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 " 中国行动 ",展示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发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 " 中国声音 "、提供 " 中国方案 ",深化生态文明国际交流与合作,经国务院批准,2021 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于 7 月 12 日至 13 日在贵阳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记者了解到,2021 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主题为" 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主办单位为外交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有关部门为指导单位。论坛将邀请中外政要、国内外一流专家、知名企业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嘉宾规模 500 人左右。

今年论坛活动在内容设计上,分为 " 会、展、招 " 三大板块,包含论坛会议活动、展览展示展销、绿色产业招商系列活动。其中,会议活动主要策划有开幕式、闭幕式、主题论坛、会见活动、国际咨询会会议、主宾省(福建省)系列活动、生态文明示范点参观等;展览展示展销主要策划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绿色产品展销及贸易洽谈;绿色产业招商主要策划绿色产业项目推介会和项目集中签约。目前,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

■相关链接

2021 年生态文明盛会设有 20 余个主题论坛

记者了解到,今年主题论坛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和热点话题,共策划了 20 余个主题论坛。

一是聚焦 " 十四五 " 规划,举办 " ‘十四五’时期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 论坛。

二是聚焦 "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 要求,举办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 绿色清洁能源 "" 新能源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趋势新格局 "3 个论坛。

三是聚焦建立与国际组织常态化合作机制和发挥论坛对外交往作用,举办 " 中瑞对话 2021"" 绿色发展市长论坛 "2 个论坛。

四是围绕前沿热点议题,举办 " 绿色金融 ""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 后疫情时代低碳转型发展 "" 气候变化、全球碳汇与生态保护 ""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共建全球生态文明 "" 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等 8 个论坛。

五是围绕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举办 " 生态文明法治 "" 保护河湖生态 · 践行生态文明 ""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践 "" 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本价值及其对政策的影响 "4 个论坛。

六是围绕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 " 三大战略 " 行动,举办 " 智慧助力农业创新 · 绿色引领产业未来 "" 森林康养 · 中国之道 ""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 "" 喀斯特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 "4 个论坛。

另外,将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览展示,包括贵州成果展、主宾省成果展、海洋成果展和论坛历程展,线下展示总面积约 500 平方米,线上设网上展馆;绿色产品展销和贸易洽谈包括贵州展区、主宾省展区和国际展区,线下展示总面积 7680 平方米,展期 5 天,线上设网上展馆。

2021 生态盛会有多方面创新

从 2009 年到 2021 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走过十余年时光,2021 年生态盛会,将有多方面创新。

创新主题方面,一是论坛主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确定了论坛主题。二是主题论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国际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前沿话题,围绕 " 聚焦‘十四五’规划,聚焦‘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焦与国际组织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和发挥论坛对外交往作用,围绕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 " 行动’ " 等六大板块,策划设计了多个主题论坛。

创新内容方面,一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论坛的两次贺信精神和两次重要指示精神。二是围绕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 年碳达峰与 2060 年碳中和目标以及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等焦点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三是突出经贸活动。围绕贵州绿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绿色产品展销、贸易洽谈及绿色产业招商等活动。四是全面展示贵州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突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经验和成果。

创新形式方面,一是论坛举办方式,线上线下融合。二是活动方式,围绕论坛主题,线上线下结合,会展招一体,充分展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开展绿色产品展销、贸易洽谈,开展绿色产业项目招商,举办绿色产业项目合作签约等。

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亮点有点多

2016 年 6 月贵州获批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自试验区获批以来,贵州以建设 " 多彩贵州公园省 " 为总目标,把大生态作为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筑牢绿色屏障、完善绿色制度、培育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 " 五个绿色 " 的总体部署;推动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开放相结合;在绿色屏障建设制度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制度创新、生态脱贫制度创新、生态文明大数据建设制度创新、生态旅游发展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创新、生态文明对外交流合作、绿色绩效评价考核创新等八个方面大胆创新实践。

贵州省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全面建立河长制、林长制、绿色制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及绿色发展指数等试验区 34 项核心制度已全部完成,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贵州经济增速连续 40 个季度居全国前三、其中三年居全国第一,绿色经济占 GDP 比重达 42%,同时生态环境指标持续向好并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 61.51%,县城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 99.4%,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 100%,世界自然遗产地达到 4 个、居全国第一位,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

去年国家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我省多类型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度、磷化工行业 " 以渣定产 "、河湖长制 + 河湖司法协作机制、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机制、生态护林员意外伤害保险、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机制、长江上游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等 30 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涵盖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环境治理体系、生态补偿、生态扶贫、生态司法等 13 个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经验,生态文明 " 四梁八柱 " 制度框架全面建立。

记者问答

7 月 7 日,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的相关领导出席 2021 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并对记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以下是相关内容。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哪些成绩?

生态环境部相关领导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一是生态文明战略谋划部署不断加强。十八大以来,出台数十项生态文明相关改革方案,制修订近 30 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组建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河(湖、林)长制等改革举措全面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更加彰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十三五 " 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 9 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 30 年保持 " 双增长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体系初步建立,自然保护地约占陆域国土面积 18%," 绿盾 " 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不断深化;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约占陆域的 25% 以上;推动建成 262 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 87 个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实践创新基地,打造一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样本。

三是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相关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和愿景,积极筹备《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国际影响更加深远。

" 两山 " 实践取得成效

生态环境部相关领导介绍: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 " 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深化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先后命名了四批 87 个基地,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打造了一批 " 两山 " 实践的生动样本。

一是推动各地不断夯实绿色发展的底色,各基地空气、水环境质量均处于所在地区前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均达到优良以上。二是促进各地有效提升绿色发展的成色,各基地依托自身环境特点和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是探索了一批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转化的经验和模式,初步凝练形成 " 守绿换金 "" 添绿增金 "" 点绿成金 "" 绿色资本 "4 种 " 两山 " 转化路径,以及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 生态 +" 复合产业、生态市场、生态金融、生态补偿等 8 种具体转化模式,为全国 " 两山 " 实践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经验做法;四是示范引领效应逐步显现。推动形成了 " 比、学、赶、超 " 的良好实践氛围,各地参与 " 两山 " 实践的热情得到有效激发。

为深入贯彻 " 两山 " 理念,生态环境部自 2015 年以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连续举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主题论坛。生态环境部将与贵州省一起,举办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主题论坛,围绕理论实践,进行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同时,将发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一批)》,分享两山实践经验和成果。

自然资源部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资源部相关领导介绍,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是落实细化已出台的制度性文件,推动改革政策落地生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 ; 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研究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 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为主要抓手,推进确权登记法治化,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权属边界 ; 统筹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进一步强化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管控,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确保《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落地见效。

二是研究制定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的重要改革政策,并组织实施。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 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市场化机制 ; 研究完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制度 ;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实施更为严格的无居民海岛保护管理 ; 修改完善《深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试点进一步明确自然生态空间管控目标和规则。

三是总结评估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性成果。以生态文明改革实践为基础,加快《国土空间规划法》立法工作。加快推进矿产资源法及配套法规的修改。联合财政部深入总结 25 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成效和问题,推进 " 十四五 " 时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相关涉海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完善工作。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林国

编辑 柴潇蕾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标签

贵阳 生态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