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9 日的罗湖 " 双周发布 " 上,来自罗湖区中医院的护理部部长郑晓静讲述了罗湖战疫故事。
郑晓静表示,罗湖区有着一支 "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 的医护队伍,从去年疫情发生以来,罗湖区卫生健康系统党员郑重签下请战书,全员抗战在一线,成功处置 8 · 14、12 · 2、5 · 21 等疫情应急事件,换来辖区居民的安心。
1200 人的 " 平战结合 " 应急采样队随时待命
自去年疫情发生后,罗湖区卫生健康系统在人员和防护物资等方面一直处于平战结合状态,成立了一支拥有 1200 人的 " 平战结合 " 应急采样队,每 6 人一组,一旦需要,随时投入战斗。
队员们的拉杆箱里备有 23 种核酸检测用品,医护人员集结后,可以直接拉起箱子立刻奔赴现场。比如 5 月 21 日,盐田区在国际货轮登轮作业人员例行检测中发现 1 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罗湖医院集团接市卫健委紧急通知后,迅速集结 63 名医护人员,支援一线紧急采样。从接到任务、人员集结,到抵达盐田港开始采样,全程用时仅 70 分钟。
5 月 6 月连续的高温和暴雨,给疫苗接种和核酸采样点的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罗湖卫生健康系统党员与 1500 多名医护人员迎难而上,顶着酷暑和暴雨奋战在 100 多个临时核酸采样点和疫苗接种点上,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硬核党员冲锋在一线
在罗湖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一群党员默默坚守在人后,累计开展核酸检测量已超过 600 万人次,在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内位居第一。他们用快速、准确的核酸检测结果,让社会放心、让居民安心。他们就是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党支部的党员们。
蔡毅华是其中的一员,她有两个孩子,大儿子 10 岁、小女儿 4 岁,因为核酸检测工作量太大不能回家," 六一 " 儿童节两个孩子只能在家做 " 留守儿童 ",虽心有不舍,但疫情就是命令,她做了一个 " 狠心 " 的妈妈。
" 做核酸检测工作,经常会累到腰疼,但大家都毫无怨言 …… 等战胜疫情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陪陪家人、陪陪孩子!" 蔡毅华动情地说道。
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二党支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党员旷翠萍带领史蓉捷等罗湖应援小组成员驰援盐田开展流调溯源工作,连续几天几夜与各地疾控人员研究数据信息,只为更快更早找出密接者,控制传染源。
罗湖区中医院外科护士长喻意美是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她连续 3 天带队驻点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每天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她却说," 和我一样坚守在采样一线的护士,有的孩子不足一岁还在哺乳期,还有的怀孕不能参加采样,却依然参与后勤协调工作。我能做的,就是合理调整排班,尽量不让护士们过度疲劳 "。
在党员带动下,罗湖区妇幼保健院 95 后小护士陆月娟也积极参加核酸采样工作,在高温天气下,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上门为出行不便的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在完成采样走出电梯时,因过度劳累引发脱水,陆月娟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上。大家很快把她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恢复后休息了一天,陆月娟又返回了工作岗位,同事们劝她多休息一天,她婉拒道:" 所有人都在行动,我们没有理由缺席!"
正是因为罗湖在医护人员培训及防疫物资储备上做了充分的准备,正是因为有着许许多多这样不辞辛苦、英勇奋战的的医护人员,才能给老百姓一份安全感、踏实感。
柔性举措温暖心灵
在抗疫过程中,罗湖区不仅有硬核操作,更有充满人情味的柔性举措。今年,罗湖区开展 " 诗意心灵 " 活动,改变模式,通过 " 听、诵、唱、画、演 " 五种形式,带着 " 心理咨询诗 " 走进社区、校园,用经典诗文赏析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一场洗涤心灵的诗歌之旅。
3 月 26 日,罗湖区心理健康特色项目 " 心理咨询诗 " 首次走进罗湖区南湖街道向西社区安心驿站,助力罗湖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有着 23 年党龄的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陶林,以新颖的心理学角度为向西小学的孩子们解读了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让在场学生感受到经典诗歌心灵治愈的效果,让青少年及其家长在体验和互动中感受 " 诗意心灵 ",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 " 三位一体 " 的新格局。
就是这样,罗湖区用 " 速度和精准、诗意和温情 ",筑牢了健康的防线,守护了辖区居民的安康,让老百姓更安心、更踏实。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