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1-07-07
内蒙古,终于绿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刚到来的七月,广州依旧闷热。

早几个月前,我问内蒙古朋友"你们那儿的草,啥时候长出来"?

因为,那会儿有点迫不及待想看大草原了。

在南方人来说,想看到梦想中的大草原,就像是做梦般美好。

朋友答曰:"刚开春,七八月吧。"

当时觉得,可太久了。

可一转眼,就已经到了下半年的七月。

城里早已习惯炎热的夏天,而远方的大草原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先讲一个半熟知识:

中国领土面积的2/5,都是草原。

不到草原,根本不知天地之辽阔。

看,天上白云在浮动。

地上牛儿羊儿马儿在绿草上游走,天地间,呼应暗合。

我们大多数时候提到「大草原」时,都是这样的吧。

北朝民歌《敕勒歌》里唱着——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歌里描绘的大草原,具体在哪儿?

仍无定论。

不过也好,它能让不少人将它想象成内蒙古高原。

在那儿,不仅巧妙地符合了这首民歌里描述的场景。

甚至延伸出故意留白的部分:

苍茫辽阔、云淡风轻、一碧千里、翠色欲滴……

大地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叫人惊叹,也叫人舒服。

匹匹骏马牛羊,时跑又时停。

可爱而不自知的它们,应该也和草地上的人一样。

在回味这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朋友说啊,"这段时间的大草原,长势旺盛,到处都是绿油油的"。

要是想去内蒙古看大草原,此刻正当时。

01

说草原,离不开「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大家一定很熟悉吧?

它既是一片大草原的名字,也是一座大城市的名字。

有人说,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就在呼伦贝尔。

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草原,内蒙古就独占了俩。

分别是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以及新疆那拉提草原和南美的潘帕斯草原。

中国山河处处如画。

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地貌,都能找到。

内蒙古也不例外。

人们太熟悉呼伦贝尔大草原了。

每年暑假,这里都是旅游最火的地方,没有之一。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草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

80%都是自然生长的草场。

纵横交错3000多条河流。

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般散落在此。

呼伦贝尔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的。

而它所在的呼伦贝尔市,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地理面积约25.27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15个北京、40个上海、2个辽宁、1个山东+1个江苏那么大。

大到让人震惊。

但常住人口却不到230万人,如地广人稀,如林海孤岛。

一边是姿态万千,无限宽广的自然世界;

一边是与之相比的,极尽微小的人类社会。

那你。

你想能想得出在草原上生活的感受吗?

清晨走出蒙古包,除了草原,偶尔可见的马牛羊,就全是草原。

想不由自主地想往远方去走。

越走,便越能感受写下这句话的人那时的心情:

under the sky,nothing at all.

是啊。

天空之下,空无一物。

不不不。

当飞机飞抵内蒙古高空时,人们内心就已暗自欢呼雀跃了。

大片大片草原铺排开来。

飞机一直飞啊飞啊,已经看不到这片大草原的边界了。

飞机飞低了,人们的目光落到无边无际的山丘上。

地上的羊儿牛儿马儿成群、成团、成双,或是形影单只地走动。

如同一颗颗光亮的星星,突然在出现在黑漆漆的夜空。

作家海子也觉得这些动物温柔:

"草原上的羊群,在水泊上照亮了自己,像白色温柔的灯。"

现代社会的人们,总在机器的动力之下,试图征服自然。

但我想,城市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总会突然有一天回头。

会开始渴望大自然的。

呼伦贝尔的草原啊,是没有尽头的。

有的只是城里人始终渴望的,期待的,一场流浪。

大草原上的自由,让人不想回到城里。

走过的人,吹过的风,流过的水,生长的小草。

被白噪音盖过的感受,被高楼挡住的目光。

在这里,可以重新聆听与感受。

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故事的展开。

在呼伦贝尔的大草原上慢走,小跑。

骑着骏马,踏过这个诞生传奇的,堪称是传奇本身的地方。

这里是北方游猎、游牧民族成长的摇篮。

帮助彪悍民族从弱小变得壮大的地方。

数不清的一棵棵小草,对这片土地影响之深。

在一本叫《另一半中国史》里,写过这么一段话:

