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1-07-12
一湾碧水映筑城 ——贵阳市综合推进南明河生态环境治理纪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盛夏的清晨,南明河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河面上不时有白鹭掠过。岸边的健身步道上,三五成群的市民沐着朝阳健身。今年 78 岁的市民吴建国感叹道:" 记忆中的那条河又回来了。"

缓缓穿城而过的南明河是贵阳人的 " 母亲河 ",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与发展。昔日,因城市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一度直排入河,导致南明河水质不断恶化、污染日益严重。

保护 " 母亲河 ",刻不容缓。多年来,贵阳市各级各部门勇于担当作为,以铁的手腕强力推进污水处理厂、排污大沟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雨污分流、污水处理、水量提升、中水回用等工作,有力推动了南明河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三赢。

南明河焕发勃勃生机的背后,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切实扛起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政治责任的具体实践,是筑城儿女 " 知行合一、协力争先 " 的生动体现。

接力守护 " 母亲河 "

共建生态贵阳城

南明河宛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河流全长 185 公里,中心城区段长约 50 公里,流经贵阳市人口最为密集、商业最为活跃、生产生活最为集中的区域,有小黄河、麻堤河、小车河、市西河、贯城河等 7 条一级支流汇入,是长江与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历史上,南明河清澈见底、风光旖旎,一直是贵阳居民的直接饮用水源,沿线 " 游泳垂钓、淘米浣衣 " 的美好情景随处可见。

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及时配套,市西河等支流水质变成劣Ⅴ类,造成南明河水质恶化,一度成为一条 " 失去生命的河流 "。

" 母亲河 " 的保护,关系着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可以说,保护南明河不仅是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整治修复南明河水环境刻不容缓。

水污染问题出现后,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明河保护治理工作,早在 1956 年,南明河支流贯城河就铺设了第一条排污管道,开启保护行动。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贵阳市民常自发组织起来,义务对南明河进行清淤。

2000 年 9 月,贵阳市在南明河畔立碑铭志 "3 年变清 ",3 年时间投入 28 亿元,实施了 10 大类 39 项整治工程。2004 年,南明河初次实现 " 水清、岸绿、景美 ",获国家 11 部委联合授予的 "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2004 年以来,贵阳市进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阶段。到 2012 年,地区生产总值猛增 4 倍以上,人口从 200 多万增长至 400 万,污水排放量大幅增长,超过南明河的环境承载力,加之生产生活取水需求急剧增加,挤占河流生态补水,河道自净能力降低,南明河污染又逐步加重。

为彻底整治南明河污染问题,贵阳市痛定思痛。

2012 年,贵阳市引入系统治理思路,坚持全流域统筹、干支流一体,按照 " 控源截流、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 " 的思路,以 2025 年为限,分 " 救急 "" 治本 "" 系统提升 " 三个阶段对南明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改变以往 "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 的治理模式,从 " 治标 " 向 " 治本 " 转变。

此后,贵阳市紧紧围绕南明河 " 除臭变清 " 工作目标,制定强有力的整改措施,打响解决南明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攻坚战,加快治理步伐。

采取 " 加减乘除 " 四举措

全力修复水生态

以往,南明河污水处理主要采取沿线集中收集、长距离输送至下游集中处理的模式,工程建设和管护难度大,截污沟和末端处理超负荷运行,污水沿途渗漏、溢流造成污染。

2017 年以来,贵阳市按照 " 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 " 原则,分段处理、化整为零、工程前移,在南明河干、支流沿线污水量大的区域就地就近新建五里冲、小关、六广门等 20 座再生水厂,解决了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硬伤。

去年 6 月 30 日,新建成的六广门再生水厂投运,每天有 12 万吨城市污水从贯城河截污沟经引水隧道进入这里,从预处理开始,经过层层处理,污水达标后返补贯城河,最终流入南明河。该厂采用 MBR 核心处理工艺,对周边片区污水应收尽收,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 A 标准。

" 污水经过处理后不仅返补贯城河,而且可实现 20% 的中水回用,可供地上的体育综合体使用。" 六广门再生水厂负责人李文宇说,六广门再生水厂建设了污水源热泵系统,可通过尾水给上部城市综合体供冷或供暖,节约能源。

六广门再生水厂是南明河流域治理的重要节点工程。这座水厂以埋深 32 米的深度,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深的全埋式水厂,也是全国首个与商业综合体相结合的再生水厂。

目前,南明河流域污水处理厂有 34 座,污水处理能力从 2017 年的 99 万吨 / 日增加到 2020 年的 183.58 万吨 / 日。这些水厂 " 长藤串瓜 " 式分散在南明河干支流沿线,就像串在南明河沿线的一颗颗珍珠,正不断提升河流的生态自净能力。

