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7 月 8 日,坑梓街道秀新治安队员朱庭辉带母亲来打疫苗时,发生了这样戏剧化的一幕。" 这两位都是我妈妈,这一位是我的江妈妈,这位是我的亲生妈妈。" 朱庭辉两只手一边挽着一位妈妈,笑着向大家介绍。朱庭辉口中的 " 江妈妈 " 就是秀新社康中心主任江宗玲。
社区里面的 " 知心妈妈 "
" 和江妈妈结缘也是因为这次疫情,我们社区和社康经常一起组队工作,她非常细心,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接触完患者,她就叮嘱我们消毒;出门前,她都亲自检查大家的防护服是否穿戴整齐;到饭点了就叮嘱我们按时吃饭,不要吃垃圾食品 …… 后来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叫她‘妈妈’了。" 朱庭辉说,这段 " 母子情分 " 是在细水长流的日常工作中悄然发生。而这份对身边人的暖心关怀,江宗玲已经坚持了大半辈子。
据悉,江宗玲在秀新社康十年有余,在她的带领下,秀新社康与秀新社区居民融为一家,团结和谐。无论是日常的医护工作,还是疫情以来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都能高效、有序地完成,得到了附近居民的频频点赞。江宗玲因突出的工作成绩,获得的市、区荣誉证书厚厚的一沓,其中:2013 年获 " 最具影响力的家庭医生 " 荣誉;2016 年度评为深圳市慢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17 年度评为深圳市优秀社区健康服务医务工作者;2018 年度评为深圳市坪山区 " 坪山十佳现代市民 ";2019 年获得 " 深圳市卫生健康十大杰出贡献者 " 光荣称号,并是其中唯一的社康医务人员代表;2020 年度评为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先进个人;2021 年获得坪山区五一劳动奖章 ……
秀新社区人口密集,人员构成复杂,疫情防控工作的推动存在着各种 " 疑难杂症 ",但江宗玲带领着秀新社康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积极配合街道、社区的防疫工作安排,以专业的素养,暖心的服务,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近期,接种疫苗的人员众多,难免也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江宗玲都能凭借丰富的经验顺利化解。6 月 27 日上午,一位居民在秀新社康注射疫苗后突然晕倒,江宗玲临危不乱,立刻组织救治,病人经过吸氧、补糖等措施后很快苏醒,经救护车送往医院后初步判断为低血糖导致的晕厥,很快就恢复了。
面对紧张的疫苗接种工作,江宗玲和同事们也有应对的小妙招。对前来社康进行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居民,建立微信群,一方面可以第一时间向居民第一时间传递关于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的有关消息;另一方面在居民身体出现不适,有健康困惑时,江宗玲能够给予专业的解答。
江宗玲来到坑梓街道秀新社康已整整十年,这十年中,她不仅兢兢业业完成好一位社康医生的工作,还在日常生活中关怀社区居民,早已成了很多年轻人眼中的知心妈妈,年长者眼中的贴心女儿。
她在一线奉献十年不求回报
秀新社区是个 " 长寿村 ",江宗玲刚来时就已经有十几位高龄居民,很多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江宗玲就和同事踩着单车上门,为这些老人提供量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聊天解闷,十年来不求回报、风雨无阻。
东二村居民小组方奶奶和老伴都有高血压,一个患有帕金森病,一个有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江宗玲经常上门给他们做健康监测。老两口也早就将江宗玲当做家人,每次江宗玲上门都会提前做一些便饭、小吃,偶尔也会给江宗玲送去一些手信。 " 我更应该感谢他们,叔叔阿姨这么多年来一直互相照拂,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人间的美好,从中获得正能量。" 面对老两口的感谢,江宗玲笑着说。
社区一些老人思想观念比较顽固,容易误信 " 老经验 "、" 老偏方 ",不听医生的科学指导。面对这些 " 老顽童 ",江宗玲用耐心和爱心感化。老年人缺少陪伴与关怀,江宗玲就和他们拉家常,取得老人们的信任,再将防病治病的知识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老人们。
江宗玲能获得大家的信任,靠的不仅是温暖的关爱之心,还有敏锐的妙手仁心。去年,有一位老人感觉有点胸痛,去医院检查被告知无碍,觉得不放心又到江宗玲这里来问问。江宗玲检查后,敏锐地感觉到有点不对劲,建议其去市属大医院甚至广州知名医院再次检查,同时安抚老人不用害怕,现在医术很发达,哪怕检查结果不乐观,只要积极配合医生,很快就能恢复。后来这位老人被检查出是肺癌早期,因发现和治疗及时,现已无大碍。老人在广州治疗期间,每天向江宗玲汇报治疗情况,对江宗玲的信任可见一斑,恢复后更是频频感谢江宗玲的 " 救命之恩 "。
坑梓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中还有许多像江宗玲这样的基层医护人员,他们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人一起汇聚成强大的基层力量,用实际行动控制疫情扩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 " 守门人 ",编织起社区千家万户的健康网络。
深圳晚报记者 马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