"迄今被我们称‘中国史’的,只能算是半部中国的历史。

历史学家所记录的,大多是中原王朝的兴衰荣辱。

各少数民族即便偶然被提起,也不过是因为与中原王朝的瓜葛而被迫匆匆地一笔带过。"

另一半的故事。

则是由游牧民族,在大草原上塑造出来的。

从游牧开始,到全世界打拼,这里是北方牧民心中,温暖的,生命的故乡。

驰骋千年的征战铁骑,

深情悠扬的长调牧歌,

略带缓绵起伏的,广阔的大草原。

如何与大草原相处,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课。

而我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宽容与豪爽的游牧民族:

为了生活,在地广人稀的大草原上,长途跋涉,永不止息。

这是极少数被人知道的,人类在地球上迁徙的方式。

他们如此与大自然唇齿相依。

去过大草原,才明白在这片肆意生长的绿意有何意义。

天上鸿雁飞往何方?

牛羊又跨过了多少山丘?

河水如哪般清澈?

骏马还似往常奔腾?

那人们要往哪儿走去呢?

大美而不言,就是人们跨越千里,来到这儿的「一万个理由」之一。

02

呼伦贝尔最美?锡林郭勒不服

内蒙古高原的大草原多。

地跨东西,各处的草原亦有不同的地理风貌。

如果说,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上天赐予内蒙古的大宝藏?

那就会有一百多万的锡林郭勒人不服。

内蒙古地区有两大著名草原:呼伦贝尔、锡林郭勒。

以及游人不常去的乌兰察布和鄂尔多斯。

如果你觉得,歌颂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歌是《敕勒歌》?

那么,锡林郭勒则是那首更多人知道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地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像珍珠撒……"

这首歌,是词作家火华深入锡林郭勒的草原生活后写出来的。

一首歌,浓缩了这儿的精华:

风光无限,生活舒畅,人们幸福。

史上,这里曾是游牧文明和蒙元文化的发祥地。

直到今天,90%以上的地区仍是牧区。

锡林郭勒,草原里巨著与史诗般存在的地方。

呼伦贝尔的大草原,气候偏湿,气候交错,有刚柔并济之美。

而不远处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有些相反。

这里空旷幽深、辽阔苍茫,有种博大之感。

萧乾笔下曾这样描述锡林郭勒的大草原:

"它多么像海啊!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的两匹布那么完完整整,没有间隔。"

锡林郭勒的博大,比呼伦贝尔更宽广,像活在一幅遥远北方的画里。

让人会觉得自己,身处在一片孤寂的海上。

而这片又绿又安静的"海"里,却有故事。

葱翠的它,如巨人般凝视你,无声无息,人短暂地沉浸在这样的风景里。

就连风声也变得小了。

恍惚间,却又如锡林郭勒式「万马奔腾」,让一切都"活了"。

也是动物让大草原活了。

小山丘上,羊在吃草,牛在慢走,马在跑。

它们应该都是在给小山丘挠痒吧。

其实,小山丘都知道。

在一望无际的草海里,最有灵性的地方当属锡林河河曲。

锡林河,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灵魂。

发源于赤峰克什克腾旗海尔奇克山的俄伦泊。

全长有270多公里,在绕经锡林浩特时,仿佛是飘拂着九曲十八弯的吉祥哈达。

其次,便是这里奇特的地貌:

