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世团建立帮扶关系多年,有两件事始终让我难以忘怀:一件是他儿子上高中的事;一件是送儿子当兵的事。
去年 " 七一 ",我去了虎狼咀。虎狼咀是榆中县龙泉乡李家庄社身后的一个自然山包,东西走向,坐南朝北,形如虎狼,当地人称之虎狼咀。咀势不陡,坡底横过一条小川,甘壑敛灰。山小川亦小,坡上长的花草紧贴着土皮,仿佛一起身就要人扶似的没有筋骨,草木缺水,生命都长得艰难。
世团家就安在咀沿上。
因为肩负着共产党员神圣的职责与使命,前往的心情就显得无比渴望和强烈。晨色微朦,待旦出发。天气好像知道我的心事,日月都表现的友好,云彩像游在天河里的鱼儿,鹰飞雁舞般地在空中飘来荡去。路边的花也吐着香波咧开嘴笑,山姿似待嫁的闺女披着一身艳丽的 " 福 " 装,伴郎伴娘侧身其后,一个个显得蓬勃朝气。好天气总是遂人愿。春有微风夏有细雨,年景成了这样,离好日子就不远了。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前行驶,我的思绪随着窗外闪过的风景回到了几年前。
2013 年,虎狼咀开始精准扶贫,我与世团结成帮扶对子。开始,世团对帮扶工作并不抱多大希望,对改变家乡的生活面貌更是缺乏信心,这一点,从世团对我的态度里就能感觉到,热气里掺杂着冷风。祖祖辈辈都在这块黄土坡上刨食,日子是过得恓惶,但要仅凭几年功夫就想脱贫入富!不可能。精准扶贫没准还似地上的风天上的云过阵就没,美好的愿望就像海市蜃楼一样遥远而缥缈。帮扶工作是党对人民承诺的一件大事,我得把道理讲深说透,把事情做实做细。然而,任我如何苦口婆心,世团就是不信,不信政府能带领乡亲走出贫困,不信帮扶民警能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最终让世团改变了看法。
四年前,儿子被县高中录取。当时,女儿正在兰州医学院上大学。在农村供两个孩子读书不是件容易的事。世团本不想让儿子上高中,除了希望他回家帮自己干农活外,主要是家里的经济状况实在承受不起高昂的学习费用。当年,女儿考上大学,他就萌生不想让她上的念头,他觉得女儿应该帮帮家里,在农村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有个初高中文化程度足够了,能识字不让人骗了就行,再多的文化将来不都属于丈夫婆家孩子,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女儿为家里多卖几年力。世团最终还是没有拗过女儿。实际上家里的生活还没有真正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只是他想让家里日子过得好一点。对儿子他还是有点私心,儿子是家里的香火。这就意味着还得继续增加开销,过几年紧巴的日子。他说他并不怕过紧日子,他是分不出更多的心思,家里本来就有一个随时需要人照顾的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加之儿女都已长大,他还得备足嫁女娶媳妇的钱,农村逐年见长的彩礼让他咂舌。说话中我听得出他满身的畏难情绪,表情都搁在嘴上。我说有困难不要紧,咱们一块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能让儿子上高中,我和分局驻村干部商量后,由他出面,协调学校与当地政府,按照国家贫困教育的有关规定,为儿子办好了补贴事宜。当世团从银行拿到足额的助学金时,他的眼睛湿润了。我说,这是国家的教育惠民政策,党和政府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孩子,你我也无权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世团郑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告诫在一旁看书的儿子:你可一定要记共产党的恩,知共产党的情 …… 话说明了,心里的顾虑也没有了。
儿子上了高中,我与世团的交情处得和兄弟一样,仿佛长在一棵树上的枝丫,共享阳光和温暖,共御酷暑严寒。我有什么想法会告诉他,他有什么打算也在第一时间与我商量。几年下来,除了知道他的人品他的家境他的妻儿老小身体健康状况,和对党对政府增加更多的信心外,就是我对新农村的认识和新一代农村青年的刮目相看。" 儿子上高中以后,不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觉得上学不再是会认字不受骗的小事,而是为国为家为社会做事的大事。"" 这就是我与儿子的差距。" 炕沿上,世团掏心掏肺地对我说。儿子的观念变了,世团的想法和以前也不一样了。
天好心情好,路上的行程都变得愉悦。旅途成了一种享受。上高速出高速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这是我无数次去虎狼咀感觉最轻松的一次。出了高速再往前不远就是一个集市,不能空手去,总得带点米、蛋、油什么的,面不必带,世团家不缺。通过这几年党的扶贫政策,村里老百姓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供,许多人家还提前脱贫迈入小康生活。世团家就是其中一分子,早几年他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这让我十分欣慰。走进集市,车子慢了下来,似乎快到家里。这里有我们的影子,店主都识得,老远看见就为我们准备好该带的东西。不多,但总是个心意,就是串亲戚也不能空手呀!这是我第一次去世团家经过这里时撂给店主的话,他们至今还记得。心里这么想着,脚就跨进了铺子。实际上,我给世团家准备的东西早已放满了车后备箱:书、杂志、创可贴、头痛感冒常用的药,还有一些半新不旧的衣服、裤子和鞋子,这些东西是我与妻共同准备的。妻是学医的知道平常人家里该备些什么,我是农村出来的知道庄稼人需要什么。真诚实用及时是帮扶工作最重要的。
