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市消萱 记者 江楠 文 / 摄)骑电动车,必须戴头盔。消费者在挑选购买头盔时需要注意什么呢?7 月 8 日,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电动自行车头盔比较试验报告》,报告显示,86% 样品头盔的佩戴装置存在问题,超 8 成的样品在碰撞试验中出现了壳体严重破裂现象。
测试结果:
超 8 成的样品在碰撞试验中出现壳体严重破裂
电动自行车头盔的主要作用是在发生事故时,降低头部受到碰撞、穿刺、碾压带来的伤害。不过,南京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曹炜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超过 80% 电动自行车乘员佩戴的头盔采用壳体 + 腾空件 + 佩戴装置组成,缺少能够吸收碰撞能量的缓冲层。" 佩戴这种头盔,在发生事故时,无法起到吸收碰撞能量的作用,对头部的保护甚微,对于非常轻微的摔倒、跌落,可能起到轻微的降低伤害作用。但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碰撞、摔倒,脑震荡、脑血肿等严重伤害就无法避免,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到底哪种结构的电动自行车头盔更安全?此次比较试验从广大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出发,选取了 50 个型号产品。结合江苏省南京市头盔销售的实际情况,依据江苏省电动车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T/JSEBA 001-2020《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乐清市头盔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T/TXB 001-2019《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针对头盔质量、头盔佩戴装置稳定性、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性能、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低温)、头盔耐穿透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试。
1. 佩戴装置测试
佩戴装置的作用是在遇到外力勾拽头盔或事故中滑出时将头盔牢固固定在头部,保证头盔起到保护作用。本次比较试验共有 29 款产品在佩戴装置稳定性试验中出现头盔脱落现象,19 款产品在佩戴装置强度试验中出现了搭扣断裂、脱落等现象,14 款产品两个项目均出现了问题,只有 7 款产品这两个项目试验同时满足江苏团标和乐清团标要求。也就是说,86% 样品头盔的佩戴装置存在问题。
2. 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
头盔主要作用是在发生碰撞、跌落事故时保护头部,通过缓冲层的溃缩、破坏来吸收能量,降低或减免撞击对头部造成的伤害,这也是头盔产品最为核心的指标,能够体现头盔最主要的保护性能。
然而,在本次比较试验中,有 27 批次在试验中出现了壳体严重破裂现象,25 批次出现了加速度峰值超出 400g 的现象,超 8 成的样品出现了壳体严重破裂、加速度峰值超标等严重风险。从产品结构上来看,33 批次没有缓冲层的头盔该项目全部出现了壳体严重破裂、加速度峰值超标等严重风险,17 批次有缓冲层的头盔中有 9 批次通过了江苏团标的测试。
报告显示,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出现质量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使用了劣质的壳体和缓冲层,甚至有很多半盔结构的不使用缓冲层,也就无法在碰撞中通过缓冲层材料溃缩来吸收碰撞能量。部分产品的壳体采用了回收塑料或者 PP 料生产,抗冲击能力较差。曹炜表示,头盔的壳体和缓冲层是主要成本,但许多新入行企业只会照抄市面上流行头盔的款式,在这方面有偷工减料的问题。
3. 头盔耐穿刺性能
该项目模拟事故中头盔在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发生事故时被周围尖锐物体穿刺的情况。本次比较试验中,有 30 批次在试验中出现了钢锥穿透壳体接触头型的严重风险,1 批次试验中出现了超过 100mm 长度的巨大裂口。从产品结构上来看,33 批次没有缓冲层的头盔中有 29 批次没有通过乐清团标的测试,32 批次没有通过江苏团标的测试;17 批次有缓冲层的头盔中有 16 批次通过了江苏团标的测试。
头盔耐穿透性能出现质量风险的主要原因与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基本一致,另外还存在着部分头盔结构不合理、为了散热通风孔设计过大导致抗穿刺性能降低的情况。
消费提示:
塑料头盔一般不宜超过 3 年,碳纤维头盔一般不宜超过 5 年
此次比较试验结果发现,由于电动自行车头盔目前没有强制性标准,头盔产品销售中 " 三无 " 现象非常严重,导致消费者后期无法维权。许多生产企业通过制定要求极低的企业标准或干脆就不标注执行标准,而没有标准,就没有底线。另一方面来看,从市场调查情况来看,许多消费者尤其对头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过度重视头盔的价格因素,而忽视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对此,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头盔选购和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购时:
1、购买有缓冲层的头盔,不要购买只有腾空塑料件结构的头盔。同时,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有明确生产企业、执行标准的产品。
2、在选购时动手感觉一下头盔的部件稳定程度,建议不要购买一些部件明显突出于头盔壳体的产品;上下移动护目镜等装置,一定要灵活可靠,护目镜应无裂纹、划伤,无色透明;系带应有足够的宽度,一般以超过成人拇指宽度为宜。检查锁扣是否扣紧牢固、解开便捷。
4、购买前要进行试戴。试戴头盔应将包装物清理干净,正确的方法是将头盔后部对准后脑勺由上而下套在头上,感觉头部是否舒适,调整系带应松紧适中,摇头时头盔不应晃动。然后轻拍盔体外壳,感觉减震适宜为佳。
5、头盔上通风孔洞越大越多,头部对外暴露的就越多,防护性能会相对降低,因此选购时可选择壳体与缓冲层通风孔错位或者斜向开孔的头盔。
使用时:
1、若佩戴的头盔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应及时更换,不宜再继续使用。
2、使用中一定要系紧系带,避免头盔脱离头部失去保护作用。正确有效的佩戴,才能使头盔的防护效果充分发挥。
3、头盔有使用寿命,超过使用寿命防护性能会因为老化而大幅度下降。塑料头盔一般不宜超过 3 年,碳纤维头盔一般不宜超过 5 年。在日常存放时尽量放置在阴凉通风位置,避免阳光直射和接触酸、碱、有机溶剂,以免壳体老化降低防护性能。
建议:
市场监管部门应对三无产品严厉查处
针对行业乱象,南京消费者协会建议,加快 GB 811《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标准修订进程,尽快为电动自行车头盔划定安全底线。鼓励先进头盔企业、检测机构参与标准修订,既不能一味强调安全,更不能盲目迎合市场,降低了最基本的安全性。
曹炜指出,根据头盔产品情况和目前了解到的信息,GB 811 修订后对电动自行车头盔的要求肯定会高于乐清团标,与深圳、浙江、江苏等团体标准要求接近。市场监管部门应组织划定头盔产品质量底线,对三无产品严厉查处,肆意售卖三无产品的商家从严处罚,对不符合乐清团标的头盔一律下架,督促生产企业召回。同时,各大生产企业应积极配合,制定明确地召回计划,地方行政监管部门监督实施,加强事后抽查。质检技术机构主动联系各级监管部门,制定合理科学的监管、监控方案,帮助行政部门了解、掌握本地头盔质量状况,实时风险预警。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