内源治理和控制外源来水同样重要。贵阳市坚持 " 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上下游共治 " 原则,全力攻克南明河治理的历史顽疾。

贵阳市实施南明河流域 19 条排水大沟整治工程,采取沟口改造、大沟清淤、生态系统构建等措施,治理大沟 50.3 千米;开展全河段截污沟漏点大排查大治理,对排查出河水倒灌、渗漏问题的花溪河上游段、小车河等区域的截污沟进行修复治理,共修复河水倒灌 695 处,每天减少 3.5 万吨清水入沟。

同时,大力推进截污治污、清污分流,新建污水管网 65 千米,改造排口 263 个,对 33 处截污沟渗漏点及 14 处排水口混接错接进行修复,雨污分流能力得到提升,截污沟溢流入河量进一步减少,减少了对南明河污染。

算好政治账、生态账、经济账、民心账,贵阳市通过综合治理,放大南明河治理政治、生态和经济价值的乘数效应——

通过实施 " 一河百山千园 " 行动计划,将南明河流域的山水、人文景观串联起来,放大了生态价值;通过 " 地下建污水处理设施,地上建商业综合体、公园广场、学生公寓、体育场等 " 模式,放大了经济价值。

2018 年以来,贵阳市建立南明河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 " 河长 " 机制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及排水管网长效管理机制和流域截污断面考核机制,开展环保、水务、住建、城管等部门联动执法,在消除企业污染、消除沟口臭味、消除违法行为三方面 " 出重拳 ",以铁的手腕护好南明河一湾清水。

提升能力做加法、降低负荷做减法、放大价值做乘法、立足长远做除法,贵阳市采取 " 加减乘除 " 四举措,陆续攻克了一批历史顽疾,有效解决了南明河核心段淤积重、水变黑、臭味浓等突出问题。

全市上下一盘棋

综合治理出成效

近年来,贵阳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南明河 " 除臭变清 " 工作目标,持续推进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还老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水环境。

为确保治理工作落实到位,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动,统筹安排部署,在原有的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的基础上,专门成立南明河除臭变清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区党委、政府全力落实属地责任,各部门通力合作、协同作战。

南明区重点实施河道清淤、截污分流、管网修复等工程,解决支流清污混流、污水溢流、垃圾堆积、河道阻塞等问题。

云岩区通过河道整治、控源截污、巡河监管等举措,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还市西河和贯城河 2 条重要支流一个崭新的面貌。

乌当区启动主城区环溪河截污工程,启动顺海大沟、龙塘大沟提质增效整治工程,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奶牛场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龙塘大沟黑臭水体提质增效整治工作,排查南明河流域入河污染源。

……

贵阳市上下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不仅成功治理南明河,还其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景象,还创造了喀斯特地区流域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和多项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创造并成功实践分段式污水治理思路的城市;全国第一个大范围建设下沉式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城市;全国第一个水环境治理领域先行先试 PPP 模式的城市;全国第一个将 " 三变 " 模式引入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城市;全国第一个在城市内河治理实践中提出并使用浅层好氧生态河道治理技术的城市。

如今,南明河全流域 25 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7 条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标,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河流自净能力得到逐步恢复," 除臭 "" 变清 "" 景美 " 治理目标逐步实现。

不仅如此,南明河干流城区段水生动植物种群类型丰富,沉水植物覆盖率已从 15% 提高至 75%,对水质要求很高的中华秋沙鸭等鸟类前来觅食栖息,生物多样性指数、水生植物盖度、生态系统完整性等显著提升,芳草萋萋、鱼翔浅底的自然景观得以再现。

乘着大数据发展的东风,贵阳市还将统筹打造 " 智慧水务 "。把目前建成使用的贵阳市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两湖一库智慧管控平台、贵阳市智慧防汛决策服务系统等 7 套水务信息化系统整合,构建贵阳智慧水务大数据融合平台,还将建设南明河精细化管理系统。

多年来,贵阳市发动近万名环保志愿者和市民开展 " 行走南明河 "" 保护母亲河 " 等活动,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合力,爱河、护河已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贵阳 " 护水 " 奶奶雷月琴已经坚持巡河 37 年,她说:" 一条干净的母亲河,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

河面波光粼粼,两岸繁华热闹。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昔日黑臭的南明河旧貌换新颜,不仅提升城市品质,更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收获满满,享受到越来越多的 " 生态福利 "。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彭刚刚 宋子月

编辑 陈问菩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标签

南明 贵阳 健身 幸福指数 建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