锡林郭勒大草原,其实并非是连绵在一起的。

山地、丘陵、平原、沙地、洼地彼此交错。

装点其中的便是熔岩地貌、火山锥以及诸多河流。

在南端,有一处浑善达克沙地。

虽叫沙地,其中分布着无数小湖和沙泉。

花草能在沙地里长出。

眼前一望无际的沙海,天上蓝得辽阔,夕阳与之映衬。

这样的美,在锡林郭勒,让大地的绒毛又多了苍凉旷世的美感。

大自然,也是最高级的配色师。

前段时间,写过关于一篇北疆边陲阿尔山的文章。

那儿也有草原。

就像是一处遗世独立的秘境。

被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三大草原给包围住。

03

内蒙古,无可替代的「北方」

其实整个内蒙古地区,有无数个大草原。

远不止只有名气最大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两处。

越往东走,越靠近大兴安岭。

那儿,还有原始森林、湿地和河流。

草原上的风景,也变得越来越温柔。

在一些不太知名的大草原上,山头上都是悠悠绿草。

三三两两的骑马牧民,或带着他们的小肥羊和大牛们,到处走走。

或者,赶上了好时候。

能见着他们迁徙的时候,最前头的犍牛拉着勒勒车。

两车之间系缰,一辆接一辆,只需一个妇女在前面驾驭就行。

要么就看见人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游戏。

那些不熟悉的外地人刚来到草原。

一定觉得内蒙古的生活也太闷了,"除了绿草,什么都没有。"

而从大城市回来的牧民们,则感叹:

"城市里的孩子,太可怜了,只有玩具和手机。"

内蒙人以马为傲,很多蒙古族骑马比赛的选手,都只是个孩子。

对他们来说。

这是童年最华丽的游戏,也是最深的内蒙古记忆。

△ 图by《博物》2015年第06期

对老一辈的锡林郭勒人来说。

这些在大草原上肆意奔跑的马,就是民族记忆的印记。

大草原,虽然是众多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摇篮。

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大草原并不是如现在一样岁月静好。

几乎属于"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古时,忽必烈从这里骑着马,远赴战场。

在这片土地上演着一场场刀光剑影,书写着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荣与衰。

如今生活好了,人们不再骑马杀敌。

养马,更多时候只是对于马这种动物的一种热爱。

他们敬仰马,在家中挂着马的画像,摆放一把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乐器,音色可悲凉,可振奋。

被人们当成是马的化身。

内蒙古地域广阔,各地人们的习俗也略有不同。

令人感到很神奇的是,在每年的那场那达慕大会。

牧民却能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同一时间到达草原会场,庆贺这最盛大的宴会。

内蒙古的生活,不像隔着屏幕看到的那般枯燥——

在根河,有敖鲁古雅驯鹿乡。

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北部,根河以西的敖鲁古雅河畔。

是鄂温克族最远最神秘的一个支系——"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

这里是国内唯一放牧驯鹿的地方。

这里,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在草原的深处,藏着一汪呼伦湖。

当地人更习惯叫它达赉湖,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

它是内蒙古第一大湖。

也是中国第五大内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与贝尔湖为姊妹湖。

每年夏天,豆雁、绿头鸭、赤麻鸭、白眉鸭……

各类候鸟,从四面八方迁徙而来。

聚集在夏风荡漾的湖面捕食、嬉戏、追逐。

到了冬天,这里还有冬捕,很多人会慕名而来。

在室韦,你能感受浓浓的俄罗斯风情。

这里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

呼伦贝尔大草原往北,在额尔古纳河边就找到了室韦小镇。

室韦小镇是中俄边境的一个口岸。

额尔古纳界河就流淌在小镇的西北方,对面是俄罗斯村庄。

这里的居民喜爱多彩的颜色。

不仅把墙壁、地板,通通清漆刷得鲜亮。

门框、窗框,还刷成鲜艳的红、黄、蓝色。

家家窗台都摆鲜花,异域风格浓厚。

……

同样的,在这些地方周围都离不开主题:

大草原。

我想,每个人都需要一片大草原。

可真羡慕内蒙古人民啊,拥有"草原自由"。

开心或不开心,都能找去到草原打个滚!

△ 满洲里。

躺在看不见边际的草海里。

就像躺在治愈系动漫里。

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连孤独也是迷人的。

不如。

这个夏天就去内蒙古"流浪"一回吧。

来源 那一座城

编辑 毕博

值班主编 刘钢

相关标签

贝尔 内蒙古 呼伦贝尔 山东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