出发前,我就与世团取得了联系。他让我不要再带东西了,他说你能来我们就很知足很高兴,心里暖暖的,和亲人的感觉一样。我说既然是亲人,你就不要把我当外人,不应该有过多的顾虑,该干什么该带什么该做什么我心里一本账。
半个月前,世团在微信视频里对我说,儿子高中毕业了,想法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完全背离了他当初上高中考大学的意愿。我说儿子有什么想法?他说:" 你猜我儿子怎么说?"" 想当兵,到部队去。" 还没等我答复,世团就把儿子的想法告诉了我。消息来的突兀,但我还是很高兴,看到年轻人向往军营的这种豪情壮志,我心里怎么能不激动呢!我说好呀,去部队历练一下对他今后的成长也有好处,只不过你岂不是少了一个硬劳力走了一个好帮手?世团说你说的不错,但我想了想,最后还是尊重了儿子的选择,支持了他的想法。我说你不想把儿子留在身边?不想早一点给他娶媳妇、抱孙子?这不是你几年前的愿望吗?" 不了,让他去部队上锻炼锻炼,为国家做些贡献,这几年我们受共产党的恩不少。" " 共产党把我们带出贫困,政府给了他受教育的机会,我们不能忘了这份恩情,应该有一份报国之心。" 世团说着,脸上露出的责任和自豪远远超过了幸福。共产党让我们奔富没错,但当兵比致富更重要,国大于家,没有人保卫国家哪有我们的小家。为了确定这件事,我说你让儿子接话。我说你真的决定了?决定了。不会变卦?不会。在家有父母陪有朋友玩有钱挣,你不后悔?不后悔。部队可不像在家里学校,苦累都得自己担,你能受得了吗?我故意把困难说的多些,实际上部队就是这样,许多困难是无法想象的。" 我不怕 ",声音清脆,言语果断而义无返顾。我知道儿子已经做好了充分的精神准备,这一点我在电话里能感觉到。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这些年国家教育帮扶的重要意义有多大。
心事一多,皱褶更多。世团开始考虑儿子当兵的事,即使后来有了眉目,他还是显得焦躁不安。沙发上,世团点了根烟,醺入眼鼻,形昏影绰,水杯雾罩,镬汽氤氲,他伸出夹着烟的右手扇着。其实,世团烟瘾不大,只是遇事时才抽上两口。我说,你不要愁,愁也愁不出玉米白面、牛犊羊羔、鸡鸭猪兔。儿子当兵是尽忠,自古忠孝难两全。何况,儿子在部队还有津贴,政府同样给家里发补助,党从来不会亏待当兵的人。他说不是愁这个,他是发愁儿子走不了。原来这样,我恍然大悟。
夜深了,世团丝毫没有停下微聊的意思,似乎有难言之隐?我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为了儿子,女儿毕业后在外地成了家,这让他省不少心。最后,世团还是说了实话,要我帮他走走关系,找人说说话,必要时把管事的人约出来一起吃个饭。我说不必了,都是自家人,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用不着那么客气。其实,我是不敢轻易许诺什么。一则离开部队多年,关系都变得生疏,即使有也转了十道八弯,还不一定管用。二则现在社会风气越来越好了,搞歪门邪道的少了,尤其在事关国防建设的大事上谁都不敢以身试法。但我最后还是说看看吧,我不忍心当面拒绝我的亲人,我之所以答应帮他,就是想让他放下思想包袱,让儿子轻装上阵。不过我还是把困难说了出来,想当兵是好事,当上当不上兵是另一回事,一切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征兵工作开始后,世团的担心就来了。害怕儿子视力过不了关,体检不合格,目测被刷下来。世团的妻子想法更多,在细节问题上女人考虑往往周全些,觉得打理一下事情会顺利点。" 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客。" 我说你们都不要操心,只要咱们儿子优秀,部队会争着抢着要。况且,征兵工作实行严格的责任制,谁都不想把孬人弄到部队,谁也不敢把问题青年带到部队。但我还是一五一十地给他们讲了讲孩子在应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毕竟这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几天后,世团给我说儿子通过了,体检合格政审合格,还把儿子准军人的照片发给我看。
儿子走的那天,世团和妻子送他到县上。又过了一周,世团给我说儿子到部队了,风沙戈壁,雪雨星辰,环境明显恶劣,好在他和妻子都有十足的心理准备,困难就显得缈小。我说,这很正常,当兵就是这样,守边关受苦累遭挫折遇困难都是必然的,我从心理上给世团又做了一次功课,我说如果祖国需要的时候军人还要计不旋踵的献出青春和生命。他说应该的,为了祖国的安全,为了我们今天这个和平美好的新时代,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的国家。
如今一年过去了,每当回想起这些帮扶小事,我心情仍然激动不已,虽然它没有给世团带来物质上的富裕,但精神上的富有也不容小觑,我觉得有必要把它写成文字呈现给大家。这就是一个帮扶民警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最好的礼物!
作者 冯振升
编辑丨石雨涵
责任编辑丨李雪岚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